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身边的正义》明日播出!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2023-05-08 20: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甜蜜“网恋”,为何落得人财两空;

高额诱惑,当心步入网诈陷阱。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

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敬请收看本期《身边的正义》!

聚焦法治建设,直击检察一线。由云南省人民检察院与云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的新时代云南检察实践专栏节目——《身边的正义》已于2022年11月23日起在云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和康旅频道播出。节目邀请资深办案检察官走进演播室,生动讲述案件故事,解读案件背后的法理人情,以案释法展示我省法治建设过程中的检察担当。

新时代云南检察纪实

专栏节目

《身边的正义》

——

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2023年5月9日

云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

中午12:48分

云南广播电视台康旅频道

晚上22:45分

敬请关注!

案件回顾

2020年5月,杨女士在国内某交友网站上认识了号称是某外资公司高管的赵某。通过几番了解,杨女士发现,赵某非常符合自己对未来另一半的期待。于是,便与赵某在网上谈起了恋爱,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女士对赵某彻底付出了感情。直到一天,赵某邀约杨女士进行网络投资,并发送了一个投资链接。一心想着与赵某双宿双飞的杨女士,最开始谨慎投入了少量资金,也都能提现,于是便逐渐把自己的60多万元积蓄全部转入了赵某发送的链接。之后,又在赵某的唆使下,杨女士通过车辆抵押和网贷等凑足了40万元,继续加大投资。当平台显示回报利润高达300多万元时,杨女士见时机大好,决定收手。于是,她按照平台要求又缴纳了保证金、手续费、税金等共计10多万元,然而,在进行提现时,才发现平台系统已经关闭,而自己的恋人赵某也已经人间蒸发。

侦查发现,在这一案件中,以梅某为首的犯罪团伙,偷越至缅甸佤邦勐波县组建了电信网络诈骗集团,专门针对中国公民实施“杀猪盘“诈骗活动。通过网络交友寻找作案目标,在短短的四个月时间内,分别对杨女士等56人实施诈骗,骗取款项共计560余万元。

公安机关听取检察机关的意见后,利用国家反诈大数据平台,全面收集与本案相关联的被诈骗案件线索和证据,并将所有与本案相关联的案件证据加以串联,最终补强了客观证据。不仅节约了办案成本,也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顺利办理提供了新的取证路径。

2022年12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条例规定,以梅某为首的犯罪集团30余人,因犯诈骗罪、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偷越国(边)境罪,分别被判处九个月至十九年不等的刑罚,并处罚金。

电信网络诈骗这几年在我国呈多发高发态势,主要是通过电话、网络聊天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被骗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而“杀猪盘”就是其中一种手段的统称,它通过犯罪分子以恋爱为名,把自己包装成所谓的“高富帅”或者“白富美”,在婚恋网站或交友网站物色被害人,取得被害人信任后,再一步步诱骗其参与所为的网络投资、网络博彩等等,以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与传统的诈骗犯罪不同,“杀猪盘”持续的时间长,并且迷惑性很强。跟被害人聊天的这个人,他可能并不是一个人,他背后是一整个犯罪团伙,甚至多达几十人。他们在作案过程中投其所好,又谙熟说话技巧和被骗人心理,针对每个被骗者都有一个量身定制的剧本。

然而,频繁流转资金的银行账户,名目繁多的网络社交账号,又是如何被犯罪分子掌握并利用的呢?

本期节目将邀请云南省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副主任苏品兮(三级高级检察官)、云南财经大学法政学院教授佴澎,为您一一解读。

经过这些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特点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一件电信网络诈骗案的背后都有一条黑灰产业链。实施电信网络诈骗需要用到大量的虚拟身份,也就需要大量的电话卡来注册,同时还有用来进行转账的大量银行卡。一个电话卡一个银行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两卡”,便成为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要工具,也是我们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点,2020年,国务院就召开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的部际联席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断卡”行动,全面惩治非法出租、出售、买卖“两卡”的违法犯罪活动。

“两卡”中,手机卡不仅仅包括我们日常使用的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以及虚拟运营商的电话卡,同时还包括物联网卡;而银行卡主要包括个人银行卡、对公账户、结算卡、以及非银行支付机构账户,也就是我们平时使用率很高的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那么作为预防两卡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银行机构和电信运营商也要加强核查办理,并全面清理异常账户。

所以大家切记,一定不要将自己的银行卡、手机卡等等涉及个人身份信息的东西提供给他人使用,无论是买卖还是出租、出借,因为一不小心,你很有可能就沦为犯罪分子实施违法犯罪的帮凶。

如今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已经成为发案较多、上升较快、涉及面较广、人民群众反映极为强烈的犯罪类型。检察机关将始终坚持“全链条打击、精准化预防、一体化治理”的思维,依法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的打击力度。聚焦重点领域、新型手段、特殊对象,依法惩治为诈骗犯罪“输血供粮”的各类网络黑产犯罪,明确法律适用意见,进一步扎紧打击防范法网。并且将惩治重点放在犯罪集团的组织者、策划者、及骨干分子上;比如近几年开展的“断卡”行动,“拔钉”行动等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打击治理成效。同时也积极探索在个人信息保护、网络治理领域建立办案联动机制,加强对网络空间的综合保护,多措并举,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2022年9月2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于同年12月1日起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2023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云南检察机关以此为重要遵循,充分履行检察职能,把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点任务深入推进!

“立检为公,执法为民”,惩治电信网络诈骗事关群众根本利益,刻不容缓。要彻底铲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绝非一朝一夕,这不仅需要检察机关的重拳守护,也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新时代云南检察纪实

专栏节目

《身边的正义》

——

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2023年5月9日

云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

中午12:48分

云南广播电视台康旅频道

晚上22:45分

敬请关注!

云南省检察院新媒体出品

编辑 | 潘家仙

校对 | 龚子芸

策划 | 杨云海

一审 | 邓建华

原标题:《《身边的正义》明日播出!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