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激扬家国情·奋斗新征程||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故事

2023-05-19 22: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我们身边一直有这样一些家庭,他们在各行各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家庭奋进新征程的良好精神风貌,体现了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时尚,在传承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厚植家国情怀、弘扬文明新风方面树立了标杆、作出了表率。

让我们一起学习最美,争当最美,致敬最美。

哈斯高娃家庭

哈斯高娃,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协会党支部专职副书记。丈夫于铁强,呼和浩特市城发供热公司辛家营分公司基建办主任。她们勤俭持家,提倡节能环保,家庭成员相互监督提醒,做到随手关闭电源、节约用水、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她们热心公益,夫妻俩无偿献血 15 次,累计4600毫升。捐款4万余元资助贫困生,先后多次为儿童福利院捐衣赠物。由哈斯高娃家庭牵头组建的腾飞公益团队,已累计帮扶困难学生3000余名。她们勇于担当,疫情期间,哈斯高娃主动担任华盛家园小区临时党支部支部书记,交1000元党费支援武汉抗疫,为小区值守人员捐赠口罩,为战胜疫情发挥了最美家庭作用。

张玉立家庭

张玉立,在呼和浩特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因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荣获表彰并赢得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妻子郭红丽勤俭持家,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即便是屡次租房、搬家也毫无怨言。除了经营好自己的小家,郭红丽还经常长途跋涉,到河北老家陪伴婆母、陪老人住院治病,得到了亲朋好友的称赞。在父母的影响下,女儿学习刻苦、自立自强,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已成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刘巨宏家庭

刘巨宏,包头市达茂旗达尔汗苏木“安达”志愿服务队队长。丈夫韩来福,达茂旗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刘巨宏夫妻孝老爱亲,公公去世后,她们将婆婆接到家中,十余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刘巨宏夫妻志愿服务十八载,照顾残疾人、帮扶贫困人员、参与水滴筹捐款,用大爱温暖着身边的人。在良好家风熏陶下,女儿韩旭考入武川县人民检察院后,也注册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成为留守困境儿童离不开的“姐姐老师”。

张二玲家庭

张二玲,包头市石拐区白狐沟街道脑包沟前店村村民。在这个家庭里,既有体弱多病的公婆和3位无子女的叔叔需要孝敬,又有3位先天聋哑且低智的小叔子需要照顾。42年来,张二玲始终不离不弃,用柔弱身躯撑起了全家人的幸福。她不等不靠,带领一家人养羊、种地,生活清苦却其乐融融。张二玲孝老爱亲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有人问她累不累,她说:“每家都有不开心的事,既然遇上了,我就要把责任承担好,努力让家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开心幸福”。

黄静家庭

黄静、张俊勇夫妻俩下岗后,通过开办幼儿园和职业培训学校维持生计。生活虽然不易,但她们依旧热心公益,结对资助了3户困难家庭。扎兰屯市妇联推出“阳光就业扶贫工程”后,夫妻俩又主动报名,拿出5万元帮助困难家庭的孩子学习计算机技能。前几年,夫妻俩响应绿色发展号召,开办内蒙古栎园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苗圃栽培基地,生意越做越起劲,还带动河口村及周边村的贫困村民一起走上了“植绿”致富之路。

古木森家庭

古木森、金兰迪是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的养鹿人。为让更多人看到、了解养鹿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习俗。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古木森夫妻通过制作短视频介绍家乡生活,很快就带火了乡村经济,成为网民喜爱的“网红”。小有名气后,古木森夫妻开始带领更多鄂温克族青年学习绘画,夫妻二人制作的桦树皮画,得到了专业画家的好评。

赵红胜家庭

赵红胜,兴安盟科右前旗乌兰牧骑工作人员。工作20余年来,因成绩突出,荣获多项荣誉。妻子李玲,科右前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疫情期间,义无反顾驰援家乡,勇于担当、技术过硬,圆满完成了满洲里疫情防控任务,赢得了广泛赞誉。赵红胜下派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后,李玲全力支持,协助丈夫圆满完成了平安村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并多次获得表彰。在她们的影响下,6岁的女儿爱舞蹈、爱画画,多才多艺,一家人幸福和睦、欢声笑语不断。

庞亚芬家庭

庞亚芬、张艳夫妻是突泉县艳芬老年公寓负责人。“如何让入住的每一位老人安享晚年、尽享天伦”是庞亚芬和张艳一直努力解决的问题。她们带领工作人员,将爱心洒满整个“福星苑”。老人生气了,她们是“开心果”,老人遇到困难,她们是“主心骨”,老人怕孤独,她们是“好儿女”,她们用爱将老年公寓变成了瓜果飘香、其乐融融的养生院。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家儿部

编辑:高艳 特古苏

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和音视频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在文章下方留言联系我们删除或支付稿费。

原标题:《激扬家国情·奋斗新征程||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故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