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进入“马拉松周期”,马拉松能否拉动城市经济?

2018-09-16 10: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从2014年的50场到2017年的1102场,全国马拉松赛事的增长简直可以用爆炸来形容。”参加过30多场全马,10多场半马的陈方方,用几个数字概括在被问到近几年马拉松赛事的变化。

经济发展推动中国进入“马拉松周期”

中国经济近年来一直保持着中高速增长,物质水平的极大提高,带动了全民对于文化、体育等精神生活的更高追求。

当女明星因为“马甲线”而洗白时,“健身打卡”不知不觉间占领了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马拉松这个小众运动也逐渐在这两年发展成了全民运动。

按照国外过往的经验,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带动国家进入“马拉松周期”。

所谓的“马拉松周期”,就是指——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之后,一个国家的多个城市以“马拉松赛事”为依托,进入全民路跑的体育消费黄金周期。

马拉松赛事井喷,谁是最大推手?

2015年1月,中国田径协会全面取消对马拉松赛事的审批。马拉松赛事迎来了数量上的井喷。数据显示,2014年以前中国马拉松赛事的数量增长缓慢,2015年以后陡峭上升,至2017年,全国共举办马拉松比赛1102场,涵盖31个省,234个城市。

2014年陈方方刚开始参加马拉松比赛时,即使是国内最著名的比赛,报名也很容易,有些小型比赛,为了吸引跑步爱好者参加,甚至会提供免报名费、免吃住费的优惠。但到了2017年,乾坤大转移,在上海举办的一场马拉松,则有十多万人报名争抢30000个名额。

早年,马拉松赛事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如今,杭州、南京、西安等新一线城市已经接过接力棒,变成马拉松赛事坚定的簇拥者,甚至一些三四线小城市,也变成了马拉松赛事不可忽略的力量。

通过选取15个新一线城市近三年来的265场马拉松赛事为样本,对其主办方进行了分类统计之后,我们发现,有将近六成的比赛,其主办方中都包含政府、管委会、体育局、旅游局等含有政府背景的机构。

可以推断,政府在马拉松比赛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可以说,政府是马拉松比赛的最大推手

在持续上升的马拉松“热潮”中,城市始终是最重要的“载体”,赛事路线的安排穿过的都是城市地标,赛事运营同样离不开市政的全方位支持。

“目前在国内,没有政府的鼎力支持,光靠商业运作,是办不好马拉松赛事的,而且纯商业性赛事要想盈利也很困难,除了几个最发达城市,马拉松赛事政府都要出钱出力。像武汉马拉松、哈尔滨马拉松,一年内就办成了声誉很高的赛事,都是市政府作为城市形象工程来全力举办的。”陈方方分析道。

作为资深马拉松玩家,陈方方在国内主要马拉松“打过卡”,甚至还参加了东京、芝加哥、柏林等国外城市的马拉松,他对国内的一些大型马拉松给出了好评,“上海、北京、无锡等地的马拉松已经做得非常不错了,在服务、志愿者、安保、赛事供应、报名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应的水准。”

南京大学的王蕾老师,也是马拉松的爱好者,她毫不讳言地说, “目前国内马拉松赛事商业化气息太浓,各地办赛趋之若鹜,但赛事服务差,质量不高,许多地方办比赛只是为了利益。”

以南马为例,王蕾称,主办方在比赛过程中提供的补给服务很不健全, 21公里多的半马,没有准备补偿能量的食物,仅仅提供水,这对于大体能消耗的运动员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令王蕾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2016年跑半马,因为主办方在分道路口导引失误,使得几名特邀黑人选手集体跑错了场次,原本应该跑全马的他们全都跑到半马路线上了。主办方的这种低级错误,令她至今回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

陈方方则认为,现在国内不少马拉松为了安全起见,把市民和跑者隔得太开,马拉松变成了跑者自娱自乐的事情,这对跑者和观众来说,都是一种损失。他提醒,“国内的马拉松安全意识、救护培训、AED(自动体外电击器)的配置要加强,尽量减少安全意外。”

跑马拉松的经济账,跑步装备知多少?

谈到跑马拉松的专业装备,王蕾如数家珍:“跑马拉松之前就买了不少专业装备,压缩衣、裤、适合不同跑程的各种跑鞋、腰包、随身水壶、BRA、魔术头巾、护膝、导汗带、运动手环等诸多物件,都是马拉松比赛中的常见装备。”据王蕾透露,一场马拉松的花费,装备通常在2000元左右。

跑鞋、跑步短裤、跑步T恤、跑步手表、手机、遮阳帽、防晒霜、润滑剂、擦汗手巾、能量胶、盐丸等,这些是跑前最常见的需要准备的物品。

陈方方坦言: “装备丰俭由人”。在众多的跑友中,装备花费从几百元到几万的都有。

陈方方的常用装备,通常是 1500元的压缩衣服,3500元的佳明铁三表,跑鞋通常在500-1000元之间,如阿迪、亚瑟士、美津侬等。综合起来,一场比赛的装备约6000-7000元左右。

说到马拉松比赛最大的开销,陈方方透露,装备只占了一小部分,去外地比赛的住行费用,才是马拉松花销的重头戏。“国内比赛花销在1-5000元左右,去国外比赛动辄要上万元。国内报名费1-200元,而国外比赛报名费在500-1000元左右”。

政府为何热衷办赛事?马拉松能拉动城市经济吗?

虽然在中国成为一项热门赛事的时间不长,但马拉松的“低门槛”,使其在拉动全民健身方面发挥了不小影响,助力城市形象的作用也十分明显。

除了政府热情投身马拉松赛事,将其作为城市品牌建设的大工程来积极操办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赞助商和专业的赛事运营商也加入到了这场“跑步狂欢”中,马拉松的经济效应更加凸显出来。

国内最大的马拉松组织者智美体育CEO任文曾表示,一场马拉松赛事涉及了赛事运营、体育营销、体育服务和传播内容制作等多个版块,缺一不可。在这些板块之下,围绕马拉松的相关产业风生水起,涉及基础产业、赛事训练、医疗服务、文化旅游等。

国内有团队做了相关研究,认为“马拉松经济”包含四个主体部分的收入来源,分别是由赛事本身产生的赞助商投资、报名费等收入,基于比赛所产生的主场馆租赁和酒店住宿等载体经济,出售赛事转播权所带来的媒体收入,以及外延出的涵盖“吃,喝,行,游,购,娱”等各个方面的文化旅游消费。

马拉松带动的产业链相当大,根据《2017中国马拉松大数据分析报告》,2017年中国马拉松参与人数达到近500万人次,年度产业总规模达70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0%。目前国内共有800多家企业赞助马拉松赛事。

该报告还制定出了中国马拉松产业链全景图,包含以跑者购买产品服务的消费为基础的跑者产业链,以赛事运营为基础的赛事产业链,以及以城市影响力为基础的城市经济产业链,共计39个小项。

《2017中国马拉松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在中国田径协会备案的马拉松赛事运营公司有191家。目前中国马拉松产业的整体生态情况是,本体产业蓬勃发展,相关产业基数大,外围及衍生产业深度融合,但同时也存在赛事供给不足、组织能力不够、产业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

市场潜力仍未充分释放 中国马拉松还在路上

这些问题也从侧面印证了中国马拉松市场潜力仍未充分释放,可上升的空间很大,专业且科学的赛事运营管理团队亟待培养。

智美体育集团在国内较早涉足马拉松赛事运营,2017年占据马拉松赛事运营的领先位置,在省会及一线城市万人以上规模大型马拉松赛事中,智美体育集团参与的赛事占据半壁江山,保持马拉松产业发展领导者的行业地位。

2017年智美体育集团成功运营了“奔跑中国”马拉松系列赛 ,以及“红色之旅”和“改革开放”两大主题共16站赛事,经营业务的毛利润达到约一亿三千万元。

专业的赛事运营团队在马拉松赛事承办的全过程中,承担着提供赛事服务的重要职责,同时也负责加强客户合作,为赛事带来冠名费、赞助费、广告等经济收入。

除了政府支持和专业的赛事运营团队的支撑,中国马拉松想要继续发展,“必须打造行业管理新模式、搭建培训新体系、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培育马拉松文化传播新亮点、构建马拉松发展新生态。” 这是中国田径协会在2017年马拉松年会上,提出的中国马拉松未来发展的五大新讯号。

同时,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的《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中也提到——中国马拉松2018-2020年的发展目标为: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马拉松运动产业体系,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良性发展模式。

对于中国马拉松的发展,陈方方表示由衷地开心,他觉得在提升马拉松的公众的参与度上,中国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他,也会继续跑在马拉松的赛道上。

参考资料:

[1]新华网:《当中国进入“马拉松周期” 城市“开赛”能否名利双收?》

[2]澎湃:《盘点│这五个关键词,帮你勾勒中国跑步圈的2017》

[3]中国发改委官网:《关于印发《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马拉松、自行车等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行动方案(2017年)》的通知》

[4]新华网:《年度工作报道解读:中国马拉松发展这一年》

[5]中国田径协会:《2017中国马拉松年度工作报告》

[6]智美体育:《智美体育集团2017年度报告》

[7]中国马拉松官网

指导教师:白净

转载请注明出处“数据视界”、作者姓名以及“发自澎湃新闻湃客频道”。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