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近视还有救吗?阿托品、OK镜、离焦镜、离焦软镜,怎么选?

2023-05-20 07: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眼科 浙大儿院

“普通眼镜和OK镜,什么区别?”

“离焦镜真的能控近视吗?”

“阿托品对控制近视,有多大效果?”

“有没有不用花钱,又能防控近视的?”

孩子近视,已经成为很多家长的心病。很多家长都表示,对孩子近视不是不重视,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他进展地慢一点,同时对于目前市面上的各种药物、眼镜,不知道如何做出对孩子最有利的选择。

还有家长表示:无论是阿托品,还是OK镜、离焦镜,价格都不菲,有没有什么又能省钱,效果又好的法子?

为了解答家长的困惑,浙大儿院眼科副主任郑晓雨和康道欢医生,为我们一文讲清。

郑晓雨

副主任医师,浙大儿院眼科副主任

专业特长:擅长小儿斜视配镜及手术治疗,弱视康复、近视防控,倒睫、上脸下垂、眼眶眼脸结膜肿物微创整形手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和注药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综合治疗,泪道阻塞,角膜穿通伤、泪小管断裂修复。

01

阿托品究竟有没有效?有多大效果?

根据亚洲人群的系列随机对照临床实验ATOM1和ATOM结果显示,0.01%阿托品滴眼液具有良好的延缓近视进展效果,和高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相比具有最小不良反应以及停药后最小反弹效应。

其他类似研究也指出0.01%阿托品滴眼液的近视防控效果可达27%-83%,具有较小的不良反应和停药后反弹效应,同时对近视控制具有累积效应。

研究表明,阿托品滴眼液对近视的作用机制可能和眼内其他组织的M-受体有关。近期研究提示,脉络膜巩膜缺血缺氧微环境是近视发生的重要机制,且关于阿托品治疗后的动物实验以及临床实验研究均发现实验组研究对象的脉络膜增厚、脉络膜血流灌注压增加,提示阿托品对近视的防控作用靶点可能在脉络膜。

阿托品滴眼液用法:每晚睡前,双眼各滴一次,每次一滴,建议治疗至少持续两年。对于儿童青少年快速进展期近视,0.01%阿托品滴眼液可联合角膜塑形镜(OK镜),联合使用时可先点0.01%阿托品滴眼液,5-15分钟后戴角膜塑形镜(OK镜)。

02

OK镜真的能改善近视吗?

角膜塑形镜也叫OK镜,它的原理是通过夜间佩戴把角膜中央区的区域变扁平,但由于角膜具有弹性,很容易恢复到原来的角膜形状,因此近视改善的效果只是暂时的,角膜塑形镜是夜间佩戴白天摘镜。

角膜塑形镜矫正视力同时延缓近视进展具体机制还不明确,主流观点认为是周边离焦学说,即角膜塑形镜可以改变视网膜周边离焦状态,从远视性离焦为正视或近视性离焦,同时保持清晰的中心视力,从而可以抑制眼轴增长。研究表明OK镜控制眼轴效果为43%-63%。

角膜塑形镜使用方法:睡前佩戴,晨起摘镜,保证佩戴时间8小时左右。OK镜护理操作要求较高,护理不规范容易引起结膜充血、角膜炎等症状。另外,有研究发现角膜塑形镜配合低浓度阿托品近视控制效果更佳可能与滴入阿托品后瞳孔散大周边近视性离焦区域增加有关。

注意,OK镜属于III类医疗器械,必须在正规医疗机构由眼科医生验配。如有眼红、眼痛、眼分泌物增多、严重眼部过敏等情况,应立即停戴,并及时就诊。

03

离焦镜对近视控制真的有帮助吗?

离焦眼镜的镜片有些特殊,可以在普通单焦点框架眼镜的基础上,周边焦点前移(与OK镜控制近视原理相似)。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离焦眼镜具有多焦点,佩戴时可避免光线投射到周边视网膜后。离焦眼镜可分为多点离焦眼镜及周边离焦眼镜,都有一定的近视控制作用,但整体控制效果低于OK镜。

目前临床效果较好的离焦镜片有:日本豪雅的新乐学,法国依视路的星趣控,德国蔡司的小乐圆等。

04

离焦软镜更高级吗?效果更好吗?

离焦软镜的本质,其实就是一款具备近视防控功能的隐形眼镜。因为是一次性使用,不需要清洗、护理这些繁琐的步骤,而且是透氧量比较好的软镜,戴起来不太会有异物感。

离焦软镜是在镜片上通过特殊的光学设计而产生的近视离焦(不是通过改变角膜形态、也不是药物干预),来达到延缓眼轴增长、控制近视进展效果的。从数据来看,离焦软镜配戴者延缓眼轴52%,等效球镜延缓59%。

几种减缓近视增加方法优缺点比较

05

近视防控好烧钱?有没有不用花钱的?

最具性价比和实用性的防控方法:增加户外活动。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户外活动时间太少,因为户外活动时阳光能够刺激视网膜中多巴胺的分泌,从而调控眼轴增长,达到预防近视的目的。因此,专家建议,保证孩子每天有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孩子远离近视。

编辑:木玉、叶子

排版:叶子

供稿:眼科康道欢医生

原标题:《近视还有救吗?阿托品、OK镜、离焦镜、离焦软镜,怎么选?眼科专家一文讲清》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