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群90后尝试用公共艺术疗愈地震灾区民众内心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2018-07-23 16:10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截至2014年8月8日,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其中鲁甸县526人。

“90后”女孩水一在网上看到了这条新闻。当时在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雕塑系读书的她,突然涌起念头想为当地人做点什么。

本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2014年12月,水一和芝加哥艺术学院摄影系的朋友Wenli以及另一位学习建筑的朋友Bin一起回到中国,亲赴鲁甸县受灾最严重的龙头山,想为当地建一座公共艺术雕塑。

这件最初在他们心中困难重重的事情,经历了一系列曲折之后,最终顺利做成了,在这个过程之中,三位“90后”内心也成长了许多。

“最感动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善良的人。”Wenli说,开始他们是抱着“帮助别人”的心态而去,最终三个人却收获了自我内心的疗愈和成长。

7月21日,水一和Wenli在上海汉源汇参加“地球使者九零后系列”活动,与大家分享筹划这次震后灾区公共艺术的经历。

雕塑设计参考了龙头山的地貌,在裂隙中种上当地植物,体现新生的含义。

为地震灾民建一座公共雕塑

近些年来,人们公益意识渐强。汶川地震等几次大规模的自然灾害中,志愿者很快就涌入灾区,民众、企业也总是第一时间捐款捐物。除了物质上的援助,受灾地区灾后的精神重建也开始受到重视。很多人失去亲人和家园,几年过去,新的房子已经建好,崩塌的内心却难以恢复。

水一和Wenli是艺术生,第一个念头就是“想通过艺术为当地人做些什么”。他们三人在震后4个月倒了几趟交通工具,来到了鲁甸县龙头山。

他们在当地不认识任何人,凭着一腔孤勇挨家挨户敲门问到镇政府所在地。当时灾后不到半年,镇政府还在一个临时地址办公。

“我们就敲门进去,说我们是美国回来的学生,想为当地建一个公共艺术。” 水一说,三个人这样没头没脑地闯进镇政府办公室,已经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但是却受到了很认真的对待。

灾后鲁甸接受了国内外的很多援助,在他们三人到来前不久,刚有几个香港人来到鲁甸,为当地建造了一座观景台。镇长对公共艺术的心态很开放,听了他们的想法并未拒绝,而是让他们“拿个设计图来看看”。

当晚,水一和Bin怀着激动的心情连夜做图。虽然来到鲁甸不久,他们已经听到很多灾区的故事,比如一个8岁的小女孩在地震之后就再也不说话了。地震已经过去4个月,当地人还远未从中真正走出来。

“我想做一个比较治愈的公共艺术。”当地主要经济作物是花椒,以农业为主。水一他们是艺术专业的学生,但却不想做一个当地人无法理解的艺术出来,“这个公共艺术雕塑,我希望做得谦卑一点,不能和当地毫无交流。”

在这样的想法下,他们做出了自己的设计。龙头山由于地质结构,山貌呈现一层一层叠垒的状态,水一和Bin设计了类似的层层叠叠的山体雕塑,山体断裂成三块,体现了地震的含义,在他们设想中,裂缝中将有真实的震后残垣断壁材料,再填以泥土,种上当地的植物种子。当春天植物生长出来,就能弥合裂缝,体现新生的含义。

考虑到当代艺术在这个小镇里很难被大家理解,水一在设计之初,就坚持在雕塑中加入植物的元素,因为这不仅象征生命,更重要的是,“不需要有艺术素养,每个人看到植物都会挺开心的。”

建成的雕塑

一次尝试,遇到很多善良的人

当地镇政府迅速接受了这个设计,这让三人倍受鼓舞。他们计划建成这一雕塑捐赠给当地,同时拍一部相关的纪录片。

Wenli为整个计划做了预算,需要3-4万美元。当时他们只知道美国的主流众筹网站Kickstarter,于是做了一个视频,三位发起的小伙伴都出境,讲了做这个公共艺术雕塑的初衷和他们的设计,发在Kickstarter上发起众筹,同时还设立了“青山依旧/Living Ruins”的Facebook公共页面,并在Facebook上推送众筹广告。

也许是视频做得不够精致,也许是大洋彼岸的美国人对发生在中国的一场不大的地震缺乏关注,最终“青山依旧/Living Ruins”的众筹没有成功。尽管如此,关注到这次众筹的人还是给了三人很大的鼓舞,他们留言以及发私信,表达对这个项目和鲁甸地震的关注。

最终全款支持了这个项目的Blimegger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一直关注Kickstarter上的众筹项目,也支持了“青山依旧”,当看到众筹失败之后,他给三个中国年轻人发了站内信,表示很遗憾这个项目没有筹够钱,但希望他们不要放弃。

三人怀着忐忑的心情和Blimegger先生沟通,问他是否还愿意资助这个项目。“没想到他对我们非常信任,给了我们全部资助。”Wenli说,在Blimegger先生的帮助下,2015年,雕塑得以正式开工建设。

当地政府为学生们介绍了施工团队,在龙头山镇必经公路旁边的一座山上建造这个雕塑,这个位置可以看到整个小镇,香港人援建的观景平台就在旁边。资金不够,包工头曹师傅还帮忙垫付了一部分。

尽管建设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成品和三人设想有所差距,这一雕塑最终成功建成。竣工当日,他们叫了很多当地村民和小朋友们一起,捡了当地残垣断壁放到裂隙里面,大家还一起种了草。Wenli为一切拍了纪录片。这件最初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竟然做成了。

2016年,重返龙头山镇的水一和Wenli发现,雕塑旁被立了一块碑,上面写着“南无阿弥佗佛”。

公共艺术的意义不在于它建成的时刻

雕塑建成了,但它是否能真正对当地村民起到疗愈的作用?它是会被遗忘,还是会产生和设计者设想不同的作用?震后几年,龙头山镇的居民是否能慢慢走出当初的创伤?带着这些疑问,2016年,几个年轻人重返龙头山镇。

村支书带着他们去看建好的雕塑,让水一和Wenli惊讶的是,村民在雕塑旁边立了一个碑,上面写着“南无阿弥陀佛”。

村支书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建了这个碑,还时不时来拜一拜。”

最初荒谬和好笑的情绪一闪而逝,浓浓的感动淹没了水一和Wenli,“没想到过了半年我们回来,看到他们真的会来这里祭奠。他们赋予了这个建筑新的含义,这是我们设计之初没想到的。”

“公共艺术的意义不在于它建成的时刻,而是长期以来,它会给当地带来什么。” Wenli说。在雕塑建成之初,当地建筑团队无法实现他们想要的设计感,做出来的建筑与设计图大异其趣,几个人也有微微的失落,但重回鲁甸,看到这个雕塑没有被遗忘,而是真正在小镇居民的生活中发挥了作用,他们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

“一场灾害让我们看到很多善良的人。受到灾害影响的人,比我们乐观得多。” Wenli记得,第一次去鲁甸,当地还沉浸在悲伤之中,有个老爷爷失去了所有家人。但他们之后再去,发现所有村民都成了老爷爷的亲人,都在关心他。第一次老人住在一个帐篷里,第二次他们再去当地,发现虽然大部分援建房屋还没建好,镇里却先把老人安排住进了已经建好的房子里面。他们对居民们做了采访,面对镜头,大部分人都笑着说,“希望以后一家人能好好在一起。”

“开始去是抱着我想去帮别人的心态,说实话有点高傲,我觉得我能够共情。之后又很悲观,觉得阻力会很大做不成。但去了现场和我想的一点都不一样,一切顺水推舟就成了。”回忆三年前他们做的这件事,Wenli觉得,他们不仅是努力去尝试疗愈当地居民,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自己也受到了疗愈,“对我来说,最大的疗愈就是我看到了很多善良。”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