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尝鲜与护海,一场牡蛎礁的生存保卫战

2023-04-24 17: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中国自然资源报社 i自然全媒体

核心提示

牡蛎又称生蚝,它的“前半生”,是蔚蓝大海赐予舌尖的鲜味和餐桌上常见的佳肴。而它的 “后半生”——牡蛎礁,在为诸多海洋生物提供庇护、觅食、繁殖和生长环境的同时,还发挥着海洋“生态系统工程师”的作用,可有效净化水质、减少岸线侵蚀、减轻海洋灾害。

受过度捕捞、沉积物堆积、水质污染和病害等影响,我国部分地区牡蛎礁礁体退化程度已超七成。锐减的牡蛎,退化的礁体,减产的渔业,失衡的生态……环环相扣下的连锁反应,让开展牡蛎礁生态保护与修复成为必然之举、应然之策。

近年来,我国先后建立国家级海洋公园、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并通过多地试点探索牡蛎礁生态保护之策,但“抢救式保护”并非长久之计。国家层面的宏观把握、科学规划,管理部门的履职尽责、守海护礁,科研团队的科技支撑、创新实践,渔民食客的取之有道、珍惜呵护……只有当全社会共参与、齐发力,这场保卫战才能取得胜利并获得持久的成效。

牡蛎与礁

身兼数职的“生态系统工程师”

20多年前,来华参加外事活动的美国地质专家向中方提出一个“不情之请”,希望能带走一片完整的古牡蛎。

经层层上报后,中方最终将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一片古牡蛎,以“国礼”赠送给美国。

小小牡蛎堆叠成礁,何以如此弥足珍贵?

除了是餐桌常见的舌尖美味,牡蛎与礁体还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对于近海水域,牡蛎就像微型吸尘器,通过滤食活动滤水、净化、喷出。据测算,一只两岁的牡蛎仅1天就能净化200升水。

随着涨潮逐渐被海水淹没的浙江三门牡蛎礁。刘青/摄

牡蛎礁则是活体牡蛎、死亡牡蛎的壳及其他礁区生物共同堆积组成的聚集体。作为重要的海岸带栖息地之一,广泛分布在我国温带和亚热带海区的潮间带和浅水潮下带。截至2020年,我国已知的牡蛎礁分布面积约1906公顷。

与我们熟悉的珊瑚礁一样,牡蛎礁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家园。不仅如此,当台风等灾害来袭时,礁体还能保护海岸线免受侵蚀并减轻海洋灾害损失。此外,牡蛎礁在固碳、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牡蛎消失,牡蛎礁消退,那么生态环境巨变也会随之而来。

国外地质学家趋之若鹜的天津古牡蛎,记录了约7000多年前至今渤海沿岸的水陆变迁史,反映着气候变化、海陆演化对人类活动和生物栖息的深刻影响,堪称“国礼”。

礁体萎缩

过度捕捞引发生态隐患

在天津,汉沽大神堂村是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这里也坐落着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活体牡蛎礁群,被当地人称为“岗”。

“摸岗”,也就是捕捞牡蛎,是将渤海丰厚的馈赠转换成渔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数据显示,1999年~2006年,当地渔民捕捞的牡蛎达10万吨。

天津大神堂码头渔民正在分拣从当地海域捕捞的大量野生牡蛎。姜兴钰/摄

大规模的过度捕捞,远超牡蛎礁的生长速度。2007年~2020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联合北海环境监测中心对大神堂近海潮间带下部现代牡蛎礁开展了4次调查。结果令人担忧,大神堂牡蛎礁区礁体面积从1970年的35平方公里骤减至近年来的3平方公里。

礁区面积的减少直接导致牡蛎数量下降。2007年~2011年间,天津大神堂海域牡蛎产量逐年下降,有些年份几乎绝产。

牡蛎数量的骤减打破了局部海洋生态系统平衡,相关渔业资源也受到牵连。“不论是品种、数量还是个头,这里的牡蛎都大不如前。”靠海而居、从小在大神堂生活的渔民说。

保护地实践

保卫牡蛎礁的“先遣队”

锐减的牡蛎,退化的礁体,减产的渔业,失衡的生态……环环相扣下的连锁反应,牡蛎礁保卫战由此展开。

200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江苏海门蛎岈山国家级海洋公园、天津大神堂牡蛎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等以保护牡蛎礁为目标的海洋保护地。

江苏海门蛎岈山国家级海洋公园内的牡蛎礁。程珺/摄

2012年起,原天津市海洋局有计划地在大神堂牡蛎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投放人工牡蛎礁约17万袋,以期达到扩充生物栖息地、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目标。2015年,天津局发布的海洋生态红线区中,该保护区被划入其中,禁止一切开发活动,保护对象为活牡蛎礁及其周边生物多样性。

2023年初,天津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牡蛎礁修复工程完成首段验收与投放。作为国务院环保督察重点项目和天津市首个海洋修复类重点项目,预计形成约35万立方米的牡蛎礁群。“投放牡蛎礁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大神堂及周边海域的牡蛎种群。目前,项目区东北部礁体已向北扩张生长。”北海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张祎说。

此外,我国在山东莱州湾、广东海陵湾、河北唐山祥云岛等地,也相继设立了以牡蛎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这对保护牡蛎种质资源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为牡蛎礁保护修复提供了基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莉介绍。

作为官方探索的有益补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间组织、科研团队参与到牡蛎礁保护修复相关研究与实践中。

2022年6月8日,在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的指导下,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发布《中国牡蛎礁栖息地保护与修复研究报告》。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苏纪兰看来,这份报告可以作为我国牡蛎礁科学保护和修复的摸底文献,为有关管理部门和科研团队开展相关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这份报告积累了超过20年的牡蛎礁修复全球经验。”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项目首席代表马晋红说。从小规模修复研究与实践,到大规模修复规划与实施,TNC在中国联合开展了一系列牡蛎礁修复与探索。

科研人员观察浙江三门牡蛎礁上的牡蛎生长状况。刘青/摄

2019年,TNC联合中国水产学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在浙江三门健跳港内湾“蛎江滩”启动牡蛎礁修复研究试点。

“蛎江滩”是当地人对硬质滩涂区的俗称,那里质地较硬且水体流速快。团队因地制宜设计修复和监测方案,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在1公顷的项目区内构建了19个潮间带礁体,并对礁体上的牡蛎生长和定居性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实施了3年监测。

结果显示,经过2年~3年的生长,修复的牡蛎礁逐年获得可持续的野生牡蛎幼苗补充,已趋向形成较为稳定的牡蛎群落,并成为鱼、虾、蟹、贝类和沙蚕等的栖居场所。

东海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开展牡蛎礁监测。刘青/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全为民表示,尽管三门牡蛎礁修复研究试点项目规模不大,但从本底调查、礁体设计与构建,到持续监测与礁体方案改进的一整套适应性修复过程,可为其他地区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打好持久战

期待系统规划多方参与

近年来,我国为保护海岸带生态资源和修复受损自然岸线开展了大量工作,包括建立各类型保护地和开展红树林、珊瑚礁等栖息地恢复等。

“目前我国建立的几个以牡蛎礁或牡蛎为保护对象的保护地,以及部分地区开展的试点修复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总体来说,系统性不强。”李莉说。

“抢救式保护”策略始终不是上策,牡蛎礁未来的保护与修复之路该如何走下去?

谈保护,先从摸清家底起步。牡蛎礁的保护与修复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遵循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形成5年~10年的专项行动计划。

发表在国际期刊《Science》上的相关文章截图

今年4月,河海大学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口海岸综合治理和保护团队在国际期刊《Science》上撰文总结我国牡蛎礁海岸修复措施,建议开展全面调查和监测,对分布有牡蛎礁的海岸带保护地及周边海域加强管理。该团队负责人、河海大学教授陶爱峰告诉记者,目前针对牡蛎礁消浪特性等方面的监测和观测技术还不完善,难以开展牡蛎礁本身及其对动力环境影响的业务化观测。

但需要关注的是,目前牡蛎礁并没有被视为一种典型的生态系统类型,而是被列入独特地质地貌、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的海洋保护地类型,这种认知上的划分给牡蛎礁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带来了一定局限性。

因此,陶爱峰团队建议提高对牡蛎礁重要性及其生态功能的认识,把牡蛎礁作为与红树林、盐沼、海草床并列的典型海岸带生物栖息地加以保护和修复。

在全为民看来,海洋保护地建设的配套支撑不足,也是制约牡蛎礁保护与修复的关键因素。“基础工作和制度保障跟不上建设速度,海洋特别保护区目前存在管理机构和人员不健全、资金预算不足、专业管理人才和队伍较弱等情况。”全为民说。下一步,保护区要制定更为明确的整体目标、顶层设计和配套制度,不断加强社区参与度,增设科研和科普活动。

不仅如此,鉴于生态恢复的长期性,牡蛎礁的恢复情况仍需时间检验。研究表明,大神堂牡蛎礁体至今仍呈现分散状态,原西北部礁体仍未恢复、南部礁体发育状况未知、东北部礁体西侧萎缩迹象并未消退。“保护区临近北疆发电厂冷却水排泄区,加之当地渔业对牡蛎资源的长期依赖,目前恢复大神堂牡蛎礁仍较为困难。”张祎对此不无忧虑。

李莉认为,从管理部门的职责来看,牡蛎礁栖息地修复与天然牡蛎礁种质资源区保护、渔业生产领域的牡蛎养殖等工作,需要统一规划、协同发力,从国家层面制定出台保护与修复专项行动计划。

近年来,自然资源部等部门通过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等项目,以科技支撑、资金保障及多元主体参与的体系,支持地方开展牡蛎礁生态系统修复。2022年,大神堂牡蛎礁修复项目获得2022年中央财政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支持。“预期大神堂牡蛎礁将得到进一步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以提升,从而改善该海域的生态环境。”张祎介绍。

这些保护修复项目也为制定牡蛎礁修复技术体系和操作手册积累了经验,并被列入自然资源部《海岸带生态减灾修复技术导则第6部分:牡蛎礁》《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第7部分:牡蛎礁》等文件中。

令所有为牡蛎礁保护奔走者欣喜的是,越来越多渔民在“摸岗”时更懂科学保护、可持续发展,赶海挖贝的游客有意识地远离保护区,相关科普宣讲和执法力度逐年增强。

近海波涛起又落,牡蛎聚集成礁群。国家层面的宏观把握、科学规划,管理部门的履职尽责、守海护礁,科研团队的科技支撑、创新实践,渔民食客的取之有道、珍惜呵护……当全社会共参与、齐发力,这场保卫战才是持久战。

延伸阅读

2020年6月,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开展以海岸带生态系统结构恢复和服务功能提升为导向的修复工程,牡蛎礁作为一种重要的生境类型,与红树林、珊瑚礁等多种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一同纳入保护和修复名单。

2021年7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试行)》,对牡蛎礁生态修复的修复流程、前期调查、问题诊断和目标确定、修复措施、监测与评估等内容提出要求。

2022年1月,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 年)》,在相关重点区域进一步细化提出了牡蛎礁保护修复工作任务。

策划:金昶、薛亮

作者:陈琛

原标题:《尝鲜与护海,一场牡蛎礁的生存保卫战》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