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被谭盾盛赞的“最年轻杜丽娘”,如何演绎昆曲爱情经典 |文艺地图

2023-05-08 12: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兰情冉冉,出自南北朝柳恽《捣衣诗》∶冉冉兰麝芬。

兰为王者香,只有幽兰,可方雅部之昆曲。兰芬清幽,冉冉袭人。青年昆曲艺术家张冉,以兰情蕙盼之气,翩若游龙之姿,为大家带来昆曲艺术系列专场演出:《贩马记》《牡丹亭》《玉簪记》。

本系列演出得到了国宝级昆曲艺术大师张洵澎、蔡正仁的鼎力支持。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大师蔡正仁,将携多位优秀昆曲表演艺术家特别助阵,出演剧中重要角色。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张洵澎,则将担任艺术指导。张冉担任主演, 在三部大戏中分别饰演李桂芝、杜丽娘、陈妙常。

演出介绍

2023年6月2日 19:15

特约主演:蔡正仁

主演:张冉

主演:卫立、张伟伟、胡维露 (最终演出阵容以实际演出现场为准)

传统剧目,作者佚名。

新任褒城县令赵宠下乡劝农归来,夫人李桂枝前夜曾因闻牢囚悲哭而擅自开监问询,不料竟是失散多年的生父蒙冤入狱,丈夫回衙便将重逢之事相告,向其说明父亲遭受的冤情,求夫洗怨。赵宠以该案为前任官所断,无权更改,乃为桂枝代写状纸,教导她明日向新任巡按申诉。此剧虽融新婚夫妻间的恩爱调笑与谐趣,实更表达了夫妇间忧患同感之情。本出属“吹腔”戏,为昆曲、京剧两界同演剧目。

2023年6月3日19:15

主演:张冉

特约主演:倪徐浩、陶思妤、安新宇、周娅丽、张伟伟(最终演出阵容以实际演出现场为准)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全剧共55折。与《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此剧原名《还魂记》,创作于1598年。

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碧玉年华,深养闺中。因悄游后花园,惹动春情,归憩生梦,忽遇执柳俏生,竟成云雨之欢。丽娘梦醒恹恹,次日复至花园,寻觅梦境,奈何不得。后积思成病,形容日消,便点蘸丹青、自描春容于素绡,并拈诗题之。丽娘郁疾终不得治,中秋之夜离魂香殒。阴府判官索簿行笔,丽娘却因姻缘未尽,得回魂路引。秀才柳梦梅,临安赴试,耽搁于斯,竟拾得丽娘画像,日夜痴唤。丽娘鬼形夜会柳生,知其乃是梦中之人、冥定配夫,便真情吐露。后柳生得道姑相助,挖坟开棺,使丽娘还魂回生,二人遂成婚配。因虑开坟事发,便夤夜买舟,同往临安。

2023年6月4日19:15

《玉簪记》

主演:张冉

特约主演: 胡维露、周娅丽、张前仓(最终演出阵容以实际演出现场为准)

明代作家高濂创作的传奇(戏剧),刊行于明万历年间。

该剧写道姑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冲破封建礼教和道法清规的约束而相恋结合的故事。

开封府丞的女儿陈妙常,因避靖康之难,在途中与母亲相失,入金陵女贞观出家。观主的外甥潘必正应试落第,耻于还乡,来访观主,就借住在观中。潘必正见妙常貌美,随生爱慕之心,妙常也很留情,各以琴声诉心意,终成欢好。后被观主发现,对潘必正严加训诫,逼他早应会试,潘必正无奈只得乘舟而去。陈妙常不敢当面相送,便私雇小船追上,以玉簪赠潘必正,潘必正也以鸳鸯扇坠回赠,相泣而别。潘必正至京会试及第,做了官,始回金陵与陈妙常成婚。

演职人员介绍

艺术指导

张洵澎

张洵澎,生于1941年。国家一级演员。国宝级昆曲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昆曲澎派艺术创始人。国家级首批非遗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津贴。荣获上海市第六届白玉兰表演艺术奖榜首、宝钢高雅艺术奖。荣获美国马丁·路德奖,访问学者奖。由她主演的昆曲电视剧《牡丹亭》获全国电视优秀戏曲片一等奖,全国电视“飞天奖”和“金鹰”奖。1958年得程砚秋先生亲授《百花赠剑》。1958年在怀仁堂得梅兰芳大师指点,演出《游园惊梦》。1960年在北影为梅兰芳电影《游园惊梦》配演花神。张洵澎师承朱传茗、沈传芷、姚传芗、言慧珠等京昆大师,习学大量昆曲传统剧目,彼时佳人风姿,又兼容色丰神毕肖言师,一直以来被冠以“小言慧珠”之雅号,并将大师们的神、爆 、静、美的表演精髓巧妙融合,形成了具有清纯可人、美丽动人、风骨迷人气质的独特闺门旦表演艺术派别——澎派。张洵澎艺术,已经实践出一条昆曲闺门旦艺术的崭新道路,阳关通衢。并被媒体盛誉“东方赫本”。其代表作有《牡丹亭》、《玉簪记》、《拜月亭》、《长生殿》、《墙头马上》、《连环计》、《百花赠剑》、《瑶台》、《断桥》、《题曲》、《亭会》等等。作为一名杰出的戏曲教育家曾多次在北京大学以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开设艺术讲堂。张洵澎四十余载殷勤设帐,倾囊相授学生不仅遍布全国各大昆剧院团,还包括京剧史依泓、董圆圆、窦晓璇、郭霄、黄梦婷、张蕊麟等。另外还有很多地方剧种的优秀演员晋剧苗洁、川剧沈铁梅、豫剧韩鹏飞、河北梆子许荷英、瓯剧蔡晓秋,越剧方亚芬、李旭丹等。张洵澎在艺术传承上可谓蔚然成林,滋养百戏。

特约主演

蔡正仁

蔡正仁,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工小生,尤擅官生。“昆大班”老艺术家之一,师承俞振飞大师及沈传芷、周传瑛等名家。其嗓音宽厚明亮,膛音充足,底气饱满,演唱满宫满调,感情真挚。

代表剧目有《撞钟分宫》《惊变埋玉》《迎像哭像》《太白醉写》《八阳》《见娘》《乔醋》等传统折子戏以及《长生殿》《琵琶记》《牡丹亭》《白蛇传》《风筝误》《连环记》《班昭》《桃花扇》《贩马记》等大戏,塑造了昆剧小生中官生、巾生、穷生、雉尾生等各种行当的人物,被誉为“活唐明皇”。

曾荣获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五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荣誉表演奖、宝钢高雅艺术奖、因长期潜心昆曲艺术事业成就显著获文化部表彰、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特别荣誉奖、第十三届文华表演奖、上海市第六届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津贴。曾任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90年至2007年任上海昆剧团团长。

主演

张冉

张冉,国家二级演员,90后昆曲艺术家,新生代昆曲旦行之翘楚,上海张冉昆曲艺术工作室艺术总监,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青年文联理事,上海市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第25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新人主角奖得主,第6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得主。

工闺门旦,台风古典端雅,扮相清丽,如画中人,兼有北地胭脂的大气与南国佳人的灵秀。2001年入梨园,2006年以优异天资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师承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张洵澎。她曾出演美国纽约、德国汉堡、法国巴黎、瑞士巴塞尔、奥地利维也纳等多个国家的大都市,在纽约演出期间接受《纽约时报》专访,并获著名音乐家谭盾先生高度好评,称张冉是他合作过“最年轻的,但做唱念舞都很优秀的杜丽娘的扮演者”。

在上海等地多次举办个人昆曲表演艺术专场演出。在上海朱家角园林版《牡丹亭》中张冉与“昆曲王子”张军合作,饰演女主角杜丽娘,共计300余场,是昆曲演出史上已知的演出《牡丹亭》场次最多的旦角演员。

演出信息

原标题:《被谭盾盛赞的“最年轻杜丽娘”,如何演绎昆曲爱情经典|文艺地图》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