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央媒看武强】河北衡水武强县:土地托管“小田并大田” 集体村民双增收

2023-05-03 19: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把地托管给村集体合作社之后,省心又省力,还有租金和分红,这事儿真不赖!”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蔡留贯村村民杨文柱,将自家7亩多地托管给村集体合作社后,和妻子到北京一家奶牛场打工。两人每月收入1万多元,实现了“离乡不丢地,不种有收益”。

近年来,武强县聚焦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等难题,以盘活土地资源为抓手,积极探索“小田变大田”土地托管集中经营模式,让村集体和群众实现双增收。

地租能不能按时支付?土地承包关系会不会发生变化?为解除群众对土地托管的各种疑问,武强县制定出台了《关于扶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土地托管服务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实施办法》,确定了“示范试点引领、资金集中投入、强村带动弱村、县域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按照“一变两不变,促进双增收”的工作原则(一变是经营主体由农户变成村集体经济组织;两不变是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农民受益主体不变,实现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农户增收),引导扶持村集体集中托管土地,构建“村党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涉农企业+银行+保险”的“六位一体”土地托管经营模式。该县还大力宣传土地托管政策,让村民从不放心到我放心再到有信心。

“村里有1119亩土地流转到村集体合作社经营,种植小麦、高粱,2022年村集体纯收入约为30万元。”蔡留贯村党支部书记蔡建三介绍,合作社在与农户签订协议后,农户对承包地不用再投入,合作社组织负责托管的一切投资费用。通过选拔组织种植能手、农产品销售经纪人、本村劳力等,成立专业托管服务队伍自主经营。

“土地托管有利于种植结构调整,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收益。全县首批8个试点村累计托管土地6900余亩,仅村集体收入每年就有290多万元。”该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侯永升介绍,目前,第二批的17个村正在进行土地托管申报,未来争取在全县农村全面推广实施,从而惠及更多农村群众。

武强县蔡留贯村村集体合作社经营农田里,联合收割机在收获高粱。

武强县蔡留贯村村民在展示2022年度土地分红账单。

武强县蔡留贯村村民按照合作社的安排在给小麦浇水。

武强县蔡留贯村村民按照合作社的安排巡查清理浇地的引水渠。

■来源/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央媒看武强】河北衡水武强县:土地托管“小田并大田” 集体村民双增收》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