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探访隆黄铁路隆叙段建设现场

2023-04-19 15: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阳春四月,草长莺飞

在隆黄铁路隆叙段

扩能改造工程施工现场

万余名建设者们迎着和煦的春风

斗志昂扬、干劲十足

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工程

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工程项目位于四川省东南部,线路北起成渝铁路隆昌站,途经内江市、隆昌市和泸州市泸县、龙马潭区、江阳区、纳溪区、叙永县,先后跨越沱江、长江,南到贵州黄桶站,与在建叙毕铁路、毕黄铁路及规划的黄百铁路贯通。

线路全长138.6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共设车站11座,正线桥隧比达46%,计划建设工期3.5年。

该项目是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西线铁路通道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四川通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最近出海铁路货运大通道的瓶颈路段。

01

强质量 保安全

努力推进项目建设安全高效

走过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沿着321国道向泸州方向驱车10分钟,映入眼帘的是隆黄铁路隆叙段扩能改造工程护国隧道出口施工现场。

“护国隧道施工分4个工作面掘进,采用光面爆破法开挖,今日能够完成上台阶开挖进尺3.6米,仰拱12米浇筑。”隆黄铁路隆叙段扩能改造工程三分部技术员方磊说,截至目前,护国隧道整体完成开挖3179米,隧道掘进完成过半,预计2024年1月底能够实现全隧贯通。

与此同时,2000多米外的护国隧道横洞施工现场,参建者正从隧道中间向两端同时进行开挖作业。由于护国隧道为全线最长隧道,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增加了横洞后,相当于多出了2个工作面,起到了缩短工期的作用。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参建单位累计进场930余人,引入设备90余套,截至目前,项目大部分工点已全面开工,纳溪站、天仙隧道正在做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工程建设中,项目部严格落实“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生态零污染”管理理念,编制完善安全、质量及环水保相关管理制度,以制度化来指导现场规范作业,重点加强对隧道瓦斯检测、门禁、通风、消防、动火作业以及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安全管控。

同时,采取多层级、全覆盖管理模式,对施工现场进行全覆盖隐患排查,在进场前对所有的管理人员和一线作业人员通过门禁系统实名制登记管理,并且做到全员覆盖岗前安全培训,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安全性。

02

重环保 保生态

积极打造生态保护示范工程

隆黄铁路隆叙段扩能改造工程项目新建隧道23座、桥梁78座。其中,白云隧道、护国隧道、江门镇永宁河特大桥、天星桥永宁河大桥等工点均处于生态保护区、河流附近,桥梁、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高、任务重、压力大。

在项目建设中,除了高度重视大小临建工程选址、严格控制施工场界范围,尽可能减少施工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等必要措施外,如何确保“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生态零污染”的生态环保目标实现,这也是整个项目部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项目部各隧道工点现场均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设置了三级沉淀池,对沉淀池内污水添加化学药剂进行沉淀中和,并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合格后进行回收再利用,严格控制污水外排情况。

为了做好施工工地的绿化环保工作,该项目部各弃渣场均已办理完善相关用地、水保手续,严格落实先挡后弃,核定弃渣场用地边界,防止侵占范围现象。

同时,严格按要求落实弃渣场表土应剥尽剥与规范存放管理,持续对裸露土体、临时便道边坡、已完工地段进行播撒草籽进行复绿工作,确保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目前,项目部共有隧道弃渣场18个,弃渣量约180万方,护国隧道出口路基边坡已进行边坡防护和植草绿化。接下来,项目部将深入践行绿色环保施工理念,严格落实“三零”目标和环水保各项措施,积极打造生态环保示范工程。

据悉,在隆黄铁路隆叙段扩能改造工程项目需建设的23座隧道中,新通草坳隧道、沙田村隧道、茨竹村二号隧道、银鸽隧道、大山坪隧道已全部顺利贯通,其余控制性工程、重难点工程也正有条不紊地按计划稳步推进。

原标题:《探访隆黄铁路隆叙段建设现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