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事,有点儿年头了

2023-04-21 19: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卜正民 理想国imaginist

在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中,烟草总能占据一席之地,它不仅带来巨额税收,还代表着某种社会文化:社交场合中的“敬烟”,可以建立起关系;烟草档次的高低,代表一个人的身份品味;烟草也会被当作礼品赠与他人......

早在烟草演变成我们常见的形态之前,中国人就已经吸烟上瘾了。今天从下面这个大盘子开始,我们跟着汉学家卜正民一起追溯中国人的吸烟史。

这个大概制作于17世纪的青花大瓷盘,收藏在荷兰南部城市代尔夫特一座博物馆中。瓷盘直径43厘米,代尔夫特的陶工在这只盘子上,以高超的手法,仿造出中国的绘饰风格。

盘子左侧有一个猛吸长杆烟管的秃头神仙,暴露了这个盘子的欧洲血统,事实上,一直到18世纪晚期,中国艺术家才愿意将抽烟的人入画。

代尔夫特的陶工从哪里得知中国人抽烟?如果那是他自己想出的画面,想必是因为他听过中国人抽烟的事。他对全球动态已略有所知。

经过16世纪后半叶体会过吞云吐雾之乐后,那时候的欧洲人对抽烟已经司空见惯。中国人——或者说全亚洲人——在17世纪也加入吞云吐雾的行列,这个现象正是17世纪全球流动所造成的效应。

本文摘编自《维米尔的帽子》

[加] 卜正民 著

01

烟草如何传入中国

欧洲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创造出连接美洲与其他地方的贸易网,美洲的茄属植物——西红柿、马铃薯、辣椒、烟草——就循着这贸易网移动,迁徙到新地方。

烟草经由三条路线传入中国,分别是:

1、经葡萄牙人之手从巴西往东到澳门

2、经西班牙人之手从墨西哥往西到马尼拉

3、辗转经东亚数地进入北京

第一条、第二条路线约略同时出现,烟草汇集澳门、马尼拉这两个商港之后,转进中国境内:从澳门进入广东,从马尼拉则进入福建。

17世纪初,抽烟习惯已在中国牢牢扎根,1625年“吉亚”号船难事件的阿德里亚诺·德·拉斯·科特斯登上闽粤两省交界处附近时,已发现中国人抽烟。拉斯·科特斯在被俘后,中国人端来一被“用名叫茶的草叶煮成的温水”,这是拉斯·科特斯第一次接触茶。茶当时还未成为欧洲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但1625年时,烟草已彻底融入中国沿海地区的生活。

福建博得中国烟草故乡之名。烟草由发自马尼拉的中国船运到几个港口,其中最重要的港口是闽南沿海漳州府的进出港——月港。

17世纪的杰出学者方以智以淡肉果一词指称烟草,淡肉果是“植物淡巴菰的肉质果实”。淡巴菰是菲律宾的华人替烟草取的名字。他们根据西班牙语的tabaco一词粗略转译,而tabaco一词又是西班牙人从加勒比海地区对中空芦苇秆的称呼转译过来,因为加勒比海土著人抽烟时,是将丝状烟叶塞入芦苇秆中抽。

这幅1670年的画作描绘了被奴役的非洲人在烟草种植园工作的场景,图源维基百科。

淡巴菰一词外国味太重且别扭,于是中国人从燃烧冒烟这角度,将它改名为烟,并使用“吃烟”一词。

烟草传入中国的第三条路线其实是第一条路线的延伸,但比第一、第二条都复杂,系以澳门为起点,沿途辗转经过四站:

第一站是日本最南的港口长崎。从澳门来的葡萄牙商人带来烟草,在日本引起轰动。根据长崎负责英格兰贸易站的理查德·科克斯的记载,可以推断烟草约在1605年传到日本。

传入日本后,很快又传到第二站——朝鲜。1653年在朝鲜发生船难的某个荷兰人看到当地人抽烟,大为惊讶。接待他的朝鲜人告诉他,他们抽“南蛮草”(南蛮,意为南方蛮夷,为日本人对葡萄牙人的称呼)已有五十年。

从朝鲜再传出去,就来到第三站——满洲。满人很快就染上烟瘾,烟瘾大到有个19世纪的法国传教士据此认为,抽烟是满人强加于汉人的“习惯”之一。皇太极对麾下部众抽烟抽得如此之凶,并不是很高兴。1635年,皇太极发现士兵为了买烟而卖掉武器之后,更下令禁烟。

最后一站是华北,特别是北京。北方人称烟草为“南草”,但是因为烟草从东北传入关内,有些中国人因此认为烟草原产于朝鲜。1637年时,在北京最贵的两种烟是福建烟和满洲烟。

第三条路线是一条环环相扣而绝无人预料的路线。它依靠葡萄牙人从巴西绵延到印度洋的果阿,再到日本的世界帝国;从日本进入朝鲜的地区性贸易网;朝鲜半岛境内货物流通远及中国满洲的贸易网;满洲与中原之间的跨边境贸易来达成目的。满人拿烟草与黄金、人参等商品和中原贸易,从中赚取丰厚利润,然后以这获利支持入主中原的大业。

02

明朝爱上抽烟的北京市民

明朝侍郎杨士聪于1643年写成《玉堂荟记》,他在第一卷里写到,北京城民在过去十年经历了两个小改变。第一个改变是小贩卖起了沙鸡。沙鸡飞到北京,可能是气候变迁的迹象,因为1632年那年多雨,而降雨可能是迫使沙鸡南飞的因素。第二个改变出现于市井,开始出现有人抽烟,这暗示了天下即将大乱。

1597年,杨士聪在山东出生,当时山东没人抽过烟。放眼中国全境,也只有极少数人抽过。在东南沿海有人抽烟,北京则已有烟叶流入,因为1596年后的县府采购列表记载有烟叶这一项(价钱是北京市场上肉桂或硫黄价钱的两倍,茉莉香片的七倍)。1631年,杨士聪到北京参加科考时,抽食“烟酒”(当时有人这么称呼烟)在京城已颇为普遍。

杨士聪觉得这奇怪的植物在北京出现,很值得探究。他先指出,抽烟不见于古代中国,因为古籍里未曾提及,因而想必是来自海外。京畿地区抽烟的人主要是从南方调来北边防御满人的士兵,因此杨士聪推测这习惯来自南方。士兵对烟草的需求促使北京农民改种烟草,结果烟草收入是种植谷物的十倍之多。随着烟草出现于市面,北京居民也染上抽烟的习惯。

这个转变终于引起崇祯皇帝的注意。他不满农民弃谷物改种烟草,深恐这会危及京畿的粮食供应,于是在1639年下旨,京城不准贩卖烟草,违者处死。官方的说法是抽烟浪费时间、金钱,有害健康,但本地人认为这项禁令乃是对双关语的过度反应。当时的人把抽烟说成吃烟,而北京古称“燕”,与烟同音,于是吃烟就给人“拿下北京”的联想,而拿下北京正是那时满人和大顺军扬言要做的事。于是,光是提到“烟”这个字,就会被视为内奸在造谣生事,欲摧毁明朝。这项规定很不得北京民心,后来几经蓟辽总督洪承畴请求,才在1642年年初被废除。

明代学者姚旅写了一部如今存世极少的《露书》。在书中谈到他对淡巴菰的看法。他以酒醉比拟吸入烟气的反应,形容其“能令人醉”,他还提及淡巴菰的另一个名字——“金丝醺”。姚旅说烟草原产于吕宋,从漳州的月港传入中土。他还指出漳州农民让烟草适应本地水土非常成功,以至于漳州烟草产量“今反多于吕宋,载入其国售之”。但讲究质量的人认为,本地烟草不如吕宋烟草,一如菲律宾人认为他们本地的烟草质量不如美洲烟草,也一如英格兰人认为国产的烟草不如弗吉尼亚烟草。在中国境内,福建烟草被视为上品。

对于如此美妙的东西竟是不折不扣的舶来物,有些中国读书人并不是很能接受。他们倾向认为烟草原产于中国,于是翻索古代文献,希望能找到烟草是中国之物的铁证。例如诗人、画家吴伟业,对于“烟草自古未闻”这个普遍说法就无法释怀。最后他在《新唐书》里找到关于“圣火”的记载,据此证明中国人在5世纪就已在抽烟。所以17世纪开始抽烟,只是重拾古代习惯而已。这当然不是事实。

03

谁在抽烟?

虽然政府明文禁止,但中国境内抽烟人数大增。17世纪末的上海文人董含指出在17世纪40年代之前,福建以外之地,抽烟的人百有一二。但是后来抽烟习惯扩及整个长江三角洲,先在城市生根,然后传入乡村,先流行于男性,然后女性也开始抽烟。董含在世的时候,递烟招待宾客已是基本礼仪。

对于士农工商各阶层、各年龄层的男女都迅速抽起烟来,就连幼童也染上这习惯,特别是福建的幼童。19世纪来到中国的欧洲人见到八九岁女童口袋、小包里带着烟管、烟草,大为惊讶。如果说女童还没染上抽烟习惯,至少也是为了装大人而带上这些烟具。

上层妇女特别爱抽烟。有个18世纪的作家写到苏州官绅人家的习俗时,记载官绅人家女子,似乎从早到晚都在抽烟。她们的社交行程非常紧凑,要在繁忙的白天挤出时间满足烟瘾,就变成迫切之事。那位作家写到,苏州仕女要先抽几管烟才肯起床。如此一来,就会耽搁到烦琐但又必要的梳发、化妆,为此,她们叫婢女趁她们还在睡觉的时候,先替她们梳好头发,这么一来就可腾出起床前的抽烟时间。这个景象着实有些难以想象。

中国的女性或许抽得跟男性一样凶,但中国人认为男女体质有别,因此抽烟对男女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男性属阳,较能抵御烟之燥性。女性属阴,体质湿,可能为烟草的燥性所伤。严格来讲,并非只有女性要小心,因为男子的阳性会随着年老而变弱,因此上了年纪也最好别抽烟。女子和老人若要抽烟,可用较长的烟管,借此降低烟草的阳性。

04

抽烟:身份的象征

中国烟管一如欧洲早期的烟管,乃是仿自印第安人的烟管,但随着时日演进,烟管愈来愈长,女子所用的烟管更是长到几乎不可置信。有打油诗云:“这个长烟袋,妆台放不开,伸时窗纸破,钩进月光来。”

水烟管也只供女性使用,做工精细的水烟管还成为仕女的象征。在19世纪,凡是有点身份地位的女性,都不屑使用毫无装饰的烟管抽烟。旱烟管则只限男性和下层人士使用。

有地位教养的男子特别在意于让抽烟符合高雅喜好的要求。由于抽烟已成普遍的习惯,要如何借抽烟来标榜自己的身份地位,一开始并没有明确的做法。但一套惯例渐渐发展出来,赋予抽烟独树一格的高雅风范。

首先,要买比较昂贵品牌的烟草,因为价格被视为区分高尚玩家与一般消费者的标准。但那还不足以截然区分上层雅士和平民百姓,因为在这个标准下,就算没有品位,只要有钱仍能进入这个雅士圈。必须针对这些活动本身,发展出足以区隔雅士与暴发户的仪式。雅士享用烟草的方式,必须有别于一般人。

他们替自己的抽烟嗜好做了另一番包装,其中一个办法就是把无法自拔的烟瘾解读为真雅士的表现。有个出身上层阶级的人表示,抽烟之于雅士“刻不能少,终身不厌”。我们今日一般认定烟瘾是个缺点,而非专注执着的表现。雅士抽烟不是因为喜欢抽烟,雅士之所以抽烟,乃是因为敏感的本性使其成为“烟客”,也就是烟奴。

以这个烟瘾观为中心,文人雅士的抽烟文化发展成形,并得到诗人颂扬。17、18世纪以烟草为题的诗,有数百首传世。著名诗人沈德潜写了一组抽烟诗,以下就是他描写其象牙烟管的诗:

八闽滋种族,九宇遍氤氲。

筒内通炎气,胸中吐白云。

助姜均去秽,遇酒共添醺。

就火方知味,宁同象齿焚。

这首诗都出现在一部以抽烟为题的诗文集中。诗文集成于18世纪,由陈琮所编。陈琮在世时以诗闻名于当地,但他最为今人所知的著作,乃是《烟草谱》。抽烟是陈琮毕生一大嗜好,他猜自己上辈子想必是和尚,“结前缘之香火”,因此这辈子要吸烧出来的烟。

陆耀在1774年写成《烟谱》,除了教人如何抽得优雅有品位,也翔实记载了各种抽烟习惯。由于人人抽烟,要想抽得有教养,就有必要懂得如何抽才有品味,以免沦为贩夫走卒之流。抽烟是个性的表现,抽烟时必须表现出抽烟者的社会地位。

因此,陆耀此书的主旨,乃是使抽烟成为雅好。为此,他列出好几份抽烟得体与不得体的清单:何时宜抽烟,何时忌抽烟,何时该忍住烟瘾,何时可抽烟而无失礼之虞。他提及“乃至妇人孺子亦皆手执一管”,但他的抽烟指南不是为他们而作,而是为与他同样社会地位的人而作。

如今全球的抽烟人口可能还有数亿之多,但今人已不再对烟草抱有这种情怀。享乐与健康如今分道扬镳。

但在17世纪全球抽烟人口增加之时,抽烟的人毫不怯于表达发现抽烟之乐的喜悦,留下许多感谢烟草赐予他们生活乐趣的证词。

1650年,意大利都灵市民表演的一场烟草芭蕾舞剧,就是其中较热情且较出人意料的见证之一。这出芭蕾舞剧的第一幕,先由一群做土著打扮的镇民登场,载歌载舞地歌颂上帝赐予人类如此美妙的植物。那出芭蕾舞剧的第二幕还有一组市民出场,身穿世界各民族的服装。其中想必有一人会穿上中国服装,大概就与开篇提到的那只盘子上的中国人一样,吞云吐雾,好不快活。

封面及配图来源《花样年华》《海上花》

《显微镜下的大明》《铁齿铜牙纪晓岚》

原标题:《这事,有点儿年头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