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未来就业报告:哪些岗位将变革?哪些技能是求职关键?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 吕娜
2023-05-19 19:2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海报设计 郁斐

近年,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变革给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巨大影响。

为洞察未来的工作变革趋势和劳动力需求,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于4月底发布第四版《未来就业报告》(The Future of Jobs Report 2023)。与2016、2018、2020年发布的前三版未来就业报告相比,第四版报告涵盖的研究议题、地域和产业集群最为广泛,涉及全球27个产业集群、45个经济体、雇佣员工总数超过1130万名的803家知名企业,覆盖6.73亿个工作岗位。

在充沛的调查数据基础上,报告细致分析了新冠大流行以来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技术变革对工作岗位、工作技能等就业关键因素的重要影响,进而为未来五年需要采取的人力资源转型战略提供了洞察。

8300万岗位将消失,数字化和绿色经济主导未来就业

通过对来自6.73亿个工作岗位的调查数据进行测算,《2023年未来就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现,未来五年全球新增工作岗位数量可达6900万个,但同时也会有8300万个岗位消失。也就是说,全球工作岗位的绝对数量将下降约1400万个,相当于目前工作岗位总量的2%。

《报告》认为,导致工作岗位数量下降的原因不仅包括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供应短缺和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因素,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人群就业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技术迭代造成的就业岗位结构性流失难以避免。

2023年3月27日,湖北宜昌,猇亭区广汽传祺生产基地,工人在乘用车自动化生产线上忙碌。视觉中国 资料图

大约 75% 的受访企业表示,预计未来五年内会在企业运营中引入人工智能等自动化技术。由此导致的显著结果并非大量体力劳动岗位的消失,而是多达2600万个文书、记录保存和行政工作被数字技术淘汰。其中,衰退最快的10种工作分别是:银行出纳员,邮政职员,收银员和售票员,数据录入文员,行政及执行秘书,材料记录和库存管理文员,会计和簿记文员,立法会议员及官员,统计、金融和保险文员,上门销售人员。

《报告》同时指出,数字技术对就业也有积极的影响。超过85%的受访企业认为,更多地采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技术实现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将推动其组织结构的关键性转型,由此创造出大量新型工作岗位。

《报告》测算了2023-2027年期间增长最快的工作类型,绝大多数由人工智能和数字化驱动,包括: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专家、可持续发展专家、商业智能分析师、信息安全分析师、金融科技工程师、数据分析师和科学家、机器人工程师、电工学工程师、农业智能设备操作员和数字化转型专家。

与此同时,随着绿色经济的蓬勃兴起,世界各国对可再生能源工程师、太阳能系统工程师、ESG专家等人才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数字化和绿色经济将主导未来就业市场的新格局。

44%雇员的核心技能将被颠覆,“软技能+技术力”成为关键

《报告》还进一步探讨了未来五年工作和技能将如何因技术迭代而演变。据估计,从现在到2027年,44%企业雇员的核心技能将被颠覆,60%的雇员需要接受新技能培训。值得注意的是,虽有42%的受访企业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列为未来五年的员工技能培训优先事项,但却不在最高优先级。

《报告》给出的2023-2027年企业期望员工具备的前十大核心技能依次为: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弹性、灵活性和敏捷性,内驱力与自我意识,好奇心和终身学习,技术素养,可靠性和注重细节,同理心和积极倾听,领导力和社会影响力,质量控制。

就技能类型而言,这十大核心技能大多数属于认知类的“软技能”,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网络安全、编程等技术“硬技能”排名并没有那么靠前。

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未来就业报告》:工作者需具备核心工作技能排行榜

形成上述工作者技能需求格局的原因仍然在于数字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员工个人需要尽快适应持续变化的工作环境,应对企业运营自动化所带来的挑战,因此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必不可少,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意识亦不可或缺,而强大的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同理心与自省能力、技术素养、领导力等则是在人机耦合大趋势下,人类依然能够发挥其独特思维和感知力,实现与AI协作共创的必备素质。

值得一提的还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报告》指出,2027年之前,全球约60%的雇员需要接受数字技能培训,但目前看来只有半数雇员能够获得足够的培训机会。企业和政府固然有责任为雇员创造学习和培训机会,但个体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才是其始终保有职业竞争力的“安全底线”。综合而言,能在未来就业市场中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者应当是软技能和技术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为化解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教育体系应优化的五个方向

为了应对技术驱动下的全球就业转型,我们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亟须创新,以紧跟数字时代职业素养、工作技能的变化趋势,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能的调整和转变至少应涵盖:

贯彻终身学习:传统教育体系注重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取特定知识和技能。然而,数字时代职业要求不断变化,终身学习变得至关重要。教育体系需要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培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强化科技和数字素养:数字时代的工作者需要具备良好的科技和数据分析能力。学校教育应该在课程中加强对科技工具和数据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这将为他们在未来的职业中提供竞争优势。

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数字时代,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成为职场中不可或缺的能力。教育体系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提出新观点和学会分析、解决复杂问题。学校应提供更多创新性的学习机会,如创业教育和跨学科合作项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升合作和沟通技能:数字时代的工作强调团队合作和有效沟通。教育体系需要加强合作和沟通技能培养,通过项目学习和团队合作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领导能力和解决冲突的技巧。

培养跨文化智慧:随着全球化加速和多元文化交融,教育体系需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智慧,包括跨文化沟通能力、文化敏感性和全球意识。学生应当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具有在跨文化环境中有效工作和交流的能力。

在一个丰裕社会里,工作和劳动的意义除了谋生,还在于获得尊重、认同和可持续发展。数字时空下,这既需要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适应技术驱动的创新和变革,也需要全球社会对教育体系的前瞻性治理,消解结构性矛盾,平衡好利益和价值的关系。

 --------

城市因集聚而诞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环境、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观察,聚焦公共政策,回应大众关切,探讨城市议题。

 

    责任编辑:朱玫洁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