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谁在制造顶流AI孙燕姿们

2023-05-22 11: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孙燕姿”版的《发如雪》在B站上获得了168.9万的播放量和4.3万的转发量。极具辨识度的声线配合早已成名的词曲让其在网络上大受追捧。事实上,这首《发如雪》并非孙燕姿本人演唱,而是由创作者通过AI生成。创作者首先向模型“投喂”孙燕姿语音素材进行音色训练,然后对需要演绎的歌曲进行模型推演,实现音色替换。上述视频作者也在介绍中注明,视频使用AI音色替换技术(Sovits4.0),视频中演唱人声并非孙燕姿本人。

除了AI孙燕姿,网络上还有AI周杰伦、AI蔡依林等一众AI“歌星”。围绕自己喜爱的歌星,粉丝们纷纷索要代码加入创作。某短视频平台上一个名为“AI孙燕姿”的账号在5月11日发布了第一个作品,一个月里已经吸引了近四千的粉丝,追随者们希望通过众人参与,创造一个“孙燕姿2.0”。

AI数字人,成为流量密码

“AI歌星们”实际上是近几年火爆的AIGC在文化领域的拓展。AIGC是指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内容的方式。AIGC被认为是继UGC(用户生成内容)和PGC(专业生成内容)之后的新型内容生产方式。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虚拟人设、虚拟人物有潜力演化为虚拟偶像,为元宇宙创造大量多元的内容。

苦瓜是一名痴迷虚拟偶像的二次元,长期活跃在B站上。对于AI孙燕姿,苦瓜认为AI成功模拟了孙燕姿的发声、吐字和气息方面的唱歌习惯,但是还缺少一些歌手的情感。他喜欢的虚拟偶像更多是“套皮主播”或者虚拟形象出镜来娱乐大众。

虚拟偶像或虚拟主播的概念,源自于日本的“VTuber”(全称 Virtual YouTuber,简称“V”)。苦瓜在喜欢上虚拟偶像之前痴迷二次元文化,去年五月份她偶然在B站刷到虚拟主播VOX Akuma的剪辑片段,富有磁性的声音加上好看的皮套,瞬间点燃了苦瓜的兴趣。VOX在2022年5月份开启了其在B站的第一场直播。据苦瓜介绍,大多数粉丝在喜欢上虚拟偶像之前都热爱二次元文化,接近的形象和风格让许多粉丝在看完几个片段后就会入坑。

虽然不舍得把钱花在自己身上,但买起周边却从不后悔,苦瓜开启了消费氪金之路。苦瓜直言:“虚拟偶像有独特的人物设定,并且皮套(虚拟偶像的模型,即形象)很漂亮,这些都与三次元的人不同。”对于苦瓜而言,喜欢的不仅仅是一个形象,更是虚拟偶像背后的完美人设。 

不论是AI孙燕姿还是拥有好看皮囊和独特人设的虚拟偶像,都离不开技术的加持。AI孙燕姿,是用开源的生成式语音训练模型,集纳一些语音素材进行训练生成歌曲。简单来说,制作“AI孙燕姿”的歌曲,首先需要获取孙燕姿没有伴奏和混响的原始声音。然后将这些素材作为目标音色输入到模型中进行训练,得到一个可以生成孙燕姿音色的模型。接下来就可以用这个模型来转换任意音色的歌声。最后再进行一些后期处理和调校,就可以得到听起来像孙燕姿唱的歌曲了。

虚拟偶像的生成则更加复杂,需要经历3D建模、动作捕捉、配音、签约中之人等一系列流程。2020年被称为虚拟偶像元年,短视频、直播的爆火,让虚拟偶像行业拥有拓维的潜力。AR、数字孪生、交互等技术的叠加,虚拟的模型产生了形象、动作、声音,拟人要素的加成,迭代后变得灵动真实。但技术的加持只是初始态的人偶制作,要成为“偶像”还需各平台内容投放曝光,要称得上“产业”就需要通过开发周边、打造品牌、举办演出直播等活动来实现商业变现。多方合力之下,才能迈出虚拟偶像们顶流路的一小步。

NIJISANJI是日本最大的虚拟偶像公司,“NIJISANJI”意为“二次三次”,即二次元与三次元的结合,在中国被粉丝称为“彩虹社”,也是苦瓜喜欢的虚拟偶像所在的公司。彩虹社目前旗下艺人共74个,定期推出旗下部分主播的周边,在节假日或主播生日、出道周年日还会推出特别周边等营销活动,让心动的粉丝们忍不住“剁手买买买”。

如今的虚拟偶像已经不局限于歌曲的创作、专辑和周边的发行,它们甚至可以通过与粉丝的互动来丰富自己的人设,实现与粉丝的交流。虚拟偶像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开启与真人偶像同样的“造星之旅”,演唱会、广告、直播等活动纷至沓来。在虚拟偶像“造星”的链条上,虚拟偶像公司一方面加大技术生产,一方面强化运营,虚拟偶像则用“更好看的皮囊”和“更有趣的灵魂”吸引粉丝。“技术造星”的前景也让资本望见虚拟偶像背后的蓝海,积极投身虚拟数字人产业的广泛布局。从技术到运营,他们期望抓住Z世代的心。

恰逢Z世代青年正值成长成熟与消费能力提升季,资本以青年群体热衷的二次元文化为基础,让Z世代与虚拟偶像相遇。如何抓住Z世代年轻人的关注点和消费心理,让虚拟偶像从“小众”走向“大众”,成为“买单人”挖掘的重点。

技术加持的顶流不缺买单人

从最初的“纸片人”到如今的“数字人”,虚拟偶像的形象逐渐丰满和立体。凭借着“皮囊与灵魂”的支撑,虚拟偶像携带周边快速渗透到粉丝的圈层中,准确击中Z世代内心的秘密可能是,TA总能稳定持续的提供情感、情绪价值。苦瓜认为自己在买周边方面还算比较理智,“购买周边算是一种投资,但更多的还是为自己的喜爱买单。”尽管大多数官方周边的定价都比较高,但一旦一款周边戳中内心,苦瓜还是会毫不犹豫地消费,曾在三个月内花费了近一千五百块。相比于其他粉丝,苦瓜自评在购买周边的时候属于“理智派”,但在官方周边限量的情况下,还是抑制不住购买的冲动。除了发售周边以外,虚拟偶像以更多新方式对粉丝的喜爱做出回应,通过交互走进粉丝的内心,从“小圈”走向“大众”。

偶像直播、周边频频新出,粉丝们为偶像花费金钱是表达支持的一种重要方式。据艾瑞咨询相关报告显示,每月在中国虚拟偶像产品上花费在101-500元的关注者数量最多,相比于2020年和2018年,2022年每月花费在500元以上至5000元以上的关注者数量增长明显。EBY异白是一位B站的UP主,主页发布了几条关于Mysta(彩虹社旗下的一个艺人)的切片。他每月在动态中晒出打赏记录,仅去年12月的打赏记录截图中,他以多种方式为虚拟偶像花费了七十多次,其中最高的一笔金额为3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000元)。 

巨量时间的投入也是粉丝为偶像疯狂的另一种表现。骐迹关注虚拟偶像有十年之久,他从小学时候便开始喜欢初音未来,初中开始喜欢洛天依。如今骐迹最喜欢的虚拟偶像是一个名为A-SOUL的虚拟偶像女团,是由乐华娱乐打造的五人虚拟偶像团体。骐迹坦言,自己对于虚拟偶像的金钱投入不多,更多的是时间和精力。骐迹每天至少花费五六个小时在B站观看视频,自己B站两千五百的关注中近有四分之一就是虚拟偶像,“如果将自己的时间换算成金钱的话,那我觉得我在这方面的花费还是有分量的”。 

粉丝们还在偶像身上投入大量心力,创造出只有他们才懂的“圈内文化”。伴随虚拟偶像发展的过程中,粉丝自发形成了特定圈层。他们使用着只有圈内人懂得的“行话”,营造出独特的群体文化氛围。无论是直播评论区一排排谜语般的说话风格,还是交易周边时自成一统的沟通字符,都让旁人甚至虚拟主播的浅层观众都难以理解。迈入这个圈子,首先就要学习大量的圈内语言。

参与过多个虚拟偶像圈子的骐迹表示,尽管现在的动作捕捉技术不够成熟,虚拟偶像在唱跳的时候并没有真人流畅,但是虚拟偶像表演的独特氛围让他选择了继续追下去。

对于在互联网追求精神浪漫的粉丝们而言,他们更希望能够得到与偶像互动时的代入感,这种代入感受限于时空往往是真人偶像难以给予的。支撑虚拟偶像现实呈现的虚拟现实技术大大提高了粉丝的沉浸感,使他们身临其境地与自己的偶像身处同一空间,实现了虚拟与现实的链接。同时粉丝之间的圈内语言提供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满足他们精神上对虚拟世界的依赖,也让他们参与到虚拟世界的持续构建中。

作为新兴业态,虚拟偶像市场中仍存在瓶颈和乱象。一是生产运营成本高,入局门槛高,头部虚拟偶像IP和腰部、尾部IP商业化呈两极分化趋势,后者破圈难度高;二是市场监管有待完善,虚拟偶像周边商品质量难以保证。虚拟偶像公司彩虹社由于主播数量庞大,每两周左右就有一轮周边贩卖,销量激增的背景下,部分商品出现制作瑕疵、定价高企等问题,对购买者权益造成损害,长此以往,粉丝购买的热情能否持续,值得商榷。

此外,AI模仿真人的数字人,在训练阶段,存在隐私保护的问题,在内容生成阶段,也有伦理和法律挑战,交互内容要符合主流道德标准,同时接受当地法律监管。从目前来看,AIGC的发展依然离不开背后深谙人工智能自动化的创作者们。人工智能在协助内容创作、多元化视觉呈现上潜力巨大。但这些生产要素的自动化,还需要人类不断研发更先进的算法,创造更生动的叙事,以及不断审视和核查准确性和合规性。在这些方面,人工智能何时能够赶上甚至超越人类,我们尚不知晓。

相信伴随着技术的进步,虚拟数字人的生存成本必将不断下降,即便失败的案例频频出现,数字人也不会止步不前。粉丝为喜爱的数字人买单,资本助推数字人产业发展,数字人市场不会缺少买单人。

作者:王亚琪、郭文杰

可视化:郭文杰、王亚琪、顾君

(文中采访对象为化名,李韫琪同学对此文亦有贡献)

编辑:陈旭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