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疯狂的数字藏品是未来还是泡沫?

2023-05-12 11: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导语】

元宇宙概念的兴起,带火的不仅有数字人、虚拟偶像,还有数字藏品。 数字藏品作为文化艺术领域的一种新兴表达方式,得到了众人的追捧。 从2021年8月到2022年5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国国内的数字藏品总额及数量大幅增长。 一时间数字藏品也是水涨船高,炒作、变现、暴富,成为了数字藏品的关键词,无数玩家和资本涌入数藏市场; 2022年上半年国内平均每月诞生100家数藏公司。2022年5月国内数字藏品发行高达14739.8万元

然而,好景不会每日常在,热潮还没持续多久,却在迎来“降温”。 2022年6月份,数字藏品的市场遇冷,市场总额持续大幅下降;到今年10月份国内市场总额只有3273.6万元,不及5月份的四分之一。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2022年的数字藏品行业,那么便是”上半年有多火,下半年就有多凉“。

数字藏品到底藏了个啥?

提到数字藏品首先我们需要先解释什么是NFT

NFT(Non 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代币)是映射特定资产的非同质化通证,绝大部分是基于以太坊ERC协议上,即在以太坊上铸造与发行。通过区块链标记了用户对于特定资产的所有权,使得NFT成为该特定资产公认的可交易性实体同时,NFT具有不可替代、不可分割、不可篡改等特征。NFT的核心价值在于“数字内容资产化”,是虚拟世界产权确权和交易流通机制。

数字藏品是NFT合规下中国特色化探索,是NFT的一种应用形式。数字藏品是通过加密运算技术,将图片、音频、模型等数字资产或实体写入智能合约,具有独立认证代码和元数据,可供收藏、交易、流通。在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我国数字藏品与NFT本质区别在于国内数字藏品不具备NFT的资金属性及社交属性,与虚拟货币划清了明确的界限。

2021年6月,支付宝与敦煌美术研究所联合发行了“敦煌飞天”和“九色鹿”两款 NFT付款码皮肤,拉开了国内大厂布局数字藏品帷幕。 “大厂出品”“稀有”“艺术”等标签,让每款限量 8000份、初始发行价为9.9元的NFT付款码皮肤,得到了哄抢,甚至有人在二手交易平台上高价求购,最高价格炒到了100多万

看到市场红利的互联网企业也涌入数字藏品赛道,腾讯上线幻核、阿里推出鲸探、京东拿出灵稀、哔哩哔哩上线数字藏品板块……与此同时,平台的多样,也驱使藏品形式的多元化丰富化,出现了画作、音乐、视频、潮玩、非遗、头像表情包等类型。其中市场热度最高的三个类型是潮玩/国潮类,艺术收藏品类和游戏动漫类。

数字藏品为何一夜走红。

首先是价格亲民,国内数字藏品的平均价格在30到40之间,67.38%的数字藏品价格在50元以下,收藏者花几十元到几百元即可购买到心仪的藏品,谁都消费得起,让藏品从“高冷”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其次,收藏便民,解决了实体藏品容易损坏或丢失的缺点,且让观赏图片没有了时空限制。

同时就像盲盒一样,对特定IP的追随,是驱动消费者购买数字藏品的最主要因素。由于数字藏品独一无二、不可篡改的属性,它比盲盒等IP产品更能满足消费者追求”限量“的心理,甚至是潮人们彼此”相认“的密码。

稀有、收藏、变现、新鲜让年轻人热衷于数字藏品。

只需十几元或几十元,就能拥有一个标注唯一序号的数字藏品。 价格相对便宜,概念形式新颖,满足年轻人消费习惯、社交需求与价值审美,数字藏品开始从小众圈层走入大众视野。 多家平台的数字藏品,均销售火爆,上线几十秒后即售罄。 根据调查显示,购买数字藏品者以Z世代(新的”Z世代“是指1995-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的年轻人居多,00后和90后成为了数藏的主力军。

通过对国内主流数字藏品app的用户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用户以男性为主,且偏向于年轻化和高学历。在主流数字藏品app中,男性用户约占7成女性用户约占3成,可见,男性对数字藏品的兴趣较高。 35岁以下的用户占比高达70.6%专科以上的用户高达41.6%,呈年轻化和高学历趋势。

年轻人对数字藏品的热衷,体现了他们追求独特的个性表现和审美体验。对他们而言,IP价值、藏品寓意、稀缺程度、买家数量、转手难易程度都是考量的标准。有些品牌会将数字藏品与大热的盲盒连接起来,这种方式本身就能吸引很多年轻消费者,还能增加朋友之间的友好互动。一位00后数字藏品玩家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说,数字藏品多是文物IP、动漫IP,有满满的回忆感;特别是数字藏品限量版,稀缺性能进一步激起童年回忆,同时能享有数藏平台限量级藏品特别权益。

谁在卖数字藏品?一夜火爆又迅速“凉凉”

随着NFT的热度迅速席卷国内市场,蚂蚁、腾讯、字节、百度、京东、B站、小红书…… 几乎所有互联网大厂蜂拥而上,并以“数字藏品”命名自己的NFT项目。 在NFT最火的时候,每天都有百万用户涌入蚂蚁集团旗下的鲸探和腾讯旗下的幻核这两大头部数字藏品平台。 仅2022上半年,就上线了超700家数字藏品平台。

公开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8月,国内数字藏品平台总量超过1000家, 其中上市公司背景的超过25家,国资背景的超过20家,央媒背景的有9家。

资本的疯狂入场,迅速带火了数字藏品然而,热潮还没持续多久,数字藏品却迎来了行业“寒冬”。2022年国内数字藏品的成交额在5月份到达顶峰,此后市场发行总额持续下降。10月份国内数藏的发行总额只有3273.6万元,不到5月份的四分之一。

大厂中,最先退场的是腾讯旗下的”幻核“。

8月16日,幻核发布公告称,即日起幻核将停止数字藏品发行,用户可以选择继续持有已经购买的数字藏品,也可以发起退款申请。与此同时,多个数字藏品平台都明显放慢了产品发行速度及数量,有的平台的数字藏品甚至出现滞销,销售价格也大幅下跌。到了9月份,数字藏品平台”退款潮”愈演愈烈,从6月到11月,至少有100家数字藏品平台关停。仅11月就有37家平台关停退款。

国内数字藏品市场正在进入行业寒冬。

野蛮生长的背后,乱象丛生

截止到2022年11月30日,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数字藏品”,可以得到1896条结果。 我们统计了前500条相关投诉,剔除重复和不相关的投诉,共计392条。 其中,至少有24家平台涉嫌跑路。 投诉数量排名前六的平台分别是 杉德支付、QQ音乐小秘书、iBOX链盒、得物APP小助手、X Meta、雪藏Snow Meta。 在所有的投诉中,虚假宣传和退款不予占比最多 分别有175条和170条投诉中提到数藏平台的虚假宣传和不予退款问题。

据媒体报道,只要3万元就可以搭建一个H5网页的数字藏品平台,3天左右就能交付。建立一个数字藏品平台可谓轻而易举,而跑路则更是容易。解散群聊、下线APP、撤离客服,平台跑路三板斧。有买家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写道:“该公司旗下的数字藏品平台,通过虚假宣传,诱导消费,欺骗消费者购买其名为”四象有灵-青龙尊者“的数字藏品,并承诺给予相关赋能,消费者购买后,官方无作为,客服不管不问,赋能权益均未实现,原价888的数字藏品现在成为一张废图,公司并未实现其承诺的购买价值,故申请原价退款。”

在关于“虚假宣传”的投诉里,买家们常常控诉平台承诺的“赋能”没有兑现。

简单来说,“赋能”就是平台会承诺给指定藏品的拥有者一些好处,譬如提早一小时抢购、免费拥有新的藏品等等。等买家买下这些藏品之后,却发现自己手里握着的是张空头支票。还有一种近似诈骗的虚假宣传。虽然国内的数字藏品和NFT有区别,但在“确权性”上却是一致的,即区块链上写明了藏品的所有权。但有不少人在黑猫投诉上写道“藏品不上链”:“该平台作为营业性数藏平台,但是平台所发售的数字藏品并没有上链,从头到尾都是一张图片,合约地址与资产地址都是虚假的,不符合数字藏品的发售标准。且多次在群里诱导大家购买平台产品。在最近一次的发售中,定价为1元的藏品,共3000份。全部被平台内部购买。并没有真正的发售出来。”兜兜转转,自己买的NFT变成了JPG,而买家对这张图片的权利,不比右键点击下载的人更多。

 数字藏品路在何方?

目前,数字藏品行业在国内属于新生事物,在金融风险、技术完善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相关 部门也开始重数藏市场的监管问题,陆续出台相关规定规范行业发展。2022年4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关于防范NFT 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明确指出应确保NFT产品的价值有充分支撑,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防止价格虚高背离基本的价值规律。

 7月6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与标准综合重点实验室区块链版权应用中心主编的《数字藏品应用参考》发布并从现状、风险、规范、资质等方面进行专业论述。

 11月10日,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关于数字藏品投资的风险提示》提示表示要高度警惕以数字藏品为代表的NFT(非同质化通证)投资风险。近期发布的《发行NFT数字藏品合规操作指引》提及,铸造发行NFT 数字藏品的企业、平台需具备《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等,企业无相关资质或处营收三倍以上罚款。

 但现阶段出台的相关文件大多停留在指导、倡议等层面,缺乏具体的法律条文约束和操作层面的指导,平台也处于自律阶段。大平台开始退场,玩家手中的藏品价格开始下跌,第一波红利期似乎正在消退。不过,泡沫开始破灭的时候,也许正是市场秩序重建的时刻。

 总之,国内数字藏品还处于萌芽阶段,未来也许还有无限发展的可能但这一次降温无疑会让很多人先”冷静下来“。

 参考资料:

[1]澎湃新闻:从NFT到数字藏品:潮落之后,谁在裸泳?

[2]艾瑞咨询:2022年中国数字藏品行业研究报告

[3]蓝鲸财经:中小型数字藏品平台现清退潮,半数公司成立于半年内

[4]华夏时报:11月平均每天都有一家平台关停!数字藏品现“清退潮” 打折退款被嘲“吃相难看”

[5]北京青年报:数字藏品降温:实体品牌加入 NFT正在脱虚向实

[6]MoonFox:数据报告 | 2022数字藏品app研究报告

[7]零壹财经:中国1775万件数字藏品分析报告(2022)   

作者| NGUYENTHANHTHAO 杨伟勋

指导老师| 吴小坤 

学校| 华南理工大学

编辑| 刘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