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宝贝回家:7万条数据解读儿童拐卖与遗弃

2018-07-18 23: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1988年7月10日 

丢失于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子路镇

“满月就送人抚养了,所以不记得有什么特征。”
1997年8月1日 

丢失于贵州省贵阳市东山水果批发市场

“小时候别人都叫他小雨雨。早上妈妈带去东山批发水果,妈妈做水果生意,拿好了板栗让他一个人看着,妈妈再去补点别的水果,大概20分钟左右回来板栗和人一起不见了。”
2000年7月7日 

丢失于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当时在医院出生7个多月,目前18周岁,女孩,当时由于计划生育严格被抱走,哭声响亮。”

这是宝贝回家网站上父母们在寻找孩子时留下的描述。

截止至2018年7月16日,在宝贝回家网站上还有超过四万个家庭在寻找自己的孩子。

宝贝回家寻子网是隶属于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的公益性寻人网站,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专门提供未成年人寻人信息的的公益网站。 

我们爬取了宝贝回家网站上39,825条“家寻宝贝”的数据和34,645条“宝贝寻家”的数据,同时辅以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与拐卖儿童相关的1,203份判决书,试图用近七万五千条数据为你呈现离家的宝贝们的故事。

注:“家寻宝贝”数据爬取日期为2018年4月19日;“宝贝寻家”数据爬取日期为2018年5月26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判决书统计日期为2018年5月25日。

【壹】寻找
自2007年10月24日起,平均每天有11个寻找孩子的家庭在宝贝回家网站上注册,单日注册量最高时达到了一天193个家庭。
企盼宝贝回家的家庭注册后会在寻亲特征一栏填上宝贝离家时的特征,你身上的“胎记”,你“皮肤”的颜色,你那小小的“圆脸”、你的“眼睛”、“双眼皮”、“耳朵”……你的所有一切,我都记得,从你“失踪”的那天起。我们将这些特征做成词云。
宝贝遗弃失踪高发区:医院、火车站
我们将宝贝失踪地点信息进行了分词处理和词频统计,排除了非场所类词语。数据显示,孩子们最容易在医院(1633次)、火车站(1335次)、市场(382次)小学(377次)、汽车站(257次)等场所被遗弃或丢失。
在宝贝回家近四万条数据里,有58%的孩子失踪,可能因为走失、离家出走或者被拐卖而与家人分离。
4-7岁是未成年人最易失踪的年龄段

 

4-7岁是未成年人最容易失踪的年龄段。数据显示,男孩在1-12岁失踪数均多于女性,而其中,4-7岁的男孩最容易失踪。但是13-18岁青春期女性失踪数却略多于男性。
在四万条数据里,有42%的孩子被亲生父母遗弃送养,其中69%是女性。和许多被拐卖的孩子相比,这些被抛弃的孩子或许一出生就没有感受过家庭的温暖。

女婴更易被遗弃送养

遗弃送养最多是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其次是1-3岁幼儿时期。在男女性别上,女性在各个年龄段被遗弃送养均多于男性,尤其是婴儿期,女性被遗弃送养的人数达到了男性的2.6倍。我们追溯了从1949年到2017年被遗弃送养的孩子的总数,女童始终占据绝大多数。
男女被遗弃送养的数目均在1960年和1990年附近出现高峰。与此同时,1959-1961年,中国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出现了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而1979年以后,儿童被遗弃送养的数目则大大提升,于1990年达到顶峰,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计划生育工作从开始到写入宪法成为国策,再到严格执行的过程。
遗弃送养失踪背后还存在着复杂的犯罪问题。
【贰】犯罪
是谁将孩子遗弃送养,其中是否涉嫌违反法律,我们以“拐卖儿童”为关键词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进行检索,获得了 1,203份一审判决书,这些判决书让 2571名犯罪嫌疑人现身。2011年至今,司法机关共判处拐卖、遗弃案件1,197起,2014年案件量最大,为340起。展现出国家司法力量对拐卖、遗弃行为的严厉打击态度。我们将判决书中的数据进行了结构化,制作了嫌疑人的职业构成和文化程度两张图。

涉拐案件农民居多

 
数据显示,嫌疑人中30岁以上居多,男性略多于女性。拐卖行为多发生在农民和无业者中。判决书显示,有14名医务人员由于职务之便,也参与了拐卖儿童的违法活动,共涉及11起案件。其中,浙江省嵊州市人民法院2017年判处的一起案件中有3名医务人员涉案。

拐卖儿童罪刑期最长

我们统计了判决书中拐卖儿童罪、收买被拐卖的儿童罪以及遗弃罪三种罪名的判刑情况,数据显示,拐卖儿童罪的处罚最重。

 
目前,拐卖儿童罪多判处3年(511人)或5年(638人)有期徒刑,还有10人被判处无期徒刑,1人被判处死刑。

复旦大学法学院汪明亮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称,量刑的差异主要基于当地拐卖儿童犯罪的案发频率,频发地的量刑更重一些。此外,各地对刑法的把握力度和司法传统不一,目前主要通过最高法院公布的指导性案例来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改善刑法不平等问题。

由于收买抚养儿童造成的社会危害性相对较低,目前刑法对其惩罚力度也相对较轻,多免予刑事处罚或判处一年以内的有期徒刑以及更轻微的拘役、管制。不过,现今对收买者的处罚已较过去严厉。此外,刑法对遗弃罪的处罚也相对较轻,并且对悔过的父母从轻处罚。

涉案人员中逾两成为父母或亲属

判决书显示,涉案人员中,孩子的父母及亲属占22%。在2571名罪犯中,119名亲属被判处遗弃罪,他们绝大多数因婴幼儿患有“严重”疾病而将孩子丢弃;430名亲属被判处拐卖儿童罪,其中出卖儿童最多的亲属先后出卖了5名亲生婴儿,将卖孩子作为牟利手段。

寻家:孩子多在本省流动

我们爬取了宝贝回家网站中“宝贝寻家”板块的数据。这个板块的登记者往往在幼时因为各种原因与家人分离,而现在通过这个平台寻找自己的原生家庭。我们试图用桑基图来呈现失踪儿童在各省的流入流出情况。

 
22个省份60%以上的孩子都是在省内流动,但河北、北京、新疆、山东、上海、河南、云南、天津却有着58%以上的省外流入率。

打拐:在拐卖目的地发力

我们对各省流入儿童人数与被判刑人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在统计学上,二者显著正相关,相关性系数达到0.85。这也意味着流入失踪儿童越多的省,拐卖打击力度也越大。

同时我们对各省失踪儿童数与被判刑人数也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二者显著正相关,但相关性系数仅为0.29。

 

这两幅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的打拐行动的被动困境——更多是在孩子被拐入多的地区进行打击和处罚,而在拐卖链条前端的应对和打击力度不足,比如失踪儿童更多的地区如四川、贵州、广东被判刑人数反而较少。在拐卖链条前端对犯罪的打击客观上的难度可能也较大。

但是打拐行动正在稳步前行着,也还有更多的努力正在被践行着。

注:以上数据来自中国裁判文书网,但是据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汪明亮解释,裁判文书网于2013年建立,最高法院目前尽量公开裁判文书,但尚未完全公开,且拐卖儿童还可能涉及隐私问题,因而裁判文书网并没有做到数据全覆盖,故数据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叁】前行
民间呼声

我们爬取了一条帮助被拐儿童回家的微博下的798条评论,其中“回家”被提及173次,“早日”被提及134次,125次谈到“希望”,还有属于孩子们的“儿童节”,孩子们缺失的“家庭”,网友们也谈到最希望的“平安”。同时“死刑”被提及81次、10次提及“法律力度”。

对于网上有关“拐卖儿童应判死刑”的讨论,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汪明亮认为,“拐卖儿童判死刑”的讨论有利于激发公众对拐卖犯罪的关注,进而推动群众举报拐卖行为,而群众举报在打拐中是最重要的。但我国是法治国家,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来定罪量刑,而不能只依据民众的态度。从法理上说,拐卖儿童犯罪由多种原因造成,如果一律适用死刑,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导致死刑的滥用。

汪明亮认为,拐卖儿童作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目前刑法对其的处罚力度已达到上限(即最高可以判处死刑),因而把杜绝拐卖儿童现象仅诉诸于法律手段是不科学的,打击拐卖儿童犯罪还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令人欣喜的是,我们当前也看到了汪明亮教授所呼吁的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公安部的努力

2009年5月19日,“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信息系统”和“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DNA数据库”启用。

2016年5月15日,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又叫“团圆”系统)上线。

公安部透露,从2009年4月至2016年,全国共破获各类拐卖案件34212起,打击处理拐卖犯罪人员36097名,解救被拐卖儿童13284名,通过全国打拐DNA数据库比对,为1040名解救儿童找到亲生父母。

公安部也借助微博呼吁转发打拐,2018年6月1日儿童节,各大媒体纷纷转载一条“你愿帮这些被拐孩子转发吗?”的微博,其中有552个打拐行动中被解救的孩子。这条微博最高转发达到13601次。

社会的努力

宝贝回家网站一直在努力帮助家人找到自己的小孩,也在积极帮助离家的小孩找到亲人。在“家寻宝贝”中,有542位志愿者帮助了四万个家庭寻找自己的小孩,平均每个志愿者对接49起案例,单名志愿者最多对接了588个家庭,对接200个以上家庭的志愿者达到45人

还有许多有影响力的组织与个人也在帮助着无数家庭寻找失踪的孩子。比如于建嵘-“随手拍”在新浪及腾讯两大门户网站设专题微博“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并聘请志愿者专门管理,以及中国第一个弃婴岛于2011年6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设立。电影《亲爱的》和《失孤》也讲述了关于失踪儿童的故事,以一种艺术的、更生动的方式帮助大众了解这个问题,牵动社会的关注与反思。

我们的数据不可避免地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反映在宝贝回家网站上登记的家庭的情况以及被登载在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案件的情况。但是这些数据依然让我们看到了残酷的现实。而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条数据新闻唤起大家对儿童拐卖以及送养遗弃现象的关注与反思。正如汪明亮教授所说,正是由于大家对拐卖的关注,才能更好发挥群众举报在打击拐卖中的作用。同样,让大家关注到遗弃送养背后的性别问题也能更好地推动社会反思。对儿童的保护,还有更多的努力需要被践行。

我们希望离家的宝贝都能回家

也希望有一天不再有宝贝离家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本科生:

李佳蕾 唐小红 周萍 黄生睿 张潘淳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本科生)、《数据新闻与可视化》(硕士生)课程专栏

指导老师:周葆华、徐笛、崔迪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