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什么样的报道可以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2018-11-05 11: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编者按】11月2日,第28届中国新闻奖正式公布获奖名单,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媒体的348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5件,一等奖62件(含10件新闻名专栏),二等奖98件,三等奖183件。作为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奖最高奖,获奖作品都有哪些特征呢?数据视界整理了2008-2017年这十年获奖作品数据,尝试一探究竟。

以文字类报道为例,2008-2017年这十年当中,获得中国新闻奖文字类一等奖的作品共计57篇,分别为三大类:消息、评论、通讯。消息和评论每年各2篇,通讯1-3篇不等。

将所有作品文本进行词频分析,出现频数最高的词是“村民”,“农村”一词也进入词频前十,涉及的“三农问题”涵盖基层教育、经济发展、集体资产改制、城乡差异等等,说明对“三农问题”的报道,容易获大奖。

占词频统计第二位的是“事故”。在20篇获奖文字消息稿件中,有三篇涉及到事故,占所有稿件的15%。除一篇涉及舰载机飞行员训练事故外,余下两篇均涉及重大煤炭事故。

词频前十还包括“干部”、“群众”、“政府”等,词频分别为17,12和12,广泛分布在获奖报道之中,显示党群、政群关系是新闻报道中隐藏的关注点,也是社会事务中的重要交合点。

此外,同属国家经济建设范畴的“投资”、“经济”、“建设”也是获奖文字消息中的高频词汇,折射出经济发展在国家整体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在前十高频词中,还有两个聚焦特殊事件的关键词“暴徒”和“台湾”,这两个高频词集中于两篇报道中,分别是《拉萨发生暴力事件》和《平潭大开发 共筑两岸人民美好家园》,分别于2009年2011年获奖。这两件事都是涉及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大事件。

在评论中出现次数较多的词语,大多都跟我国近年来的整体发展趋势有关。其中“经济”牢牢占据词频第一位。另外,“世界”、“现代化”、“改革”等词语出现频率较高。

整体来看,获奖评论主题大多从宏观问题着眼,围绕具体事件进行评论的作品或较难获奖。

通讯类作品分为三类,分别是人物类、事件类、政策分析类。

人物类作品有7件,都是以人物故事引出社会现实,都是正向积极报道,例如脱贫户、矿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老红军、边防战士、学者等。

事件类作品有11件,一是对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进程报道,例如生态与国家工程建设、两岸互通与合作、党政领导出访、阅兵、反腐败、重大自然灾害和群体事件、搬迁安置、食品安全、创新创业等。

政策类作品有2件,分别是经济政策解读和医疗改革分析。

从地域分布来看,根据获奖单位词频统计,共有27家报社获奖,其中9家位于北京,占总数的三分之一;9家媒体共有29篇获奖,占总获奖稿件数的半数以上。获奖报道在4篇以上的媒体,均为中央机关下属媒体,人民日报以9篇一骑绝尘。

同时,从表格中也可看出,文字类的获奖报道中,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湖南省、重庆市、陕西省、浙江省等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媒体在近十年间并未获得中国新闻奖文字类报道一等奖。

(注:由于时间所限,本文只统计了2008-2017年中国新闻奖文字类报道一等奖的情况)。

作者:冼芷卉、夏艺菡、周围子(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指导教师:白净

转载请注明出处“数据视界”、作者姓名以及“发自澎湃新闻湃客频道”。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