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骑竹马灸”:古人背部灸疗为何要骑跨在竹竿之上?

李永明
2023-04-26 15:34
专栏 >
字号

“骑竹马灸”是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中的一个“奇案”,尽管对其治疗的疾病和采用的方法有明确记载,但为何患者要骑在竹竿上,至今仍是未解之谜。骑竹马灸是让患者骑跨在竹竿上,然后进行背部灸疗的方法,是一种治疗外科痈疽病的独特灸法,首见于宋代古籍,后世很多医籍中都有骑竹马操作示意图示,适应证为背部等处的痈疽。在传统中医文献中以生动图示再现治疗过程的案例比较罕见,可见原创和传承者对此治疗方式的重视,以及给读者留下的深刻印象。由于此疗法的临床应用已经失传,现代的注释和重现研究主要是根据古代文献的描述,着重关注的是取穴的方法和灸穴的解剖学位置,而对为什么要采用“骑竹马”这种独特的方式至今尚无比较合理的解释,古代医家原创的目的尚有待挖掘和验证。本文根据多方面的证据和分析,试提出对于骑竹马医学原理的新释。

东西方的骑马游戏与传说

骑竹马本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儿童游戏,具有悠久的历史。《后汉书·郭伋传》记载:“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唐代李白留下了诗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以及由此衍生的成语“青梅竹马”。据文献考证,骑竹马盛行于唐代,深受当时政治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在唐代的文艺作品和体育竞技中都有体现,有多种形式的技巧表演,还是儿童中广泛流行的一种游戏,敦煌壁画中也有几处儿童骑竹马的写实情景(图1)。显然,“骑竹马灸”是中国古代源自儿童游戏的一个特殊发明。在世界各种文明的医学史中,将儿童游戏转化为一种医疗方法十分罕见。

比较研究发现,西方历史上也有类似的骑马游戏和医疗史上的多种传说。在中世纪或更早,法国就有“骑扫帚”的民间舞蹈。后来这个习惯在助产士(Midwife)身上也得到了体现,尤其是指那些从事医疗活动的女巫,骑扫帚成为她们在民间传说中的刻板形象(图2),“女巫骑扫帚飞天”的传说流传至今。至于为什么要骑在扫帚把上,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女巫服用了含有致幻剂或兴奋成分的草药后的一种行为,还有的说法是女巫可能在会阴部外用植物药,因此骑在扫帚把上。当然这些解释的证据都十分有限,而史学研究证明,很多欧美国家著名的“女巫公审案”多为冤假错案,对女巫的不公正处罚是西方文明史上一个公认的污点。

骑竹马灸疗法及渊源

现代文献对于古代骑竹马灸的介绍是:让患者骑跨于竹竿之上进行施灸的方法,骑竹马穴位于背部,取穴时以绳量取肘横纹至中指尖长度,令患者骑跨于竹竿上,挺背正坐,并令两人抬竿,两人扶定,使足尖离地寸许(图3)。然后以绳之一端着尾骨尖,沿脊直上,尽处标点,以此点向两侧各开一同身寸处是穴,约相当于第十一胸椎之两侧各开一寸处。主治发背脑疽、肠痈、牙痛、风瘅肿瘤、恶核瘰疬、四肢下部痈疽疔疮等,艾炷3-7壮。

据黄龙祥考证,发背灸法最早记载于北宋洪内翰的《洪氏集验方》,取穴以手中指尖至掌横纹的长度,从背骶部向上量取穴,患者不须骑竹马。治疗适应证包括“妇人奶痈、凡发背、发肋、发脑、发腿之类,不论男女皆可灸”,可视此灸法为骑竹马灸法的雏形。

南宋以后医书才加入了骑竹马的背灸疗法,最早为《卫济宝书》(1170),宋代医籍《备急灸法》(1245)、《外科精要》(1264)、《澹寮方》(1283)等书中均有骑竹马灸法示意图,各书所述细节不尽相同,而取穴法有所差异。骑竹马的方式也有“旧法”和“新法”两个版本,前者为二人抬竿,流传较广,后者将竹竿担在两桌上,旁边有两人搀扶,比较安全(图3)。

旧法是由双人扛竹竿(左图),新法是将竹竿搭在桌子上(右图),由二人辅佐患者。两法都需患者双脚离地,骑跨部位承受全部体重。其他在实践中的改进还有“以毡褥被帛定令稳”,即在竹竿上垫棉褥等使患者骑在竹竿上比较舒适。在不同骑竹马操作版本中的共同要求是患者要双足离地,躯体直立,不摇晃。临床适应证一直未变,以各种痈疽为主,效果如《四库全书》记载:“此灸法活人甚多,立有神效。”

骑竹马的原理尚缺乏明确医学解释

早期文献并没有明确解释为何要骑跨在竹竿上,后期文献对骑竹马灸的解释多着重介绍背部灸穴的度量方法及解剖学位置,提出了“骑竹马穴”,但这个穴的解剖位置并不特异。因灸法不同于针刺,对穴位的精准程度要求不是很高,显然让患者直立跨在竹竿上并不只是为了取穴的准确性。

骑竹马灸的不同版本在传承中不断加入的一些细节也提示,骑跨竹竿本身很重要,可能是疗法的一部分。比如,“新法”设计以桌代人的抬竿法比较稳定和安全,要求有人搀扶患者,保证在上肢直立和双脚离地时不会摔倒,还有建议竹竿上垫些棉褥,使患者舒适些。这些“改进”提示患者需要在灸疗的全程中坐在竹竿上。在中国知网可查到的文献中,对骑竹马医学原理的研究和解释也十分有限。《卫济宝书》中记载:“悬一身骑于竹杠之上,则尾闾双关流注不得。俟灸罢二穴,移下竹杠,其艾火即随流注先至尾闾,其热如蒸,又透两外肾,俱觉蒸热,移时复流足涌泉穴,自下而上,渐渐周遍一身。”白俊昆和胡慧明用大鼠做了骑竹马穴的研究,发现灸疗此穴位有减轻实验性炎症的作用,但该实验中并没有包含骑竹马部分,结果只能说明灸疗对大鼠炎症的影响。李学智推测,骑竹马灸在施灸时,患者骑坐于竹杠之上,挺直腰脊,两脚悬空,人在两旁轻扶,这一状态使身心处于一种高度警觉的应激状态,因此提出:“急性短暂性心理应激反应,对天然免疫系统造成良性刺激,可能是骑竹马灸疗效的起效机制之一。”

痛苦的背部痈疽外治疗法

宋代或更早的背灸疗法的适应证十分广泛,包括了几乎全身的痈疽,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多种局部皮肤感染疾病及肿瘤。此类疾病在今天通常需要外科治疗,包括手术切开、排脓、清创、切除、电烧灼、冷冻及缝合等。因病灶和手术创伤可能造成的严重疼痛,此类疾病的现代外科治疗几乎毫无例外地需要在麻醉下进行。

关于背部痈疽及治疗中的疼痛在古代医籍中有很多明确的记载。如清代《神灸经论》中所述:“一切疮毒大痛或不痛或麻木,如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其毒随火而散。”可见背灸是一种会让患者产生剧烈疼痛的外治疗法,除了用艾灸直接熏烤和烧灼外,治疗中还可能使用“九针”等外治工具进行切割、排脓、放血等处理。可以推测,如果没有相应的辅助措施,患者难以耐受术中的疼痛,医生也无法完成外治术。

南宋画家李唐(1066-1150)的《灸艾图》(又称《村医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古代背痈的外治情景,此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作画的时间也恰好在骑竹马灸出现之前(图4)。现代的艺术评论对《灸艾图》的描述为:“树荫下,患者正经受着一场痛苦的折磨,他袒露着上身,双臂被老农妇和一个少年紧紧地抓着,身边另一少年牢牢地按住了他的身子,他双目圆瞪、张着大嘴,声嘶力竭地叫喊着,一条伸出的腿也被人死死踩住,这时的他,只能听凭背上的疮伤被艾火熏灼。那绷紧的肌肉、散乱的衣服、紧皱的眉头,说明这痛苦已达到了极点。”

原图的局部细节显示,患者后背上方有一个巨大的痈疮,上面有几炷正在燃烧的艾灸炷。医者左手按扶患者背部,右手拿着一个治疗“工具”,指向病灶。这个“工具”有可能是切割或清创的针刀,也可能是放置艾炷的工具。很显然,这种治疗情景如同在进行一场无麻醉的外科手术,患者十分痛苦,医生和助手也很无奈。李唐的作品很可能源于真实的生活,反映了当时背灸治疗的惨烈情景,这正是骑竹马灸出现的时代背景。

在麻醉术出现之前,这样的医疗情景并不限于中国,西方的外科手术发展也经历了与中医非常相似的过程,捆绑患者进行手术并不罕见。比利时画家扬·约瑟夫·霍尔曼斯(Jan Josef Horemans)于1722年创作的名画《外科医生和助手治疗病人的内幕》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外科手术的痛苦情景(图5)。画中的医生正在为患者切开背部的病灶,有鲜血流出,这很可能是在治疗背部痈疽。画中的患者表情十分痛苦和恐惧,一名助手在固定患者,窥视到惨烈“内幕”的旁观者也表现出同情和惊恐的神态。这幅画显然也是来自现实生活,虽然晚于宋代的《艾灸图》600余年,但所记录的外治方法和患者的反应几乎同出一辙,反映了早期医疗史中外科手法的简单粗暴以及患者的痛苦、医者的无奈。

骑竹马的医学原理的新释

骑竹马可产生的物理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图6),也容易在实践中再现,还可以根据图示推算出一些数据。按照正常人体结构,当人骑在竹竿上时,上体如果保持直立,身体与竹竿的接触部位应该是在二阴之间的会阴区(perineum),竹竿按压的正中位置应该是任脉与督脉交会的会阴穴。据统计,会阴体(perineal body)平均长度为3.9cm,可以推测会阴皮肤与竹竿接触的着重面积大约为6cm2(-3cm×2cm)。中国人平均质量为男子66.2kg、女子57.3kg,据此估算,当人骑跨在竹竿上,双脚离地,因体重可产生的竹竿与坐骨之间对软组织的局部挤压力为男子11kg/cm2、女子9.6kg/cm2,即骑竹马对会阴区局部组织产生的压力大约相当于人体动脉舒张压的100倍。

会阴区皮肤及皮下组织较薄,与坐骨间距离较近,骑跨在坚硬的竹竿上会造成对会阴区软组织的直接挤压。这个区域有会阴神经及分枝的分布,还有阴会内动脉及静脉的循环。男女在解剖结构上虽有很大差别,但会阴部软组织的厚度和神经及血管的密度差别不大。另外,会阴区属于人体被肢体保护的区域,通常不承受外界的压力或物理刺激,为人体超常的敏感区域。

会阴区组织切片显示见图7,这个区域神经纤维密度高,小血管丰富,肥大细胞密度高。会阴区属于肥大细胞特聚区(MESS),肥大细胞密度是躯干区域的3倍以上,皮肤神经末梢与微血管也明显高于躯干。图中代表性组织学照片均取自正常人皮肤,男女差别不显著。这些组织结构特征都支持会阴区域及会阴穴是人体表面的高度敏感区域,也符合针灸适宜区域的组织学特征。

综合分析表明,骑竹马的医疗效果可能是多方面的,有三项相对特异的作用:

(1)对患者的体位设置(positioning)和固定(immobilization)作用。跨骑竹竿是一种用物理方法设置治疗体位而“止动”的辅助方法。在旁人的搀扶下,患者骑在竹竿上可以保持直立体位和相对稳定,防止患者在术中身体移动,而保证背灸术能顺利进行。这种体位同时将患者设置于一种“应急状态”,可引发一系列机体反应。

(2)应急反应及按压会阴的减痛(hypoalgesia)作用。应急状态及挤压局部组织产生的痛麻感觉可能会降低患者对剧烈疼痛的敏感性,提高痛阈,起到“以痛治痛”的作用。正常痛觉阈值参考值范围:男性为1.19-4.63kg/cm2,女性为0.37-3.63kg/cm2,而骑竹竿对会阴区域产生的压力大于平均痛阈3倍以上。另外,会阴区神经和血管丰富,肥大细胞密度高,是人体痛觉的高度敏感区。可以推测,竹竿对会阴挤压的刺激能降低疾病造成的疼痛,还可以减少灸法或外治切割导致的疼痛。借助体重,隔衣按压会阴穴的方法,应该是一个巧妙而隐晦的穴位刺激方法。

(3)消痈解毒的作用(anti-inflammation)。会阴穴位于任脉和督脉交会之处,治疗作用十分广泛。最近研究发现,会阴部位的皮肤组织结构同常用的微针区域(头、耳、手、足等)相似,是肥大细胞特聚区,按压会阴区可能有广泛的全身免疫调节作用,有益于痈疽的愈合。

根据以上证据和分析,特定义“骑竹马按压穴”如下:

【骑竹马按压穴】

位置:会阴穴及会阴区。

解剖:前后阴之间,皮肤及坐骨之间的软组织,包括会阴神经、会阴内动脉和静脉、肥大细胞、神经末梢和微血管及骨膜等。

方法:让患者骑跨在竹竿上,由二人抬起,或将竹竿搭在桌子上,由二人扶住患者,保持双脚离地,肢体与地面垂直。由医者在背部选“骑竹马穴”施灸,或对疾灶直接实施灸灼、放血、排脓等外治。

刺激量:9.6-11kg/cm2。

时间:20-30min。

作用:体位置定、固定、减痛、消痈(消炎)。

机制:挤压竹竿与坐骨间的神经、血管、肥大细胞及软组织,产生疼痛、麻木、发凉等感觉,以达到减痛作用;使患者保持躯体和脊柱直立以便选穴和施灸;让患者处于应急反应状态及分散对治疗产生疼痛的注意;对血管的持续按压,还可能造成减压后血流突然增加,促进血液循环。

适应证:治疗背部及其他部位痈疽,是背灸术中患者的体位设置和固定及镇痛的辅助疗法。

讨论及结论

中国宋代出现的骑竹马很可能是一种源于儿童游戏的外科辅助疗法,甚至有可能是在儿童恶作剧中意外发现的医疗应用。在缺乏麻醉医学和抗生素的古代,此法对灸疗痈疽病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应从当时的医疗条件和疾病谱的角度揭示其背后的医学意义。由于现代医学的进步和疾病谱的变化,骑竹马方法在外科手术中的临床价值已经不复存在,“失传”属于正常的医学发展。但对于“骑竹马按压穴”(会阴穴及区域)的临床应用,仍然有深入研究和探索的价值。

中医用艾灸直接烧灼皮肤及“九针”等外治方法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汉代马王堆医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以艾灸癫者中颠,令烂而已”,即用艾灸的方法使皮肤溃烂。背部是痈疽最常见的区域,病理上相当于现代医学诊断的毛囊炎、表皮囊肿、破裂和感染囊肿、疖肿、蜂窝织炎、组织坏死症及肿瘤等疾病,通常由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而加重。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此病可能造成系统感染和休克,甚至致命。外科处置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包括切除、切开、排脓、引流等常用的治疗手段。古代中医使用的直接灸灼病灶的疗法,类似于现在的外科治疗。

现代外科手术对患者的准备有三个要素:设定体位、固定、麻醉和镇痛。手术时常需要对患者进行四肢或头的固定(包括捆绑)及气管插管等措施。尤其在动物的手术中,身体固定更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骑竹马通过让患者骑跨在竹竿上,双脚离地,不能随意改变体位,起到了对患者体位“固定”和设立一种“应急状态”的效果;同时,骑在竹竿上可以保持一个稳定的肢体直立的体位,适合背部治疗。所以说,骑竹马是一种特殊的手术体位设置和固定方法,应该有其合理的医学理由。

骑跨对人体会阴部位的影响在医学领域已经有了很深入的观察和研究,可供解释骑竹马的机制参考。一个是意外骑跨损伤(straddle injury),通常因骑跨异物造会阴部或外阴器官损伤,主要表现为疼痛、瘀血、肿胀、出血、麻木等,常见于儿童。另外一个是骑自行车引起的“骑车人综合征”(cyclist’s syndrome),主要表现为会阴部慢性疼痛和麻木,原因是压迫会阴神经和会阴内动脉所致。这些证据表明,会阴区是人体十分敏感的部分,像骑竹马这样的机械压性迫造成的最常见症状是疼痛和麻木,而正是患者的这种感觉和所处的应急状态可能减轻术中的疼痛而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会阴穴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人体肛门和生殖器的中间凹陷处,也是人体最隐蔽之处。尽管由于临床上的不便,会阴穴实际应用很少,但会阴穴的回阳救逆等作用早有记载,中医师的经验和近年来的临床研究都发现针刺会阴穴有很好的止痛效果。骑竹马的减痛原理同针刺麻醉(针麻)的实践和机理非常相似,1973年北京医学院基础部针麻原理研究组的报告表明,针刺人体的一些敏感穴位可以显著提高全身皮肤的痛阈,这个机制可能是针麻的基础。针麻通常需要用电针或手法刺激穴位出现麻木状态,用患者可以忍耐的疼痛刺激(或者“得气”状态),降低全身的痛阈,以适合手术。1976年美国医学专家针麻考察团的评估认为,针刺在针麻手术中实际上是起到了减痛(hypoalgesia)作用。因此,骑竹马辅助手术应该是古代中医的重要发明,在麻醉医学出现之前,流传了数百年,解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通过按压等物理方法刺激人体局部区域达到“麻醉止痛”的疗法在中医的临床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骨伤科的一些穴位按摩和按压止痛手法,清代《神灸经论》曾经记载了用局部穴位艾灸治疗牙痛的方法。而最典型的是20世纪70-90年代广泛流行的“指压拔牙术”,在中国医院的口腔科有过广泛的应用。相关机制研究表明,指压拔牙的镇痛机制同针刺麻醉的原理有很多相似之处。而最近研究表明,口腔及面部不但感觉神经分布密度高,还是人体肥大细胞特聚区,适宜针刺治疗,这些按压止痛的方法同骑竹马的原理有很多相似之处。

此外,关于骑竹马的作用原理在历代文献中少有提及有可能是一种特殊的“避讳”。由于伦理和文化等社会因素,会阴穴的临床应用和描述在古籍中十分有限。古代骑竹马灸图示及大部分针灸图都是男性,女性图示罕见,图中会阴部位也多用衣着掩盖。在惜字如金的古籍中,能把一个治疗图传承几百年必定有其原因,很可能是因为不便文字解释,作者选用了图示的方式隐晦地告诉读者,如何用抬竹竿的方式按压会阴穴位。同样,西方关于女巫骑扫帚的传说流传了几百年,也并没有明确的解释。近代学者研究发现当年记录中有坐药于“下面”(nether)和“多毛之处”(hairy places)等隐晦的记载,才揭开了骑扫帚可能与会阴局部外用草药有关这个谜团。

总之,骑竹马灸治疗痈疽是中国宋代医家的重要发明,曾经广泛使用。可能是因为避讳等原因,古代文献中对骑竹竿原由的解释较少,以致其医学原理长期不明,甚至充满神秘感。推测古人在儿童骑竹马的游戏中发现,骑跨竹竿有固定体位和引起局部轻度痛麻等作用,可以减少其他严重疼痛症状或分散注意力,因此把这个方法作为外科辅助措施应用到背灸治疗痈疽的实践中,将患者扛在竹竿上施术可以固定治疗体位和设置应急状态以保证背灸能够顺利进行。因骑竹马对会阴区的局部压力超过正常痛阈压力的3倍以上,推测可能通过挤压会阴区的神经、血管及肥大细胞等组织,产生麻木而降低病灶和治疗造成的疼痛,同时增加局部及全身的免疫和应急反应。作者认为骑竹马实际上是一种巧妙固定体位的方式,设置应急状态,隐晦地按压会阴穴,通过减痛而辅助外科手术的疗法,或可视为“穴位刺激麻醉”辅助手术的雏形。骑竹马灸疗法与同时期东西方流行的原始粗暴的外科手术方法相比,更具人性化,因其实用性而使用了数百年。尽管现代麻醉医学技术已经取代了这一古老的疗法,但对“骑竹马按压穴”的应用和机制的深入研究仍然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致谢:感谢朱兵、黄龙祥、张树剑及纪军等学者阅读本文初稿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本文首刊于《中医药文化》2023年第2期,原题为《骑竹马灸的医学原理新释》,作者李永明(美国中医药针灸学会)。澎湃新闻经授权发布,原文注释从略,现标题为编者所拟。】

    责任编辑:钟源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