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魁阁”青年学者:“面向数字社会”与“非虚构写作”

整理/ 孟闪、马俊红、邵滢候、殷陈茹
2023-04-27 10:55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首届“魁阁”青年学者论坛:“面向数字社会:中国青年社会学者的回应”

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中期,费孝通等老一辈社会学家,以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及“魁阁”为基地,在战时的云南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活动。在这些实地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一系列学术著作,如今均已成为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经典文献,影响深远。“魁阁”的学者们在“魁阁”中工作时都尚处青年,较为年长的费孝通才30多岁,田汝康、张之毅、李有义、谷苞等都是二十几岁的青年。八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已经迈入数字社会,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数字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当代的中国青年社会学者会有何种回应?为赓续魁阁精神,回应当代社会的数字变革。

首届“魁阁”青年学者论坛于2023年4月22日、23日在昆明云安会都酒店召开了为期两天的会议。第一日的会议主题为“面向数字社会:中国青年社会学者的回应”;第二日的会议主题为“非虚构写作的社会学与人类学意涵”。本次论坛由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主办;云南大学社会学系、《魁阁学刊》编辑部承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群学出版分社协办;中国社会学学会提供学术指导;社会学之思、社会学吧、人类学之滇提供媒体技术支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武汉大学、深圳大学、《贵州社会科学》编辑部、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等1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60余位学者、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会议。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本次论坛共收到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共计100多篇,历经初选、复审、而后邀请国内几位著名的社会学学者,包括张翼研究员、刘世定教授在内7、8位社会学界的大咖,进行了最后的终审,产生11篇入选论文。论坛根据时间安排,设置为五个部分,由开幕式和四个单元构成。每一部分分别设1~2位主持人,报告文章由作者进行引谈,引谈结束后由1位老师评议,然后进入问答环节。与谈人就论文及发言给出建设性意见,引谈人可在与谈人发言结束后做回应讨论,在场所有人都可参与讨论提问。此种讨论形式意在让每一位学者都成为主角,有针对性地讨论论文优缺点,相互启发,以促改进。

云南大学副校长廖炼忠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政法学部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培林

论坛开幕式由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特聘教授谢寿光教授主持,云南大学副校长廖炼忠进行校领导致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政法学部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培林研究员进行嘉宾致辞。随后,谢寿光教授宣布首届魁阁青年学者论坛暨社会学人类学写作工作坊正式开幕,论坛进入议题发言与讨论环节。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议题由云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周大鸣老师主持,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陈雯、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硕士研究生陈昱、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副教授陈曦进行论文汇报,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王天夫教授,全国人大社会学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研究员,和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兴骥与谈。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生陈雯和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张小星合作的研究以《元宇宙视域下的宗教体验研究》为题。探讨元宇宙对宗教经验的影响,并着重考察元宇宙语境下神迹见证、技术崇拜、神秘体验三个方面的超验性宗教情感。与此同时,元宇宙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宗教体验背后,蕴含着巨大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监管方面的挑战。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硕士生陈昱和副教授方芗合作的研究以《青年网络直播消费:一个科技、消费与社会交织的分析视角》为题。讨论网络直播带货这种新技术和新业态下青年人的新型消费模式,通过研究发现,网络直播购物同时满足了青年人消费和社会互动的需求,人与物、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交流嵌入购物过程中。直播技术和销售策略的使用大量地催生了青年人的购物需求。直播间作为媒介把超真实的符号价值附着在商品上,通过互动式消费模式传递给消费者,最终导致青年人冲动消费。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副教授陈曦和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合作研究以《前沿者的后知觉:网络时代青年基层劳动者的成长困境》为题,聚焦青年基层劳动者,运用“春江水暖鸭先知”来说明当前智能化发展与劳动力转型升级的节奏存在失调,具有危及青年基层劳动者生存的潜在风险。

三位引谈人汇报结束之后,三位与谈老师对文章进行了评议。针对陈雯同学的文章,王天夫老师指出:随着科技进步,神秘体验可以通过科技再现时,宗教体验的未来又会有怎样的景观?建议作者可以把讨论往科技与信仰关系等更宏大的方向推进。张翼老师则建议陈昱同学可以梳理鲍德里亚的理论后,发展当前符号霸权能够获得新一代的增长点,进而和鲍德里亚产生一个对话。王兴骥老师则认为,陈曦老师的文章就研究对象的选择方面,以快递员、销售员、菜市场人员来分析青年底层劳动者的求职困境,相对来说这个结论有点匆忙。因为在现实中,例如各类大数据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并非像我们理解中的那么全面且深刻。使用智能代替劳动力的结论是否与现存的现象相悖,仍然存在着讨论的空间。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议题由《贵州社会科学》编辑部副主任李桃老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王誉梓硕士研究生和南京大学王海亮博士研究生进行论文汇报,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游天龙老师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周飞舟老师与谈。

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游天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王誉梓和吉首大学商学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邓雅梦的合作研究以《空间叙事与网络圈层化:Z世代“剧本杀”社群景观及其建构逻辑》为题,主要关注Z世代为主体的社群娱乐“剧本杀”,引入德波的景观理论视角提出了“社群景观”概念。通过对Z世代“剧本杀”的深入分析,从兴趣化社交、数字化社交、阶层化社交三个核心层面勾勒出社交全景。分析世代在“剧本杀”游戏中展现的心理、行为以及亚文化社交现象,能够为当下把握Z世代的价值和行为取向提供一定的参考。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王海亮的研究以《看见动物:数字社会中动物与人类的共生——以对大清河盐场鸟类救助站鸟人的民族志考察为参照》为题,对大清河盐场鸟类救助站鸟人的民族志考察为参照,阐述了从传统动物观测(实地考察观测、鸟类环志、纸质照片墙)到数字化动物观测(监控实录、GPS跟踪、野生动物接收凭据)的技术变革,这种技术变革中改变动物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从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数字技术形塑着人对动物的社会态度,使人通过“看见”动物,学会与之共情、共存。

两位引谈人汇报结束之后,二位与谈老师对文章进行了评议。游老师认为,王誉梓同学的文章没有指出剧本杀相较于其他文娱活动的特色之处,其挖掘深度不够,没有凸显出剧本杀的独特性,同时对社会结构的分析不够深入,还有提升的空间。而周飞舟老师指出,王海亮同学的文章主要意义在于让我们了解到了动物社会学,然而这篇文章又和西方的动物权利(animal rights)研究又有很大的差异,其所关注的人与鸟的共情、共存问题,立足点是看见,与西方动物社会学研究的思维有很大差异,总体认为这个议题很有意思。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议题由中国社会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童根兴主持,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曹栩豪、中山大学本科生戴楚娴、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讲师周璇、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徐冠群和深圳大学博士研究生刘懿璇进行论文汇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刘世定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李春玲教授和云南大学社会学系讲师耿达与谈。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曹栩豪、陈丽、夏璐、席德璐的合作研究以《回到高效:数字时代的“科层制”——外卖骑手组织研究》为题,通过科层制组织为切入点,在外卖骑手组织中,原本由组织面对的不确定性难题被置于个体面前,数字技术“刚性”与生产现场不确定性的紧张关系成为个体理性的原动力。透过“刚柔”相容的支配体系,数字系统的理性渗入个体层面,这使得骑手具备了降低生产现场不确定性的能力。同样,通过支配体系,个体理性也被整合进了系统理性中,这让置身于数字时代高度不确定性环境中的外卖骑手组织具有了科层制的特点。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本科生戴楚娴、宋培林、陈世丽、陈佳莹的合作研究以《基于公地的同侪生产:字幕组合作性生产的动力及其机制》为题,在文化全球化、互联网勃兴的数字社会语境下,通过对字幕组这一合作性生产行为的动力、机制、维系和影响等进行了较为立体化的研究。基于公地的同侪生产与字幕组公地开放性和流动性特征相结合,共同造就了公地资源的良性生产循环。创新性地采用基于公地的同侪生产这一理论视角,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为建立良性发展、共建共享的网络空间与数字社会提供了有益借鉴。

湖北经济学院周璇老师以《吃播:对一种自我损害式劳动的初探与析解——以三位女性吃播的发展历程为例》为题通过对暴食吃播长达六年的网络民族志观察,深描吃播的整个数字劳动历程,展现吃播“自我损害”式身体实践背后的社会状况和行动逻辑。反映出特定社群通过诉诸“本真性”来掩饰自体伤害和社会争议的倾向,从而完成对自我损害在心理上的驯服。这类刻意制造出的自伤、自嘲、自损式劳动实践暗示了处于劣势群体的一种“微抵抗”行动策略,折射出现代人在身体控制、视觉化导向和独异性文化潮流之下的挣扎与适应。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徐冠群的文章以《媒介·社会·文化勾连视域下乡村儿童的数字成长路径——基于山东潍坊Z村的实践考察》为题,以媒介·社会·文化勾连为分析框架,采用田野调查方法,基于一个村庄中的数字媒介实践展现新媒介技术与乡村儿童日常生活的有机勾连,探讨数字媒介在乡村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透过Z村儿童的数字化生活与成长路径,可以了解信息传播技术与中国乡村相互嵌入的某些表征与影响,从而为理解中国乡村整体的数字化变迁与乡村儿童的数字化生存提供注脚。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刘懿璇与硕士研究生朱家瑜的合作研究以《展演狂欢与乡村想象:传受视角下土味视频的生产与消费研究》为题,通过网络民族志的方法对抖音、快手两个平台的相关土味视频账号进行研究,并对土味视频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半结构化的深度访谈。研究发现,作为土味视频的传播主体,小镇青年拥有个性、反叛与自嘲的群体性特征,同时社交展演、乡土认同与自我建构是他们“土味文化”缔造的意义与动机。关于此问题的探讨对于我们把握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个人价值趋向和群体心态,以及理解媒介化社会生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论文汇报完毕后,三位老师分别对文章进行了评议,曹栩豪同学的文章比较详实地揭示了外卖配送的组织特征和效率特征,分析网约配送组织内部的权力关系,并试图和科层制结合起来讨论,对组织研究的推进做出了努力,有进一步发掘的潜力。但是对于问题的提出还缺乏坚实的根据,根源在于对文献的掌握有遗漏,比如对交易成本经济学有关层级与市场的替代分析全然没有涉及,希望其予以关注。

戴楚娴同学的文章基于数字技术的文化公共品的出现是一个值得研究、具有某些新特征的现象。其论文中一些基本假定有必要清晰化,对于一些概念的使用,如果在文章中另有内涵那就需要界定清楚,一个是字幕组生产的产品,其如果具有“公地”特征,也要在消费者与这些物品的关系中确定;另一个是在字幕组组织中。如果作者认为这两个环节有重要关联,都要用“公地”概念来联结,那就要对此做出更有分量的阐述。

周旋老师的文章首先,深化和聚焦核心论点。诸多理论概念(如工具化身体、本真性、亚文化、自我建构、独异性文化、异化等)需整合为严谨的逻辑链条,以论证该文的核心论点,即暴食吃播作为一种数字劳动形式是劣势群体的一种“微抵抗”行动策略。其次,梳理理论文献引用,充实访谈和观察资料的论证。需没有突出作者的研究发现和理论创新。最后,作为集刊论文,该文的字数可能需要删减。

徐冠群同学的文章需要提炼该文的核心论点,并使文献讨论、个案资料分析及其结论更紧密地围绕核心论点展开论证,使分析思路更加严谨,更加突出主要结论。在论文的不同部分强调了不同论点,案例分析的三个部分各有论点,而不同部分的不同论点没有整合为一个严谨的论证思路(论证核心观点),总体感觉论文结构有一些松散,思路不够严谨,重点不突出。明确陈述论文题目中的“媒介·社会·文化勾连”,保持文章的整体一致性。最后,作为期刊论文,该文的字数可能需要删减。

耿达老师认为,刘懿璇同学的文章最大的不足在于,没有深入地分析平台的角色。虽然偶尔提到了一下大量低俗账号被封禁,但平台是这个生产机制的关键甚至是最关键的一环;是平台将土味视频从亿万视频中识别出来,给予一定的流量上的奖励机制,引导更多人生产土味视频;是平台观察到土味视频的受众广、沉迷性强、传播力强而更加精准的给类似用户画像的群体投放。这个供需的关系是平台帮忙对接的,通过对大量的生产、消费活动的大数据分析,强化了这一交易闭环,利用了双方的趋利性乃至心理弱点,方成就了土味视频的铺天盖地。文章分析的各种原因机制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在平台经济上脱离平台谈现象,多少有些舍本逐末。

最后,五位作者都需要加深对研究问题的把握性,注意逻辑的严谨性,突出研究问题的主要特点,减少对其余问题的表述,搜集的材料需要起到对论述观点佐证的作用。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作为会议结尾,与其他三个单元不同,主要包含“面对数字社会(特别是Chatgpt等),社会学可以做什么?”,以及2023年魁阁学刊的主题发布两块内容。主持人由云南大学社会学系马雪峰副教授担任,其中,第一部分由哈尔滨工程大学社会学讲师王立秋老师做引言,全场师生参与讨论;第二部分由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游天龙、马雪峰介绍《魁阁学刊》2023年两期的内容,并由谢寿光教授作总结发言。

(一)面对数字社会(特别是Chatgpt等),社会学可以做些什么?

哈尔滨工程大学王立秋老师,对数字社会学的研究做了充分的文献梳理,他指出,技术研究在我国社会学领域长期被忽视,并进一步指出,数字社会学需要关注到数字技术对社会关系、社会互动、社会结构的重塑,以及将数字的逻辑贯彻在其中。随后,由各位学者轮流发言讨论。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刘世定老师站在经济社会学的角度指出,面对数字社会,传统社会学面临着方法论的挑战,即传统如“密涅瓦猫头鹰”式的研究很难跟上社会的变化,需要转向未来学的研究,并且要注重模型的建立。其次,他认为,ChatGPT会融入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进一步影响到人的行为模式。最后,他在对ChatGPT进行详细的技术介绍后,指出ChatGPT的发展速度过于迅猛,但GPT的发展需要依赖人类知识作为养料的“喂入”,所以在此基础上可以“喂入”社会伦理学的知识,社会学的任务就体现于此。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周飞舟老师与刘世定老师观点不同,他认为思维与计算的物质基础是模糊的,并且人类的知识会呈现“飞跃式”的变化,而关于这一点也是模糊的,所以他认为,人类对自身的思维逻辑认识都是模糊的,而自己建立的模型(GPT)则不可能超越人类。其次,他引用潘光旦《童子操刀》这篇文章提出,人类总是不断的强化对“它”的控制,但是却难以控制自己,所以某项新的技术使用不当也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系李春玲老师站在社会分层的角度指出,ChatGPT虽说需要不断与人互动以此得到“喂养”,但有学者实验发现,涉及意识形态的问题都是由开发者提前设定好的,“喂养”无法改变GPT的知识体系,因此她认为在未来社会中,掌握技术的人将拥有极大的权力。其次,她引用一个幻想小说,提出在AI革命下,未来的社会中产阶级工作会被淘汰,并进一步的拉开两极分化。

浙江工商大学中外话语研究院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主任张乐天老师以社会学的理性化为引入点,指出GPT对社会学理性化的侵蚀,以及对研究方法的冲击,即理性化越高,越容易被GPT所取代,所以张乐天老师强调社会学学者作为经验材料收集者的重要性,强调田野中,研究者所获得的第一手经验,弱化对理论的套用。其次,他指出,中国文化中的人,缺乏自主性、强调依附性,因此在GPT的影响下,少数技术精英可能会控制大多数人,并且大多数人会变成“数字奴隶”,进一步带来各种精神问题。最后,张乐天老师认为应该加强对人的关注。

(二)2023年魁阁学刊的主题发布

2023年魁阁学刊的主题发布包括两期主题,由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游天龙老师和云南大学社会学系马雪峰老师分别介绍。

游天龙老师的主题延续关于数字社会和ChatGPT的讨论,他提出四个板块,即围绕数字社会的讨论、AI与社会学的讨论、AI技术的应用性文章、关于数字社会理论性文章的翻译。其中,关于AI技术的应用性文章,他要聚焦于实际的操作层面,而非学术性的文章,并以此助力AI对学术生产力的作用,提高学术生产效率。

马雪峰老师的主题基于我国的基本传统与现实,即建构“乡土重建”的知识基础:从魁阁、清华国情普查研究所到乡村社会大调查,以这一期为平台去回顾和展望从魁阁和清华研究所,一直到现在这样一种乡村社会大调查,有关中国乡村社会的研究,特别是方法的回顾和展望。

最后,由谢寿光老师总结,他提出本刊物的要点在于培养和发展一批年轻学者。针对GPT,他认为,虽然GPT在数据、算力、算法上全面超越社会学学者,但是GPT缺乏来自人的鲜活眼光与认识,即人对一手经验材料的感知与认识,这是机器无法取代的方面。

首届“魁阁”社会学人类学写作工作坊:非虚构写作的社会学与人类学意涵

社会学、人类学如今在舆论中似乎越来越热门:田丰对三和大神的研究、严飞对悬浮时代的探讨、上野千鹤子对女性问题的关注……都引起社会热议。而早年凭借浙江村研究而闻名的项飙老师近年来更是出没于各大媒体,就内卷、附近、世界公民、日常生活等各类问题发表看法。有人说,过去出了什么事,媒体都是找经济学家;而现在出了什么事,媒体都是找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学者的共同特点其实是他们会“讲故事”。而这,本应是社会科学的“传统艺能”。讲故事,是将人类和地球上其他物种区分开来的重要特点。为秉承费老等老一辈魁阁学人治学理念的《魁阁学刊》则试图重振乃至复兴社会学、人类学传统,主题为“非虚构写作的社会学与人类学意涵”的首届“魁阁”青年学者论坛第二场于2023年4月23日在昆明云安会都酒店召开。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特聘教授谢寿光

论坛开始由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特聘教授谢寿光教授致辞。他指出,非虚构写作任重而道远而且发展空间巨大。从费孝通、魁阁开始,许多前辈对于非虚构写作的一些已有探索,在社会学界也形成了自己的学术圈子。不管是量化还是质性研究、都希望探索出一种综合的方法和更大的空间。除此之外,期刊、出版社如何用社会学方法渗透到非虚构写作中去等等是我们今天需要探讨的主题。随后,谢寿光教授宣布会议正式开始,论坛进入议题发言与讨论环节。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议题由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院长周晓虹教授,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魁阁学刊》执行主编马雪峰分别主持,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刘柳,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后锋竹沁,南京大学社会学院讲师陆远,东南大学社会学副教授胡洁,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袁美娜进行论文汇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严飞,浙江工商大学中外话语研究院特聘教授张乐天,浙江大学社会学副教授郦菁,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副教授袁长庚,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周海燕与谈。

刘柳老师以《口述史访谈者的自我定位及访谈风格》为题。探讨口述史访谈者的自我定位及访谈风格,基于对25名曾参与过“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及“新中国人物群像口述史”项目的老师和研究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发现:不同的访谈者会为口述史访谈设定不同的目标,即“从被访者处获取信息”或者“与被访者探讨话题”,与之相对应,他们会将自我定位为“信息接收者”或“促进建构者”。同时,不同的自我定位会对访谈者的访谈风格有所影响,并使得这种差异性更加凸显。在具体的访谈实践面前,访谈风格,“说与不说”最终会以实际情况为准,形成一个访谈策略连续谱,即缄默、工具性分享、共情性分享和对谈。

锋竹沁老师以《在实践中反思口述史访谈的主体间性》为题。基于对25位社会学口述史研究者的半结构式访谈,从叙述者与自己的对话;叙述者与访谈者的对话以及叙述者与过去、当下社会与文化间的对话;对口述史方法的主体间性三个方面进行反思。强调在访谈中我们应当从尊重受访者询问、倾听、沉默以及不回答权利;感受叙述者所建构故事中集体记忆的力量;挖掘集体记忆所遮蔽的个体记忆;警惕叙述者在回避、否认、沉默或哭泣中展现的集体记忆的力量;关注叙述者在面对困境时试图抗争的主体性等方面解决问题。

陆远老师以《口述历史与社会科学的公共性》为题。以公共史学、公共社会学为例,考察了口述历史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在跨学科研究过程中的公共性作用机制,进而倡导一种具有价值承诺和社会学承诺的“公共社会科学”的生成。关注“遗忘”在现代性生存中的重要作用,把遗忘分为自然性遗忘和建构性遗忘,强调遗忘是加速的后果,也是加速的机制口述历史作为抵抗遗忘的手段和行动。因此,处理遗忘涉及我们对重建公共性操作手段的思考。

胡洁老师以《口述史访谈的社会学语境》为题。以25位参与过“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或“新中国人物群像述史”调研中遇到的问题。对于一般性的访谈而言,访谈技巧的妥善运用可以帮助访谈者获得信息。但是,对于希望获得被访者个人生命历程详细情节的口述史访谈而言,仅仅只是技巧的运用并不足够。因此,口述访谈需要掌握的一些关键因素:建立信任;共情。

袁美娜同学以《国家-社会关系中的主导性政治的变迁:以贵州三线地区“树村”为例》为题。通过建构“生命政治”、“生活政治”、“基建政治”三种政治形式交互运作的分析模型,探讨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不同时期的治理艺术和普通人的策略记忆,呈现三线建设以降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经验。展现现代国家建设过程中三种政治形式的相互交织,以及三种政治形式的共时建构性和历时的突显性。

论文汇报完毕后,五位老师分别对文章进行了评议。刘柳和锋竹沁的文章具有非常强的实际意义。严飞老师指出访谈者是一位促进的建构者,因此会在访谈的过程中不断地跟被访者进行交流和互动。访谈者和被访者之间有没有相似的生活经历在访谈中非常重要,我们在更加贴近日常的非正式性的访谈中,进行比较有效的访谈,在访谈之后需要及时去回忆以及做田野笔记。

张乐天老师强调要从在田野里要让人觉得你就是个和蔼可亲的人;严格提醒自己尊重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修炼自己;让人觉得你对生活充满热情;我们需要把这片土地上的故事记录下来,让后人知道这片土地的人是怎么生活这四个方面对口述史访谈进行补充。并指出锋竹沁的文章没必要从文献回顾开始,文章中主体间性这个概念以及对其描述也可能太过复杂。从叙述者角度来说,叙述者走到访谈者面前需要形象塑造,所以研究实际上是被访谈者的形象塑造,建议改一下题目。同时,口述史访谈的核心是跟被访对象和访谈者的博弈:被访谈者在访谈过程如何塑造自己的形象?访谈者自身如何塑造形象?这两个形象如何展开?以及我们在遇到比较强、实力均衡、以及比较弱的被访对象如何处理?

郦菁老师针对陆远的文章指出,口述史的关注在时代下特别重要,尤其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从结构历史分析视角下,口述史其实是有一定危险性的。首先是对于个体文化特异性尊重。在19世纪末以及二战之后有关口述史的运动主要是中产阶级运动,虽然个体话语权上升是一个好事,但另一方面,这场运动是对于中产阶级倾向,而且都是中产阶级女性,因此底层话语被遮蔽,同时造成众声喧哗。周海燕老师也就“话语当作一种事件”提出自己的感受。严飞老师也提出人工智能信息公开会不会形成信任危机提出了疑问。

袁长庚老师针对胡洁的文章提出,口述史里面形成的叙事什么时候对研究者形成冒犯的时候或许会达到一个新的阶段,虽然很难放入整体架构中去,但这一点是值得研究的。个体回到历史现场在当前处境下作出很艰难的抉择,个体是否一定要相信官方给出的信息?个体在社会科学里面如何把握与他人的关系?除此之外,郭茂灿老师也就用共情来做口述的资料如何去做客观性的评估以及学界接受?如何平衡客观和观的平衡,这样的困惑如何解决?等问题进行提问。胡洁进行相关回应。

周海燕老师称许袁美娜的资料很扎实,基于自己的实践很好。但是使用三种概念可能会有排异反应。建议使用统一的视角。其次从早期的人口迁移,生命都归国家管,所以用生命政治概念讲是很有解释力的,但这样分析又会显得太简化,会忽略一些日常生活化的场景。接着,周海燕老师阐述了自己对于口述历史和大历史之间的关系的理解,首先就是个体经验在社会中的位置,第二是关注叙事的内容在语境中的契合;第三点是个体的情感、行动在社会结构中的互动。所以口述史并不是碎片化的拼图,而是一个重塑整体的过程。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议题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周海燕主持,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副教授严飞,浙江工商大学中外话语研究院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主任张乐天,香港浸会大学地理学2022级博士研究生陈肖旭进行汇报,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谭同学,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魁阁学刊》执行主编马雪峰,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后安孟竹与谈。

严飞老师以《让研究变活:社会学非虚构叙事的场景建构》为题。借鉴新芝加哥学派的场景理论,将场景拓展成三个维度:空间场景、关系场景和情感场景。认为场景既是地理意义上的空间,也是建立社会联结、地方关系的场所;场景既可以给人社会归属感,也可以让人产生共通的情绪。研究者在写作中通过建构不同类型的场景,可以丰富田野的在场感,还原浸入式的情感体验,从而塑造出田野中更为真实具象的人,让整个研究变得鲜活而生动。

张乐天老师以《“悬浮”的时代、“落地”的书写——关于非虚构写作的思考》为题。认为非虚构写作对于理解当下和历史有价值意义,是一种时代的呼唤。在“去遮蔽”的话题中进一步提出了“心灵纯洁化”的命题:一方面,尽最大可能摒弃自己的道德价值观,放弃“贵族式的高傲”;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努力抛弃“面子观”、尊严之类的偏好。非虚构写作还应该聚焦于时间和空间,并借助“历史想象力”让主体融入于被描述的他者之中。

陈肖旭以《浮生:新冠流行下的澜沧江-湄公河航运中国船员》为题。首先介绍了澜沧江-湄公河航运的背景,说明了跨境船员面临的难处,这一部分跨境船员在新冠流行下难以寻找工作、失去收入来源,甚至无法下船上岸。陈晓旭描述了自己的写作动机,是想帮助船员解决困境并期待能在现实层面推动复航。这篇文章截取了很多船员在疫情之下生活工作的具有代表性的片段,为了呈现跨境船员在疫情之下的处境,以及在这种处境之下人们的徘徊、迟疑、挣扎和坚持。通过追溯船员的生命历程,探寻与其生命历程密不可分的澜-湄航运兴衰史以及区域政治经济环境的变迁。

三位引谈人汇报结束之后,三位与谈老师对文章进行了评议。谭同学老师认为严飞老师强调场景,没有这样的场景可能不会发生,如果纯粹用量表会忽略研究者的主体性。描述一个社会经验实际上是在描述研究者和外在的他者,自我和他者的互动之间,产生了新的时间的增量。谭同学老师不认为增加主体的数量可以让数据更立体和准确。去呈现文本的时候,需要更细微把握哪些层次该将心比心,哪些层次需要克制,叙述便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严飞副教授给予回应,他认为将心比心不仅是访谈者和被访者之间,在特定场景下需要保留一些温情和敬意。

基于张乐天老师的汇报,马雪峰老师认为,在我们的文化体系中充满了等级主义和权力关系,研究仿佛变成了上帝,把涉及的人群客体化、对象化,把我们置于等级层次之中,人和人之间很难平等。而非虚构写作有助于消除这一等级关系权力关系,把环境场景人物过程描述出来的方式可以增加对话性,作为学者,把对人物环境场景这样的丰满的描写纳入进来,可以增加研究者和世界的对话性和自我的反思性。紧接着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云南大学特聘教授谢寿光提出看法,在西方,非虚构写作是一门职业。英国历史学家罗杰·克劳利用文学的语言写作了地中海三部曲。在当代,对文化消费、知识消费有巨大的需要,尤其是中产阶级群体更有巨大的消费需求。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可以靠社会提供的环境和场景,我们可以在做学问的同时,把文章和书本写得引人入胜。

陈肖旭的文章写作具有一个很特定的背景,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后安孟竹指出,疫情下面的船员是一个很有张力的题目,流动的水域变成一种监牢,这种海上的天然的张力形成了一种遮蔽,如果写在陆地上的人还会有这样的张力吗?人和船之间,人物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影响船员的生活仅仅是防疫,还是过往的生活早就与此交织。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议题由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魁阁学刊》执行主编游天龙主持,互联网非虚构写作频道主编、文创部门总监、版权经纪业务部负责人沈燕妮,芝加哥大学比较人类发展学系博士研究生林子皓,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后安孟竹,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郦菁,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副教授严飞进行发言汇报,全体与会学者进行圆桌讨论。

沈燕妮老师以《非虚构写作平台的兴起与发展》为题。

安孟竹和林子皓以《结绳志的质地、方法和议程》为题。“结绳志”命名的灵感来自结绳记事这一意象,指的是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和传播信息。作为一个平台,结绳志在记录空间的同时创造新的空间,把不同的人结合在一起。Corona读书会作为一个以联结为核心方法的重要栏目,它既是结绳志成立的前史,也始终贯穿在结绳志网络的每个节点上。在结绳志的工作中,翻译介绍来自其他语言与文化的人类学实践非常重要,翻译试图撕开单边性翻译体系中的一些裂缝,创造更多元的人类学公共对话。

在《知识生产你还需要知道这些》的讨论部分,严飞老师提出了他的观点。第一点,知识越来越同质化,缺少一种异制性的联结。第二点,知识的资本化。知识售卖真正获利的可能是背后的资方或者平台。异质性的链接需要跨学科的对话。严飞老师提到个人的播客,这是一种在个人特定的领域里分享自己的东西,成为自己领域的所有者的有效方式。他希望能有向外的联结,打破自己原有的圈层。

郦菁老师带来了《付费知识的诞生:空间形成、生产分工与话语技术》的分享。知识付费虽然市值不高,但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知识的认知。知识生产作为一系列连续或不连续的场域和空间,特定知识形式的空间形态,取决于不同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消长。在平台主导的情况下,新的知识生产被分解,碎片化,传统的内容生产者丧失了控制权。郦菁老师分享了叙事营造“剧场感”、“知识颗粒度”和“叙述势能”这些话语策略,保证了稳定的产品的规格。

论文汇报完毕后,开始了圆桌讨论。马雪峰老师指出当我们进入现代,知识生产越来越重要。知识生产作为一种工具,容易被商业化,被权力垄断。口述史作为对知识生产一元性的反抗,增加了知识生产的多元性和公共性。在发达的社会中,知识生产的危机容易得到独立稳定共同体的平衡。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本科生梁兆哲提出问题如何在写作中提出一个完整的叙事,游天龙老师认为在访谈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碎片化的信息,或者与思维框架不吻合的地方,这些张力引申出了新的问题意识,再去发现新的现象。任何写作都是面向读者的,最后还是要形成一个叙事的逻辑。梁兆哲又提出“如何验证自己的文章是否能反映出调研地方的真实性”问题。

谭同学老师认为不容易同时兼顾。司马迁《史记》也是一种非虚构写作,是带有开放性的。“人间”的开放性和宝贵性所在就是在与不同年龄段的人读感觉不同。

张乐天老师认为给学生确定一个大致的题目,并把田野资料写成故事,有了详细的故事以后,再提炼成田野资料。

谢寿光老师提出需要教导学生如何写作,人类的写作是有别于动物最核心的标准,从事学术的人首先要学会讲故事。

郭茂灿老师提到,在研究中我们始终要把社会环境下历史和个人的结合,把故事讲全了才有总体性,理论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在讲自己的故事之后还要能从中获得东西。

最后,由谢寿光老师进行会议总结。他指出,感谢魁阁,与我作为一个出版人和研究者的身份高度契合,我们和年轻人一起互相学习,形成师生共同体。做好一件事不难,持续做好一件事才是有价值的。知识的生产在人类今天这个时代到了一个最大的窗口期,商业和学术本身中间都有巨大的合作空间,让我们共同推动数字化场景下的自身的事业。

    责任编辑:龚思量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