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展评︱深圳性,深圳模式的都市主义启示

方小诗
2018-07-31 11:17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2018年6月29日至8月15日,一场关于深圳的展览《深圳-ness:空间衍异》(SHENZHEN-ness: Space in Mutation)在德国柏林Aedes当代建筑论坛举行。在国际视野下聚焦了深圳,呈现深圳城市空间的生产逻辑演绎出的“深圳性”,以及些独特“深圳性”背后所预示的可能的空间未来和生活方式。

中国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多不同的地方性范式,独一无二的深圳模式无疑取得了最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增长。深圳从1980年建立特区,仅仅38年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渔村”一跃成为拥有两千万人口,中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之一,深圳模式无疑代表了中国最成功的现代化实践,为其他城市发展提供了蓝图,更为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研究样本。

《深圳-ness:空间衍异》展览由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创建人、主持建筑师刘珩担任策展人。刘珩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2004 年在广州南沙和香港创立了南沙原创建筑工作室, 2009 年底又在深圳开设了工作室。美国留学归来后,平日工作在深圳,又在香港中文大学教书、居住,不断游走在珠三角各城市,对珠三角区域的急速城市化感触极深,并一直参与着与之相关的建造实践。

展览通过五个案例和想象中的五个场景尝试呈现深圳城市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为其背后的“深圳性”进行画像,从而也将话题延展到对全球城市具有普遍意义的“当下”与“未来”。

其中展览序言部分的五个案例(参展团队:中规院深圳分院城Plus + 言文设计)展示了五个深圳独特的空间原型:深港口岸、华强北、高新区、下沙和大芬村,切片般展示了深圳城市的经济模式和生产逻辑,以及生产关系和产品不断变化造成的城市空间衍化。

五个案例

深港口岸

深港口岸是深圳诞生的契机,呈现的是政治政策、基础设施等自上而下决策机制对城市空间产生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曾经封闭的中国以深圳一系列口岸链接香港、进而链接外部世界。深圳自1978年起先后建立了六个口岸,2017年旅客过境数量达到2.41亿,每天过境旅客约有6百万。深港两地差异产生的流动性是驱动发展的引擎,口岸作为人员、商品和信息的窗口,塑造着深圳,改变着香港,也影响了中国。深圳在三十八年间人口由94000增长至今天的两千万,成为一座迅速建设而成,高接纳度的巨型到达城市和移民城市,密度、交互和多元是城市的基因。

刘晓都+UPRD都市实践研究部+位形空间的参展作品《DenCity[VR]–深圳城市的聚变能》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让观众走进一座覆盖约24万平方米,高度约450米的高密度巨构,体验不同人物角色在其中的居住感受。本文图片均为 Erik-Jan Ouwerkerk for Aedes 图

华强北

华强北是实至名归的世界第一电器街,以“代工城市”、“硬件硅谷”而闻名全球,其运作模式是一种令资本主义国家都目瞪口呆的“超级市场经济”。30年间,这里经历了数次市场的转型升级,如今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元器件专业市场。曾经山寨手机的生产基地,如今成为了创客的天堂,国有资本扶持的创客中心和投资机构设立的商业孵化器分布于大大小小的写字楼中,背靠深圳及周边强大的制造业基础设施,自主研发出各种民族品牌智能手机,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连美剧《硅谷》最新一季也狠狠揶揄了一把深圳华强北对最新技术的模仿能力以及惊人的研发生产速度。而华强北销售的“中国制造”比特币矿机在过去几年牢牢垄断着各式矿机的设计和生产,囊括了全球九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华强北丛林一般的电子市场中,一座典型华强北写字楼被百货商场、健身房、电子科技公司、创业孵化器、外卖员和快递包裹充斥。被称为“一米柜台”的格子间如同像素般集成分布,加之潮汕帮商人之间互相带货一起赚钱的策略,产品和信息高效流通,设计师、机械师、代工厂、零部件销售商应有尽有,产业配套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制造了无数商业奇迹。

今天大城市刚刚开始流行的联合办公、众创空间,办公者可与其他团队分享信息、知识、技能、想法和拓宽社交圈子等等概念,早在三十年前华强北就已经将其发挥到淋漓尽致了。

小库科技+未来实验室的《生产·产生》展示“中国电子第一街”——华强北从早期工业生产到如今“创客圣地”三个阶段的历史,并通过现场智能互动装置,邀请观众作为“城市管理者”为新的城市进行交互设计

高新区

高新区是华强北生产逻辑的延伸和升级,华强北走出的腾讯、大族激光等众多科技企业聚集于高新区,中兴、华为、大疆等等企业带动了整个互联网产业的布局,除了土地、政策、基础设施外高新区还拥有着资本市场对产业的配套支持,孵化大楼数以千计的格子间中,层出不穷的创新创业者在瞬息万变的终极市场经济世界里拼杀,保持着深圳未来科技的生命力。

在趣城设计工作室的《深圳悬浮》中,500个在深圳生产的液晶屏悬浮在高度复杂的网格状基础设施中,播放着深圳城市现场鲜活的日常场景,成为既具体又抽象的超现实窗口,演绎深圳极为复杂的城市状态

下沙和大芬村

下沙和大芬村是深圳存在的众多城中村的缩影,城中村多位于城市核心地段,根据2017年深双官网提供的数据研究,深圳城中村面积占城市全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深圳2千万人口中有900万人住在城中村,也就是说城中村所占16.7%的空间内容纳了深圳45%的人口。

这里建造密集,道路逼仄,配套设置极不完善,但生活成本低廉,群邻里关系紧密,宗亲社会传统与移民文化共存,充满活力和生活气息,为初到城市的务工者和低收入群体提供了栖息之地。

大芬村是全球闻名的西方油画复制工场与销售地,艺术创作在这里成为了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仅仅0.8平方公里的面积,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前,生产了全世界范围内三分之一的商业油画。 福特主义产业模式催生了大芬村独有的空间形态,街道和走廊被分隔成为狭长的画墙,以最小单位进行出租,两堵相对的画墙距离有时甚至不足一米,每个画工租用1到2平米进行绘画工作,墙壁画廊成为大芬村独特的空间形态,充满了超现实主义意味。

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的空间装置《模糊密度》以城中村的空间类型为构建原型,运用城市化进程中的典型元素——脚手架(模数化构件),将整个展场转变为一个模糊开放且高密度的“未完成”空间,该作品同时也作为其他参展人的布展空间

中国重要的当代艺术家宋冬将把著名的行为艺术作品《吃城市》带到展览现场:用无数饼干和甜点建造一座“乌托邦城市”并请大家参与吃掉,体会用欲望建造城市,又用欲望摧毁城市的过程

建筑学的“在场”困局

五个案例中,口岸和高新区象征政策与资本的意志和运作;华强北是超级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下野蛮生长出的自组织空间;城中村因中国土地二元结构而自发而成,并由村民自主建造。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城市设计”作为无主体的集体无意识活动,建筑学和建筑师并不在场的城市发展蓝本。

建筑学这一传统行业曾经形成的范式、理念和手段缺席于今天的城市实践,无论是大型的城市更新项目,还是城中村的微改造,空间成为批量生产和快速消费的商品,建筑形式也变成了无关痛痒的摆设和服务经济的附庸。

而科技界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错过)的焦虑也在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者中间蔓延,智慧城市的概念攀附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科技领域的IP作为一种在实践中相当“高产”的智识活动,大多数时候仅仅是披上了一层可供市场营销的“技术”与“创新”的外衣。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授Hubert Klumpner在展览开幕式论坛上的一席话赢得了观众的掌声,他认为:“都市主义不是一种产品或目的,而是一个过程。如今瑞士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生活在城市,城市唯一的优势就是提供互动。在数字时代,通过虚拟世界和发达的物流,乡村一样可以实现互动,因此密度不是必须的。预制和3D打印等等堆砌技术并无法解决拥堵,地价昂贵和阶层的驱离等等都市问题,建筑师应该坚守自己的角色,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开幕式论坛对话与问答环节,从左至右:刘珩、Hubert Klumpner、Tobias Wallisser、刘晓都

《深圳-ness:空间衍异》是一场精彩的展览,展览触及了问题的本身,给出了一个开放式的回应。正如策展人刘珩所言:“我们的确生活在史无前例的时代,在多重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不安定感交织在一起的当下,我们的城市和建筑将何去何从,在未来是个问题。我们似乎没有了主流意识,也无法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清晰的愿景,我们甚至丧失了与具体空间相对应的物质性, 虚拟信息和互联网改变了我们对生活及物质存在的认识和意义,只有瞬间而就的朋友圈、碎片化的知识和局部地方性的解决手段。但无论准备好与否,未来就在那。未来是多向的、相对的、灵活和自由的,它隐藏在当下,甚至没有固有和清晰的模样。但讨论它,接受它,并从中寻找在城市和建筑其物质属性的、新的可能性是必要而急迫的。”

(作者系汉堡港口城市大学建筑和城市规划学工程硕士。“深圳-ness:空间衍异”由Aedes当代建筑论坛主办,深圳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协办。本次展览持续至2018年8月15日。)

    责任编辑:沈健文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