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以语言和情感,保护我们的大脑

2023-05-16 12: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今天午饭吃什么?玩十分钟手机再开始学习吧!明天出门穿什么?

我们每日的生活其实由成千上万个念头和决定组成。正如脑科学家大卫·伊格曼在《大脑的故事》中所说:大脑由若干互相抗衡的网络组成,每一套网络都有自己的目标。例如,要不要吃雪糕呢?大脑的一部分想要糖分,一部分要为体重着想,还有一些神经网络想着,如果明天去健身房的话,现在就吃一个雪糕吧。人的大脑就像一个神经元议会,时刻在争吵斗争。

如果说大脑就像一座精密运转的仪器,这座仪器的效果也常令人费解。为什么一个字看多了就不认识了?为什么人总是拿着手机找手机?为什么我们可能记不清上周发生的事,却总在失眠时想起三年前的社死场景?为什么随着年龄渐长,记忆力越来越不行了?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到底如何作用于我们的大脑?

既然大脑的变化是我们每个人必经的道路,那了解其秘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所有人终将抵达的未来。今天,单读为大家带来一份与大脑和衰老相关的书影单,愿我们都能理解遗忘,找到积极应对衰老的方法。

01

遗忘是一场归家之旅

音乐人阿鲁斯因不满哥哥对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母亲的照顾方式,决心带她返回草原,去寻找母亲记忆中的家。为了防止母亲走失,阿鲁斯用一根绳子系在两人腰间,绳子如曾经的脐带将母子相连。两人在苍茫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漫游,寻找母亲的“来处”。

明明是生命的两端,但老去的人反而就像回到澄澈的童年。患病的娜仁左格犹如回到少女时期,自由快乐地在草原上奔跑、舞蹈。她忘记了自己是年老的母亲,在睡梦中轻喊妈妈,对着自己的儿子喊爸爸,在夜晚的窗外看见举着火把的父母来接自己回家。城市之中的楼房不是她所认定的“家”,她的家在广袤的草原上,那里能听到风和草的声音,有大片的水塘和奔跑的羊群,能看到半边枯死半边抽芽的古树。

在略显残酷、常以沉重的伤痛为基调的阿尔茨海默病议题下,《脐带》却展现出其轻盈透亮的一面。母亲的阿尔茨海默病既让她失忆健忘、执拗倔强、半夜出走,也让她闻到花香,听到草原的呼喊,回到自己遥远的少年时代,重回父辈的身边。正如导演乔思雪所说:“音乐伴着火光,气氛温暖,最想见到的家人就在前方,好像死亡和离别并没有那么可怕。”

02

你的记忆是如何欺骗你

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精美的杰作,而大脑是其中最为神秘的存在。我们通过它在世界上来往穿梭、做决策,放飞想象力。我们的美梦、清醒时的人生,都源自它飞速运动的数十亿细胞。我们历经悲喜、绚丽多彩的完整人生,都发生在这区区 1.4 千克重的东西里。

而如此重要的大脑,一直像一个难解的谜题,困住了无数顶尖的科学家,也被我们所忽视。

“我明明记得”“我记得不是这样”,到底是你在乱说,还是记忆欺骗了你?

为什么我们有时会感到时间变快或变慢了?

人为什么会有选择困难症?

人类为什么要预测未来?

在《大脑的故事》中,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答,你会看到大脑如何塑造了我们,我们如何依靠大脑感知世界,如何做出一个个影响我们人生的决策,以及未来人类将走向何方。

03

面对遗忘,医学能做什么?

《脐带》中的妈妈罹患的阿尔茨海默病,以及帕金森病、同样会造成依赖性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和多发性硬化症,都是与大脑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大部分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患病风险与年龄呈正相关,且十分普遍,至今无法治愈。

那么,医学还能够做什么?

其实,我们现在对于大脑认知、记忆与决策的过程,正如《大脑的故事》中所说,还处于不断研究、不断获取新的理解的道路上。更可惜的是,虽然对于保护、修复大脑之外的其他身体部位已经变得相对容易,但是治愈、替换甚至再生大脑的零件几乎没有进展。研究表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和资金投入要比癌症单一领域少得多。

“人类大脑”是 Prada 基金会在神经科学和跨学科领域开展研究的多学科项目,对人类大脑进行了多元的研究,正是对这一前沿领域的补充。目前,最新阶段成果“人类大脑:保护大脑——神经退行性疾病论坛”正在上海 Prada 荣宅展出。展览与全球 10 个国家的 13 所尖端的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机构和大学合作,不仅介绍认知与诊断大脑的最新方式,比如通过神经丝检测大脑退化程度,或将大脑活动可视化以诊断疾病;也针对医学技术提出治疗观点,在寻找治愈可能的同时,分享“将科学发现转换为患者照护”的案例研究,强调个性化医疗的重要性。

展览将持续至 5 月 26 日,免费对公众开放,并于 5 月 20 日至 21 日提供专业导览,敬请于“Prada 荣宅”小程序预约参观。

04

以阅读和写作,抵抗遗忘和衰老

多伦多大学的一群研究人员分析了英国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和 P.D.詹姆斯的作品,发现克里斯蒂的词汇量在她后期的小说中突然减少,同时,重复单词和填充词的使用也大大增加;而詹姆斯没有表现出这些趋势,在她的写作生涯中,词汇或语法的变化在统计学上都不显著。

研究人员之所以选择这两位作家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克里斯蒂被怀疑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患上了痴呆症,而詹姆斯则作为对照组,一生中没有表现出任何认知障碍的迹象。

语言文学与大脑变化之间的关系远比我们想的更加深刻。看到这里,你是否心中也划过几个作家的名字,想要好好探索一番?《变化的头脑》便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观察角度。变老不是只会带来坏消息。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差异是多维度的,年龄只是其一。了解语言能力变化的根源,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应对认知功能的衰退。

好消息!本书的研究还发现,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可以弥补其他认知功能的衰退。赶紧把书读起来,就从这一本开始吧!

05

“痴呆”背后的故事

老爷子伍德收到一份广告,上面说他中了一百万大奖。对此他深信不疑,坚决要从蒙大拿的比灵斯市步行到内布拉斯加的林肯市,跨越八百公里的路途去领奖。

电影的开头就足够引人共鸣,让人一下就想起那些高价购买无用的保健产品、在银行坚持要给骗子汇款,或是在家族群里转发“养生知识”“惊天秘密”的老一辈。

妻子和两个儿子都觉得老爷子在痴心妄想,看他在公路上蹒跚前行,一次次被带到警察局或医院,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总陷入呆愣,被人问话后常反应不过来要回答;明明已经没有驾驶证了,却非要买一辆车。想必不少观众都会将这种执拗归于一种认知障碍或“痴呆”。

劝阻未果,小儿子大卫最终决定开车载着他到林肯市领奖,路经伍德的老家,在家庭聚会中见到了久未谋面的亲戚们。随着与亲戚和镇上居民的交流,老爷子的过去逐渐浮出水面……也许在古怪的行为中,除了衰老与病症外,更藏着伤感的人生。

06

错了,但是不要紧

日本有这么一家餐厅,服务员经常会给顾客上错菜,但奇怪的是,顾客们并不生气,反而都洋溢着温暖的笑容和对于上错菜的欣然接受,而且客人络绎不绝。原来,这家餐厅的服务员都是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年人。

这些老人家虽然非常友善且认真工作,但因为记忆力减退,所以上错菜的情况经常会发生。这家“会上错菜的料理店”是日本一些机构在 2017 年策划的,他们邀请了六个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做服务员,用这种温暖且直观的方式,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普通大众面对面接触,让更多人了解并正视阿尔茨海默病。

韩国 KBS 电视台2018年推出的一档名为《忘记点餐的美食店》的节目,灵感正是来源于这个餐厅。2019 年腾讯的综艺节目《忘不了餐厅》则引进自韩国 KBS 电视台的《忘记点餐的美食店》。

本书是由最初的同名纪录片整理而来,让读者借助这个有意思的策划,一起走进这家餐厅真实的故事,对阿尔茨海默病再多一些认识和理解。

07

暮色之中也有繁星闪烁

“我在一生中,从未像现在这样舒服地、长久地享受过自己。”

英国传奇女编辑戴安娜·阿西尔在她 89 岁写下的这本书里如此感叹。当人老去,身体、大脑、心态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荷尔蒙的影响退去,依旧能心无芥蒂地享受爱欲;当人老去,曾经害羞窘迫的社恐症状居然消失了;76 岁退休后,仍能开创全新的写作事业。

“人能好好长大,就能好好变老。”

作家简·里斯害怕变老,为了逃避变老这个事实,她总是扬言要做许多非理性的事,比如把头发染成鲜红,在床头柜抽屉里备下安眠药。诺奖得主埃利亚斯·卡内蒂挑战死亡的方式是:写了两大本格言集来宣称自己“拒绝死亡”。

而对于阿西尔,“我们非常清楚生命是依照生物规律而不是个体规律运作的,个体出生、长大、生儿育女、凋零死亡让位给后来者。不管人类做着怎样的白日梦,也无法幸免这样的命运。”与其把时间徒劳地浪费在抗拒衰老和恐惧死亡上,不如把精力用在思考如何体面地走向凋零。

即便是衰老与将死之人,也可以鲜活地存在于时间之中。人生暮色中仍有繁星闪烁,老年人依然还在生活,还在成长。

原标题:《以语言和情感,保护我们的大脑》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