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位社会学家眼中的相亲、网络交友与情感问题|《冷亲密》编辑手记

2023-05-04 12: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作为享誉世界的当代思想家、社会学家,伊娃·易洛思研究人类情感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二十余年。在这本《冷亲密》中,她提出了“情感资本主义”的概念,并通过分析各类约会交友网站、脱口秀节目、杂志、电影、心理咨询行业等,结合丰富的文化批判理论,去解答在资本主义和消费文化盛行的当下,我们与人相识的机会和方式越来越多,但为什么发展一段恋爱关系,或者爱上一个人,正变得越来越难。

希望这篇编辑手记,能够带你一起认识伊娃·易洛思和这本《冷亲密》,思考互联网时代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编辑手记

—— 社会学家分析当代人恋爱之难

作者:呱呱

2021年7月,也就是距离现在接近两年前,同事给我推荐了《爱,为什么痛?》这本书。当时我对这本书的作者伊娃·易洛思不甚了解,大致翻阅了一下书的内容,看到一些让我颇有共鸣的句子,而且散发着一股浓浓的知识女性的味道。福柯、马克思·韦伯、涂尔干、吉登斯、哈贝马斯等人的观点都被她信手拈来,但讲述的又是传统社会学不太关注的情感问题和亲密关系。

我对作者本人产生了兴趣。经过一番搜索,我了解到她是一位很知名的社会学家,德国《时代周刊》评价她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12位思想家之一”。在B站上看完她关于《爱的终结》一书的访谈视频后,我被她深深吸引。

作为一个编辑,脑袋里出现第一个念头当然就是,我要做她的书!

通过多方询问,我得到了伊娃·易洛思本人的邮箱。毫不善于讲客套话的我,只是在邮件里很直白地表达了对她的喜欢,以及我想做她的书的心愿。易洛思没有直接回复我,但把我的邮件转给了持有她著作权的出版方。就这样,我们顺利签下了她两本书的版权。

▲《冷亲密》

▲《爱的终结》

(外版封面)

自由或平等也会影响亲密关系?

一位作者的文字打动我,常常是因为她/他能把我一直以来模模糊糊感觉到的东西用精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近年来,女性主义似乎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也包括我在内。但我隐隐感到,随着自主意识的加深(女性不要附属于男性,不要轻信男人,不要在关系中奉献自己),我们的情感似乎变得越来越理性化了。亲密关系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是因为你很难对别人敞开信任,时时警惕着,担心会受到伤害。怕受伤,怕付出,所以干脆不迈进去。

伊娃·易洛思引用韦伯的话:“理性化的一大特点是深谙盘算之道、懂得深谋远虑。……亲密的生活和情感正在变成可以衡量和计算的客观对象,它们可以用一些量化的陈述来获取。”

“女权主义和心理治疗是两种主要的文化形式,它们都声称要将中产阶级女性从传统的家庭模式束缚中解放出来,所以在亲密关系理性化的过程中,二者都有所贡献。”

这样说,读者千万不要以为,伊娃·易洛思是在反对自由和平等的价值观,在书中,她这样说道:“我基本赞同的韦伯传统告诉我们,我们不应将实现自由或平等作为评估社会变革的最终标尺,而应该详细地探究平等或自由的新规范是如何改变亲密关系的‘情感结构’的。”

情感社会学研究人的情感结构如何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而不是塑造某种所谓的正确价值观。但通过阐发大量案例,也即展现出当今人们面对盘算式情感的无所适从,作者似乎隐隐流露出某种忧思:“这种情感纽带的理性化催生了一种‘情感本体论’,即情感可以从感受主体中分离出来,以便人们去控制和阐明。这种情感本体论使得亲密关系越来越‘通约’,易于去人格化,它会使亲密关系沦为人们可以拿来买卖和交换的物品。”

网恋奔现为何容易让人失望?

记得前些年江苏卫视有一档相亲节目非常火,那时候还没有开始谈恋爱的我也时常看的津津有味,作为旁观者,我很好奇人们在选择伴侣时都会青睐哪些条件。与言情剧和古装剧里所看到的爱情不同,相亲节目里的人们在评估和选择对象时非常注重现实条件,他们通常会有一些“硬标准”,当然,是否“合眼缘”也非常重要。

与电视相亲形成对照的,是曾在豆瓣流行的“征友文”。发起征友的作者们通常会以文字来突出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品位,有的也会附上“真实照片”。

伊娃·易洛思在《冷亲密》这本书中对网络交友进行了精辟的分析:

“网络交友的想象由两组信息——照片和个人资料——触发,人们对网上对象的了解是基于言语表述和理性知识,即这种想象是基于范畴和认知,而非直接的感官感受。网络交友的想象是由一组属性触发的,这些属性并不附属于某个特定的人,而是人们对另一个人产生心理投射的结果。”

这就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们通过相亲或征友所要寻找的,到底是一个完美符合我们理想中各种属性的组合,还是一个并不完美但具体的人(或许不符合我们的某些条件)?

互联网时代,人们之间相互认识的方式已经大大改变,因此就有了很多通过网络认识进而发展到线下的“奔现”。而在很多时候,“网恋奔现”为人们带来的却是莫大的失望。

除了“照片即照骗”(即人们在网络上展示的照片跟真人有着巨大差距)的陷阱之外,伊娃·易洛思还这样分析道:“互联网使我们的品位和观点都具体化了,所以会面的成功将取决于人们是否对应和符合那些预先设定的偏好,而这些偏好在互联网上是以书面文本的形式呈现的,这就使它不具备戈夫曼所说的那种线下的共同在场的语境。”

“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但由于与网络上另一个人所处的具体背景和实践知识相分离和脱节,此种认识并不能用来整体性地了解这个人。”

作者还谈到一位精神分析师观察的患者这样描述爱情:“[爱情]也许是由于某人在风中点起一根香烟,或是她向后抚头发的姿势,或者是某人打电话的方式……”而在网络相识中,我们失却了背景,只能基于一些抽象的描述来设想我们的对象,这就为幻想后的失望埋下了隐患。这就是为什么,网络交友释放了幻想,却又抑制了浪漫情感。

▲ 电影《电子情书》剧照

伊娃·伊洛思以该影片为例论及网络恋情

社交平台中的自我塑造

网络交友的前提是,在社交平台中为自己打造一个美好的形象,从而吸引到更多有可能跟自己匹配的人。对此,伊娃·易洛思再次一针见血地指出:

“最成功的个人首页档案势必符合心理学,能从成堆同质的、写着‘我有趣而诙谐’的标签中脱颖而出。照片栏的要求则正好相反,它要求个人符合人们公认的美丽和健康的既定标准。因此,那些在网络交友中最受欢迎的人,必定是那些在语言描述上具有创新性,外貌又符合传统审美规范的人。”

不过,在她看来,这种经过精心打造的“独特档案”其实远非那么独特,因为“描述自己的过程势必会受到人们理想型人格的文化范式的影响。当以一种抽象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自己时,人们往往会使用一些惯例,他们会把那些用来描述理想型人格的个性词语套用到自己身上”。于是,讽刺的是,人们“使用书面语言来进行自我展示,反而造成了描述上的单一性、标准化和物化”。

除此之外,精心打造网络中的自我形象还会让人们过度关注自身,加深自恋和自我陷溺,各类社交平台都成了自我展示的阵地。

“为了遇见心仪的人,人们会特别关注自己,关注自己对自身的感受,关注自己的理想型自我以及他人的理想型自我。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交友网站强化了一个人的独特感。”

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对交友和亲密关系的渴望是很自然的,伊娃·易洛思并不是要批判这种追求,相反,她通过揭示互联网交友方式、资本主义和消费文化给人们的情感带来的影响,似乎正是要呼唤一种不那么功利、不那么向内的情感,呼唤一种具体的、临场的交往。

通过她客观的铺陈案例,理性地分析,我们其实也可以感受到她对于理想爱情的一种偏向:

……我敢说,爱情也是在这种与世界相遇的特殊方式中产生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经常会爱上与自己之前预期相去甚远的人。这也说明了我们之所以在恋爱时会愿意忽略对方身上那些与我们的期待并不相符的条件,是因为我们所关注的是作为整体的人,而不是他的各部分条件。

▲ 电影《黄昏之恋》剧照

伊娃·伊洛思以该影片为例论及“整体性”

本篇作者

呱呱

(浦睿文化社科编辑)

【图书推荐】

作者: [法]伊娃·易洛思

译者: 汪丽

出版社: 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23-4

-End-

原标题:《一位社会学家眼中的相亲、网络交友与情感问题|《冷亲密》编辑手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