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奋斗最幸福 | 霞浦核电工程管理处:穿过荆棘,是一座玫瑰园

2023-05-16 16: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编者按

奋斗的人身上都有光,能够照亮脚下前行的路。无论身处哪个岗位,奋斗的韧劲始终是成就梦想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今天,我们带来五月特别栏目《奋斗最幸福》第四期,一起见证中核霞浦核电有限公司工程管理处走过的奋斗之路……

“有些事明知道行不通,可是咱们还是要做……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忍受痛苦的煎熬,并且告诉自己,这是非常值得的。”

                                                                             ——《荆棘鸟》

工程现场办公大楼五楼,一如既往地从早到晚充斥着各种声音:脚步声、电话声、对话声,以及电梯开门关门的声音。

置身其间,身边的一切都如快速闪过的画面,一如工程管理处走过的这些年。

斑驳工装,皆是故事

本是深蓝色的工装,却像被小孩胡乱涂鸦过一样,各种形状的淡白色痕迹到处都是。这样的工装,在工程管理处每个办公室的工位上都可以见得到。

“汗水雨水再加阳光,就是我们工装最独特的漂染剂,酷吧!”回头一看,只见一个急步走过的身影,他背后那张特殊的图画在廊灯里忽明忽暗。

国际滩涂摄影胜地让闽东霞浦风靡全国,炫目的日出、朦胧的雨后、洒金的海面,随手一拍都是一幅绝美的风景画。

可对于快堆人来说,日出后迅速升高的灼人温度、令人睁不开眼的狂风暴雨,才是他们需要真实面对的场景。

时隔五年,那场令人记忆深刻的超级台风还不时令人心悸。

“当时台风过后现场的惨烈,顶着烈日抢修道路画面的艰辛,风大浪急的海面上抢救淡水管的人们,扛着沉重设备翻山抢修电路被压弯的身躯,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当年,工程管理处贺睿端、占军、陈志星、熊年志、吴道成等,就在这些画面中。

在这场与大自然的博弈中,快堆人当仁不让地胜利了,工程建设未受分毫影响,就好像这场台风从未来过。

设备即将就位却突然下起暴雨,一个个身影冲出来,没有丝毫乱了阵脚,发出指令,小心落位、固定吊装设备,备好应急设施……他们高仰着头,脸被暴雨打得生疼,却只是一把抹掉雨水,坚持将设备平稳落下。

“霞浦的天气变幻莫测,时常是原本艳阳高照,突然就下起暴雨,这几年现场吊装不知道出现过多少这样的情景,我们处置起来早就得心应手了。”

每一个工程管理处的人,都经历过和风雨赛跑的场景。

每每作业完成,端起已经冷掉的盒饭,坐在简陋的集装箱里,和参建单位的兄弟们一起,他们吃得畅快。

2020年底,随着新冠疫情同来的,还有8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天气,早己习惯拧开龙头水自来的人们突然进入了一滴水都舍不得浪费的日子。

“当时现场浇注任务很多,没有合格的淡水,这些工程都得停下,后续工作也不能继续。”

于是,那年冬天,在依然湛蓝的海边一片空地上,顶着凛冽的寒风,姜玉龙等人白天黑夜连轴转,在明亮的日光和昏暗的灯火中,抢建出一套海水淡化系统。

在那些连洗个澡都难以实现的日子里,现场浇注的淡水却一直没断过。

而此时,廖泰城等人与海边的兄弟们遥相呼应,在并不宽敞的工程现场绞尽脑汁地协调设备放置、作业面准备等各项工作。

每天工作结束后,他们顾不上自己的满身泥泞,只要确保工程没耽误,他们就觉得非常开心。

“工作这几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拥有了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仅仅参加工作四年的廖泰城工程上是把好手,写起文章也是妙语连篇。

洗尽铅华,亦柔亦刚

“工装红妆你爱哪个?”

“都爱!”

看,这就是新时代快堆工程一线的女性,从来不做选择题,只会倾尽所有,为自己的梦想奋斗。

在一群糙汉子中间,几道纤细的身影格外吸引人注意。

“叶姐”是工程管理处小伙子们对叶红枫统一的称呼,这个几年前还一脸稚嫩的姑娘,如今已经成为工程建设一线的骨干力量。

“我们叶姐可不是女汉子,那叫女强人。”几道清脆的笑声,是他们送给叶红枫最好的夸赞。

叶姐(叶红枫)

林丽娟的头发长了一些,那个当年一度被所有人认成男孩子的小姑娘,只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就成了工艺安装战线上的顶梁柱。

“我可能从小性格就有点像男孩,所以挺适合干工程的。”林丽娟笑着说。

她会穿着笨重的防护服,躬身钻进狭窄的设备里一丝不苟地检查清洁度;她会跟着一群大老爷们没日没夜守在设备安装现场,累了就在集装箱里倚着冷硬的板凳稍稍阖一会眼,丝毫没有因为性别而让自己拥有“特权”。

俞宛明,刚刚参加工作两年,便已经成了土建科的新生代主力。

这个外表斯斯文文的小姑娘一干起工作就全然变了样,常常让人忘记,这个年纪的小姑娘,似乎更应该在父母身边撒娇。

左:俞宛明   右:林丽娟

“我们工程管理处有八朵金花,虽是女性,却没有‘娇骄’二字的影子,和我们男同志一起干活从来享受的都是同样的强度,她们是我们工程建设当之无愧的‘她力量’!”

今年三八节前夕,几位工程一线女同胞的宣传文章一经发出,立即引起了一场热议。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古有杨门女将征战沙场,今有快堆巾帼不让须眉。

看着眼前一张张未施粉黛、掩藏在安全帽下的脸庞,她们似乎从不担心每天在烈日下暴晒会失去年轻、美丽的容颜,她们只是坚定地、一步步地行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身为女子却志似男儿。

她们穿着工装的样子,真美。

脚踏实地,一往无前

徐源、谢阅、王哲、代长福、段环杰、陈许诺、叶海锐、杜万琪、金益强、王浩洲、王昌军……

文字的力量太小,无法记录下每一个一线工程人的故事;文字的力量很大,大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每一个都足以感动并影响身边的人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可还记得,那年国庆七天长假,为了让后续工作在放假后顺利开展,连续七天,从早6点到晚6点守在现场不离不弃的一点一滴?

可还记得,凌晨两点,一群人聚在设备安装现场,看着设备一点点就位、完工,身体的疲惫完全被内心的百感交集代替是什么滋味?

可还记得,自从加入到工程管理这个团队,每个人每天手机里记录下的超过20000步是怎么形成的?

可还记得,每天在现场忙碌一天后的晚例会上,和参建单位兄弟们守着会议桌,一边吃着简单的晚餐,一边做着复盘与规划的场景?

可还记得,一连几个通宵,简单休息下就继续坚守在现场完成作业是什么样的感觉?

“看,窗外的建筑,这么大的建筑,是在我们的努力下,一点点长高的!”叶海锐年轻的脸上满是骄傲。

“负责的第一项工作完成后,我自豪极了,感觉就像自己的第一个孩子长大了一样。”可是林丽娟,你自己也还是个孩子啊。

“2022年春节后,工程持续推进,大概两个多月吧,每天基本上就是闭眼休息,睁眼工作。”忙碌或许也是种“病”,因为刚刚闲下来一点的陈许诺,“一下子完全不适应了”。

“在工程一线工作,必须要吃得了苦,耐得住累,而且还要能持之以恒。所幸,我们工程管理处这支队伍虽然年轻,但大家的心是齐的,劲是足的。”霞浦核电总经理助理、工程管理处处长贺睿端是个面对荣誉会“害怕”的领头羊,“荣誉只能让我们更加努力,更加积极,不能因为有了荣誉就觉得可以歇歇脚了。”

这样的认知并非贺睿端独有,在工程管理处转了一圈,似乎获得公司首个国家级荣誉这个喜讯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波澜,因为“工程人最重要的是把工程干好、干扎实。”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中国核能发展的步伐不停,中核快堆人为之而奋斗的脚步便也永远不会停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