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023年,你还亲自读书吗?上千条回答来了

澎湃新闻记者 杜海燕 陈志芳 卫瑶
2023-04-23 11:59
来源:澎湃新闻
美数课 >
字号

2023 年,你还亲自读书吗?

当注意力成为流量游戏的核心,现代人的注意力早已被撕扯得支离破碎。碎片化时代,“X 分钟读完一本书”在短视频平台盛行,而随着 ChatGPT 的到来,又出现了让 AI 帮忙读书的新形式。

为了一窥新时代的读书生态,澎湃新闻发起名为《2023 年,你还亲自读书吗?》的问卷,共收到 1265 份有效问卷。

根据读书数量的多寡,我们将受访者划分了白银、青铜、黄金和钻石等四个读书人群,去年读完了 1-10 本书的人数最多,占比超六成;读完 30 本以上的“钻石读者”只占了 9.2%;而没读书或者一本都没读完的占到 14.4%。

我们发现,不同读书群体有不同的读书偏好,从他们最近读的一本书就可见一斑——青铜和白银读者的读物更偏向大众化,而黄金和钻石读者的涉猎更广泛,既有小众的《荒原狼》,也有大众的《活着》。

手机,超六成受访者的阅读克星

不同读书群体都有哪些显著特征,什么因素影响他们读书的多寡?

为此,我们试图从受访者调研数据中寻找阅读的秘诀,发现怎么读书、怎么挑书是其中的关键之处。

数据显示,读书越多的人,越倾向于多本书同时阅读,过半钻石读者选择这种读书方式。而对于几乎不读书的青铜读者而言,除了读完一本再接着读一本,有针对性地看感兴趣的章节,是他们的读书常态。

此外,尽管受访者选新书的时候通常是出于个人兴趣或自身需求,但在其他选书方式上,不同群体会有不同倾向。比如青铜读者容易受热点的驱动,去选择打开一本新书。

而钻石读者由于阅读比较广泛,会有自己独到的阅读口味及情感价值观,在选择新书上往往会更关注特定作者的书。

学会选书,可以让我们的阅读之路事半功倍。

读书越少的人越认为他们读书失败的原因,往往是不知道该从什么书开始读起。

另一方面,读书越多的人越觉得“阅读是一种习惯,不存在读书失败”,而造成他们阅读中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自己选到了一本“烂”书,难以投入状态,一直看不进去。

不过,无论是青铜段位,还是钻石段位,在读书的道路上,现代读者最大的对手或许还是手机。超六成的受访者表示之所以读书失败,就是因为被手机等娱乐方式吸引,无法静心阅读。

多数人不认为 AI 代劳、小帅帮读属于亲自阅读

在 B 站、抖音等视频平台,“X 分钟读完一本书”的视频成为新的流行。在 B 站上,一则 10 分钟讲完 95 万字巨作《基督山伯爵》的视频获得了 102.3 万次的观看量,而在豆瓣,译林出版社 2018 年推出的《基督山伯爵》仅有 7833 人标记“读过”。

上述短视频将《基督山伯爵》描述为“爽文鼻祖”,网友 @神奇肥蛇 在评论区就建议读者自行阅读原作,认为视频只是起到了安利作用,“和现在爽文不一样的就是它不止爽,还有很大的可读性可探讨性”。

这正是目前此类解说类短视频存在争议的地方——原作复杂、丰富的细节和情感被极大地压缩,二手信息又容易让读者放弃思考。

新兴“阅读”方式的出现,向这个时代抛出若干疑问:怎样才算亲自阅读?亲自阅读还有意义吗?

在此次调研中,多数人对亲自阅读的定义止步于有声读物,认为书摘/书评/读书笔记、“X 分钟读完一本书”音视频等新兴方式属于亲自阅读的人数断崖式减少。

即便如此,仍有一小部分人认为这些新兴方式属于亲自阅读。一位去年读了 30 本书以上的受访者彭亮就持有这种观念,他认为就算是同样读一本纸质书,“有些人读情节梗概,有些人读主线人物,有些人逐字逐句读,不同读者读的深度和理解的深度也不一样,那哪些算亲自读?”

在此次调研中,多数人的常用阅读介质仍然是纸质书或电子书。

当把目光聚焦到受访者常用的新兴阅读方式,我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常听有声读物的占比逐渐增高,00 后则会更常体验广播剧、动漫、游戏等阅读介质。

什么样的人会更拥抱新兴的阅读方式?答案是为了社交娱乐而阅读的人,他们更能接受让 AI 帮读、体验广播剧/动漫/影视剧/游戏等内容、听“X 分钟读完一本书”等音视频的形式。

此外,青铜读者对亲自阅读的看法比较混搭,一方面,相比其他读书群体,他们更多认为看纸质书才算是亲自阅读,另一方面,他们对新兴阅读方式的接受度也更高。

观念上的分歧或许来自于他们对不同阅读方式的评价。超七成的受访者认为,纸质书、电子书的最大优点就是带来一种真实的阅读感受,其次是能锻炼思维、自主思考。

而对于“看有声书”“看书摘/书评/读书笔记”“听X分钟读完一本书的音视频”等非传统的阅读方式,约六成的受访者认为它们的优点是省时省力、解放双手双眼,其次是快速获取信息。

“如今的短视频远比传统的阅读更受欢迎,更有生命力,我们不能局限在传统的书籍阅读上,而应该将能够对我们自身产生触动,引发共鸣和启迪作用的多种形式定义为阅读。”彭亮说,他认为这些形式能让一部分人重新拿起书本,尝试完整阅读。

不过,还有 58 名受访者直接在问卷中写到,这些非传统的阅读方式没有任何优点。他们认为这些都是“快餐式阅读”“会让我们误以为真的读懂了某本书”“拾人牙慧,毫无价值”。

问卷说明:问卷通过澎湃新闻、腾讯等两个平台投放,投放时间为 2023 年 4 月 14 日至 4 月 19 日,共 1314 人参与问卷填写,有效问卷为 1265 份。其中,普通员工占 34.2%,基层/中层/高层管理者占 24.2%,学生占 21.7%,自由职业者占 11.5%,其余占 8.4%;一线城市的城镇地区占 36.1%,一线城市的农村地区占 0.8%,二线城市的城镇地区占 24.7%,二线城市的农村地区占 0.9%,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城镇地区占 32.5%,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农村地区占 5.0%;2000 年及以后的占 22.1%,1990 年-1999 年的占26.8%,1980-1989 年的占 25.8%,1970-1979 年的占 16.2%,1970 年之前的占 9.1%。

    责任编辑:吕妍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