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条来自省外感谢短信背后的故事

2023-05-17 16: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一面锦旗、一条感谢短信

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一个故事中都饱含着一段真情

每一段真情里都赋予着群众

对法官的

一份信任、一份认可

这天,我正在办公室看卷,放在桌上的手机叮的一声,突然传来新短信提醒的响声,原本以为又是那些无聊的广告群发,我拿起手机一看,还真猜错了,居然是之前办理的一起案件当事人发来的,短短五六十字看的我出了神,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背后的暖心故事

发短信的是广东的当事人蔡某,去年年底,蔡某通过网上立案方式起诉某区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不动产交易中心等几个单位,提出了三项诉讼请求,要求依法确认被告为第三人祝某办理不动产权证的行政行为违法,还要依法判令被告承担因违法为第三人祝某办理不动产权证给原告带来7 0万元房产分割费的损失,同时还得赔偿因诉讼给原告带来的损失1万元。

蔡某与该案的第三人祝某原系夫妻关系。二人前些年在广东当地法院调解离婚,双方约定将位于新乡市某区的一套房产归祝某使用,祝某支付蔡某房产分割费7 0万元,并且在两年内付清,待祝某付清房产分割费后,蔡某协助祝某办理房产过户、更名手续。后因祝某拒不履行调解书确定义务,蔡某2022年初向广东当地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蔡某得知在其不知情、未到场和未授权的情况下,祝某已私自将房屋卖给案外人,并办理了过户登记。蔡某认为祝某只有在付清房产分割款的条件下,才有权处置案涉房屋。根据办理不动产过户登记工作要求,在办理不动产变更登记时,需要提供夫妻双方身份证,婚姻证明,任何一方不能到场办理,则需提供委托书。在原告未提供其身份证、婚姻证明等资料,更没有到现场或者委托他人代办的情况下,不动产登记部门变更过户登记,属于行政行为违法,侵害了原告权利,于是起诉到原阳县法院。

案件分到了宋素琴法官手中,我是合议庭成员。宋素琴拿到案卷一眼就敏锐的感觉到原告起诉三个单位,很可能有多列或错列被告的情况。考虑到蔡某是外地当事人,加上当时新冠疫情挺严重的,为了降低蔡某横跨多省来回奔波所带来的风险和麻烦,我们主动与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部门取得联系,了解涉诉房产的具体情况,又专门给蔡某打电话告诉她错列被告的情况,蔡某修改了起诉状邮寄到了法院。

收到起诉状,宋素琴立即安排助理向不动产登记中心送达举证、答辩通知书,然而开庭当天,被告不动产交易中心却拿出一份《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调整的通知》,根据该文件,不动产交易中心行政职能部分已划归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管理, 该中心并非本案适格被告。原告蔡某当天委托出庭的代理人既不是律师,也不是所在社区指定的人员,与原告亦不属于近亲属关系,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不能代表原告参加诉讼。该案再次陷入错列被告、原告代理人不符合法律规定等无法开庭审理的尴尬境地。

穿透式审判思维,要求我们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只是机械的审理案件。宋素琴和我商量,这个案件表面上看起来是蔡某与行政机关因行政登记问题发生行政争议诉讼,但其实蔡某的“怨气”还是对第三人祝某私自处置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房产,导致第三人名下无可供执行财产的不满。若想彻底化解纠纷,应当民事行政争议一并解决。于是宋素琴和我进行了分工,分别给原告蔡某和第三人祝某打电话做思想工作,蔡某电话中当即表示只要第三人支付其60万元,愿意放弃其他诉讼请求。第三人祝某也表示原意向蔡某付款,只是因为疫情原因,资金周转困难,提出能否分期付款。为表达诚意,祝某当天筹到20万元转账至蔡某账户,并保证剩余40万元在今年5月底一次性付清。原告也表示同意分期付款,并且在收到20万元款项后,在电话中申请撤诉。

今年3月的一天,我忽然接到蔡某的电话,她急切地说:“孟法官,我不能等到5月了。”我问她什么原因,她说:“听朋友说,起诉有时间限制,到5月就超过起诉期限了。”问我该如何正确维权。于是,我一边安慰她别着急,一边拨通了第三人祝某的电话,了解祝某能否提前付款。电话里,我给祝某再次做工作,建议其提前还款。祝某当即答应找亲戚朋友凑凑,一周后告诉我结果。挂断祝某的电话,我又拨通了蔡某的电话,告诉其现在祝某的生意处于最低谷,经营出现严重困难,否则也不会将唯一住房卖掉,希望蔡某看在孩子的份上,给祝某一周的筹款时间。如果一周后能筹到钱,我负责督促祝某提前给原告付款,如果一周后没有筹到钱,到时候我一定还会再帮她想办法。

在接下来的一周,我每天在工作之余,都会给祝某打个电话,问问筹款进展情况。接连好几天,祝某也被我坚持跟进的工作态度深深感动,也都如实告知我筹款情况。等到了第六天,还没等我有时间联系祝某,他自己就主动打来电话,告诉我已将款打到蔡某账户,让我放心,并且感慨地说:“这几年在外面做生意,接触过不少人,但像你们这么较真的人还真是不多见,雷打不动的天天晚上八九点还不忘给我打电话。”我有点不好意思的说:“白天开庭、开会、走访调查,写判决书只能等到晚上了。如果你认为晚上给你打电话打扰到你,我在这里给你道歉。”祝某笑着说:“知道你们忙,也挺不容易的,绝没有埋怨的意思,看着你们为了别人的事这么上心,就是觉得挺感动的。”

结束了跟祝某的通话,我在欣慰之余也被深深触动了,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本就是我们的分内之事,当我们真的尽心为群众着想,给他们办实事了,他们绝不吝惜赞誉和褒奖。对法官来说,办案子真的就像种庄稼一样,一个案件从立案、审理、调解到结案,也会经历“春夏秋冬”。找到了案件的突破口,就像看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案件办理遇到了难题,“僵局”就像寒冬里的河水一样冰冻凝结;看到困难的当事人急切的样子,我们的心又像被放在三伏天的路面上暴晒一样煎熬;当然,唯有坚持,只要肯尽心,终究我们会盼来那“丰收”的秋天,让之前一切的付出,都能收获群众那沉甸甸的叫做满意的“果实”。

来 源:孟少华

编 辑:关瑞红

原标题:《一条来自省外感谢短信背后的故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