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视频|杨联芬:为什么沈从文说自己在读一本小书同时又在读一本大书

杨联芬
2023-05-10 10:00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2023年5月10日,是作家沈从文逝世35周年纪念日。沈从文曾在《从文自传》中写过一篇文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他为什么这么说?我们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杨联芬教授来谈一谈沈从文的早年生活对他人生的影响。杨老师一直研究沈从文及其作品,也常在大学的课堂上给学生们讲沈从文。

中国人民大学杨联芬教授谈沈从文(07:54)
顽皮撒野背后的求知欲

沈从文在《从文自传》里面有一篇叫做《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什么叫“小书”?什么叫“大书”呢?这个“小书”指书本,就是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知识,他认为这只是小书。

“大书”是什么呢?大书就是人生。

《从文自传》

沈从文小时候不好好上学,经常逃学,从私塾到小学,逃学是他的家常便饭,为此受过很多责罚,打呀跪呀什么的,他都改不了。在今天看来这是不可思议的,当时他父母也觉得不可思议。一开始他们觉得这孩子聪明,父亲对他很寄予希望,后来被他的顽劣折磨得无可奈何,也就不对他抱什么期望了。可是我们从沈从文的自传里发现,他在不好好读书(小书)的时候,却在尽情地饱览人生这本大书。人生这本大书蕴含了丰富的知识,它对沈从文的生命成长起到了极大的情感滋养,和生命的教育。

沈从文逃学去干什么呢?他到处闲逛,上山下水,街上、庙里,看人家捞鱼,看人家做手工,看人家做豆腐、打铁……当然他还去偷人家果园里的水果,偷了就跑,等等,很顽皮。但是家里怎么打、怎么罚,他都改不了。因为他觉得书上那点东西实在太少,不太有趣。书本上的东西,别人要背很久,他几下就背完了。背完以后无所事事,他觉得一天到晚就读这些、背这些枯燥无味的东西没意思,而人生是多么丰富啊!比如说他去看打铁,怎么打出来的(模具)是红的(软的),拿到水里一淬,它就变硬了。什么道理呢?然后又去庙里面看佛像,他好奇为什么木头可以雕出栩栩如生的人的形象来,人的曲线多么圆润,多么生动啊,木头怎么能雕出这样的形象来呢?而佛像表面涂的那个金箔,那么薄,是怎么弄上去的呢?

其实在他顽皮、撒野的背后,是强烈的求知欲。他的求知欲远高于同龄的孩子。同龄的孩子多数是被动地接受规训,叫读什么就读什么,叫背什么就背什么,有机会玩就高兴,不让玩也就算了。沈从文逃学受罚时,他内心里不是委屈啊痛苦啊什么的。他用什么来度过这难堪和痛苦的时光呢?他有自己的一套——回忆他所看到的一切。那些细节,比如说看人从江里捞鱼的情形,鱼被捞起来的瞬间,那鲑鱼挣扎蹦跶的样子,清清楚楚,他把这些细节在脑子里过“电影”。他后来写自传的时候,对在逃学闲逛时所见的一切现象的细节,都写得活灵活现,生动无比,可见他当时多么专注!这是强烈求知欲下才有的观察自然万物的心理,简直就是渴望。他看到那些,就会想,比如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打豆腐,编竹簟等,这些体现人类智慧的日常技艺,一般人习惯了,觉得很平常、没有什么,但沈从文不,他要思索,要去想其中的原理。所以,沈从文淘气的背后,是强烈的求知欲。

逃学当然不太好,尤其他还撒谎。不过他撒谎的动机并不是欺骗,而是躲避处罚(因而并非品德问题)。他觉得大千世界有那么多奇妙的东西,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可人们并不清楚它是什么原理,为什么是这样,怎么形成的?这些都是一种求知欲,真正的出自生命本源的求知欲。他这种求知的愿望,大过了受处罚挨板子、罚跪等这些痛苦。这其实是天才儿童(通常不被理解)的表现。

电影《边城》(1992)剧照

逃学探索大千世界

沈从文逃学的目的是想探索大千世界的秘密,无论是生活的、自然的,他都觉得太丰富、太好玩、太不可思议了。这些给了他一种启迪,是对他的智力、情感的滋养,也包括爱,让他对于故乡、对于自然、对于人、对于人生,充满一种了解的渴望和爱。这就是自然给他的教育。我说的自然,是除了山水自然,还有人类生活。用沈从文的话来说,万汇百物给他心灵的启迪和滋育,人生给他的教育,是大过一般书本教育的。

所以沈从文说读一本小书,同时又在读一本大书。他说他渴望了解“生活之外的生活”,前一个“生活”,不过是一个小孩子的生活,简单,单纯而有限;但逃学以后获得的见识,远远超过同龄人。这些“生活以外的生活”,他如饥似渴地观察,仔细端详和思索看见的每一样事物。比如说杀猪、杀牛,他在文章里面讲到,杀黄牛的时候,刀捅进牛脖子的声音,那个牛发出的叹息的声音,到他中年早已生活在大都市了,这样的声音还像当初一样真切地响在耳边。这么深刻的印象,是他用自己的生命去体味对方的生命,体会自然万勿,体会人生的一切现象、一切事物。因此,这些生活,即他逃学以后所获得的对于人生世相的见识、触摸、感受、思考,就是他一个小孩子单一的生活之外的丰富的生活了。

但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跟过去完全不同了,现代化带给我们的是异化的生活,我们的知识更多是从书本获得——当然,从书本获得的也是间接地阅读人生。

沈从文

何以成为大家?

沈从文的知识水平,从正规教育说才是小学,但他后来居然成为大作家,而且研究什么通什么,譬如文物研究。他的文物知识是哪里来的呢?这跟他后来的经历有关系。他当兵以后的生活,其实是小时候那种到处去撒野的生活的扩大。当兵见到各种各样的、形形色色的、稀奇古怪的事情,包括非常残酷的杀戮、镇压等等,他看了很多,这些对他的心灵是一种磨砺。这些经历和感受,是很多现代作家,尤其是书斋出来的、接受学校教育而获得丰富知识的作家所没有的,他们常常不能特别理解沈从文的这一点。沈从文见过太多的残酷的生命现象,而这些并没有使他变得野蛮,而是使他对于生命的价值和生命存在的意义,有更深的和更独特的思考,这也是不少作家所不具备的。

《沈从文讲文物》

当兵时他遇到了一个奇人,叫陈渠珍。他(陈渠珍)当时主政湘西,本身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又雅好收藏,有很多字画古董,也有好多书籍。他读曾国藩,读王阳明,信奉王阳明的哲学,践行知行合一。他的书、字画、古董就放在一个功能类似图书馆的房子里,要沈从文登记保管。沈从文就在这个当文书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抄书目,实际上就是从目录文献来学习古典文学。还有,文物登记时需要了解是什么年代的,什么质地的。不到一年时间(的这段生活),对于沈从文来讲,使他的知识得到提升。后来他离开湘西,陈渠珍也很支持他去寻找另外一种生活。如果他不离开湘西,他的生活也就这样了,当兵到处迁徙,但也就在湘西这一带,没有更多的人生景观。他到了北京、上海,到新文化的中心区域,获得了另外一种生活。

沈从文的人生就是不断地在扩大自己的阅历。在北京做“北漂”时很苦,但是他对未来始终抱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背后是他对人生的热爱。他热爱生命,热爱人生,艰辛、苦难也是一种人生,也是人的一种体验,会丰富我们的生命。所以说,并非全是幸福、快乐、甜蜜才是好的人生,人生是五味杂陈的。饱读人生这本大书,经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你的人生就是丰富的。生命只有一次,经历越丰富,人生就越饱满。

    责任编辑:顾明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