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你没有见过的北京城,他写出来了

2023-05-25 13: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北京的夜晚街景。/unsplash

可能每个在北京成长的作家都难逃一次书写北京的冲动,李唐也不例外。

他的新书《上京》中,主角是一个名为梦生的刺客,漫游在1918年的北京城。“过去世界的影子与现今世界重叠,变成了一座‘影子之城’。”用现在的视野和经验探究这座民国时期的这座“影子之城”是李唐创作《上京》的契机。

《上京》入选2023年度刀锋图书奖春季虚构类刀锋好书。李唐的成长与写作经验也赋予了《上京》一种独特的气质,温和地将一个人的命运画卷铺展开来。

✎作者 | L

去咖啡厅的路上,李唐走走停停。他住在北京东三环边上的劲松,离约好的采访地点国贸不远。

出家门时,一阵花香钻入他的鼻腔,这个味道在3月不曾存在。他不时驻足,凑上去闻闻,他觉得那是季节对他的“抚摸”。李唐时常这么干。

他不爱远行,不熟悉的空间常让他无所适从,他更偏好于感受周围的细微变化,“用心体会,每天都是崭新的,其实观察家门口那些枯燥东西里长出的趣味,和旅游没有差别”。

青年作家李唐近日接受了《新周刊》专访。/图片由被访者提供

在这点上,他笔下的人物同他相像,常以漫游者的身份出现。

其新作《上京》中,主角梦生的出场正是如此:“走过护城河的石桥,抬眼便是高耸的阜成门箭楼。梦生跟在一大队驮煤的骆驼后面,缓缓地在箭楼下穿行。晨雾消散,却没有一丝风,城楼和向两侧延绵至目光尽头的城墙都沐浴在一种散漫而失神的状态里。”

书中的梦生原是刺杀者,兜兜转转,却在故事的尾声成为了被追杀的人。在漫游北京城时,梦生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倒转。梦生对自我的认知也从一颗微不足道的螺丝钉,转变成为一个拥有自由意志的完整个体。

而现实中的李唐,和他创造的梦生一样,也正面对着种种人生抉择。

行走在压缩的北京城里

李唐是北京人,很小就听父亲讲过,以前的北京不是现在这样,过去有很多城门楼和城墙,后来都拆掉了。

李唐常想,如果那些旧有的建筑还在,今天又会是什么样。他想写一篇以此为背景的故事,碍于当时的能力,没有动笔。

四年前,他的这个写作冲动再次涌起。

他无意间看到了一则资料,讲的是他家的住居地曾是皇太极长子豪格的墓,墓旁有许多棵参天松树。年头过久,松树濒临倾倒,为了维持它们的生命,有关部门在此布设了架子,此地得名“架松”。后来,城市扩建,这里又更名为“劲松”——这一名称出自毛泽东的诗词。

“看完典故,我觉得自己生活的地方有些虚幻,因为现在已经完全找不到遗迹了,从这个角度看,北京好像是重叠的,那种错位感让我萌生了写小说的念头。”

北京的胡同。/unsplash

那时,五四运动刚过百年,李唐对那个年代充满好奇,于是将小说背景放在了那一年前后。

在《上京》的分享会上,作家贾行家讲,那个年代像一个蛋,蛋里面有形形色色的人游来游去,但是没人清楚最后能孵出什么东西,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想象去填补它。

李唐也是如此,“在那样的环境之下,个人与国家之间会产生许多挣扎”。

北京曾是燕赵之地。/unsplash

李唐说:“北京曾是燕赵之地,自古有荆轲这类的死士,所以这个地方通常会产生复仇或者充满侠义的故事。”

《上京》的主人公梦生正是刺客,但他与传统武侠小说中的形象却有些差别。梦生并非能够改变历史的人物,只是一个“在自己的轨道上活着”的普通人,他被迫接受任务,成为工具,到后来,所谓的组织又背弃他,让他陷入更为险恶的境地。

李唐钦佩梦生。在李唐心里,梦生在剧烈动荡中仍生发出了对命运的思考。

除此之外,梦生也更加奋不顾身,“哪怕知道自己是小人物,但他仍旧认为,‘宇宙的中心是我’”。

为了还原真相,李唐翻阅了大量史料。人物平时娱乐的地方、乘坐的交通工具,乃至喝水用的杯子,都在他的查阅范围内,“只有写出他们的衣食住行,才能让我确信自己生活在那个年代”。

《觉醒年代》剧照。

有段资料让李唐印象格外深刻。“五四”前几个月,李大钊在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做了一周的讲座,他教授北大的学生劳工主义、共产主义。

与此同时,澡堂中的侍卫们聊的话题则是隆裕皇后的葬礼。他们觉得,隆裕皇后把大清国葬送了,但她的葬礼却办得风风光光。“一边在讨论将国家拱手让给外国人的皇权,另一边在大谈特谈外来的观念,他们的话语跨越了好几个时代,但却是同一时间发生的。”李唐说。

北京妙应寺。/视觉中国

随着城的故去,记忆也在消逝

李唐最先知道的商场是嘉里中心。

这座坐落在北京CBD(中央商务区)的楼宇建成于1998年,李唐那时的家,在其正对面五层高的居民楼里,只消打开卧室的窗,就能看见楼上的商场名。

刚过千禧年,李唐的家被拆除,那块土地后续用作建设中央商务区。

彼时的房价还没上涨,李唐家被迁至劲松,没有拿到补偿款。

在李唐记忆里,新家附近有很多小商小贩沿街摆摊儿,“卖菜的、卖鞋的,在两边吆喝着,大概能有一公里,出租车不愿意往里进,进去很可能就出不来了,前面再来几个骑自行车的,那条路基本被堵死了”。

《觉醒年代》剧照

等到2008年7月,劲松地铁站运行。几乎是一夜之间,商贩全无,道路由坑坑洼洼变得宽阔平整,脏乱差的环境也因这个交通枢纽的开通转而变好。

李唐坐公交车回过一次旧时的家。在急速的变动中,他就读过的小学已然消失。他望向窗外,曾经的红砖楼也打上了新的地基,从外部看,像个大而深的洞穴。

李唐感到很震撼,“甚至到现在,我都分不清那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还是时代给我造成的一个幻想”。

搬上新家后,李唐发现,没有邻居了。早年间他在单元楼下逢人叫爷爷奶奶的习惯改掉了。过去整天在一起玩的那帮同龄孩子,也在这段时期四散而去。

“我当时以为是天经地义的一些事情,后来都消失了,这让我有些遗憾。”有些消逝,李唐没有亲自见证,于是他把它们留在小说里。

北京夜晚的街道。/unsplash

《上京》的开篇,梦生到了妙应寺,街巷里的庙会极为热闹,有人兜售吃喝,也有人卖把式。

这是李唐在北京最喜欢的坐标,“因为它附近都是平房,突然出现了一个高耸的塔,而且还是洁白的,那种震撼的感觉,是一个不信宗教的人也能体会到的”。

动笔前再去,李唐则身处一片僻静,门外和白塔内部都鲜少有人的踪迹。曾经的热闹,终走向了落寞与枯寂。

李唐写作的开端正与消失有关。

他记得,在读高中时,他的一位女同学被确诊绝症,很多同学到她的校内网和QQ空间里留言送祝福。高考前夕,李唐最后一次见她。那个以前像精灵一般的女孩,坐在轮椅上,戴着头套,跟同学打着招呼,寒暄几句,最后摆了摆手。

没过多久,女孩去世。那是李唐第一次面对强烈的死亡,他开始思考,人的存在究竟意味着什么。

有次上语文课,他莫名其妙走神儿了,同学都在读书,唯有他,突然觉得周围变得不再真实。

抽离自己的那个时刻,他惶恐不安,从那时起,他试着将那种感觉在纸上描述出来。

脚下的路,就是“天堂”

李唐今年31岁,在文学界,他算出道早、成熟快的一位作家。

作家阿乙如是评价他:“很久没看到李唐这样在30岁以前就成熟起来的作家。”

十来岁时,李唐已开始写诗,“借由文字,可能让我有一种补偿感,那些作品解决了我的一些困惑,某种程度上,它们是我的存在方式”。

李唐最初接触诗是在初中。在那之前,他从未接触过现代诗。他问过语文老师,为什么现代诗要那样分段。语文老师回他:“你好好听讲,不要老问这些没有用的。”

《上京》

李唐 著

中信·春潮 | 中信出版集团,2023-1

直到父亲带回家一本叶赛宁的诗集,李唐才渐渐摸出了门路。他犹记得,叶赛宁用月亮来形容小狗刚出生时的毛发。李唐觉得很奇妙,文字居然可以这样使用。

他拿出稿纸,起先试着模仿叶赛宁,后来任凭自己的感觉,每天写七八首诗,进入高中前,已经写满了四五个本子。

高一那年,李唐逛起网络论坛。那时已是BBS时代的末尾,但仍有数百家诗歌论坛存在,他在上面发布自己的诗。

很多人乐此不疲地在下面“盖着楼”,“那种环境下,名家和我是平等的,写得好有人夸,再大的人物写不好照样挨骂”。

《宇宙探索编辑部》剧照

那段日子,他的长进格外大,很多人在知道他是高中生后,都纷纷给予鼓励。

当同学清一色留恋网游时,李唐把写诗作为游戏,自娱的同时,也吸引了专业编辑的目光。《人民文学》《诗选刊》的版面上,出现了这个高中生的名字和作品。

论坛的辉煌转瞬即逝。一些服务器关停业务,存留在互联网上的那些诗歌全部随着字节的毁灭而遗失。

时至今日,李唐想起来都会觉得难过,“虽说网络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它在坍塌时,可能更加剧烈”。

写诗的热情随之降低,此后,李唐一头扎进学校图书馆,“管理员大妈都认识我了,每次去都把王小波、苏童、余华、卡夫卡的书留给我,其实也没什么人会去”。

李唐觉得这种文体无异于自创一个世界,而这正是他长久以来想做的事情。

《帕索里尼》剧照。

进入大学,他的小说创作生涯正式开始。他大学毕业后,出版了第一本书《我们终将被遗忘》。后来的几年,他做过记者,进过出版公司,做过网站编辑,与此同时,他的作品一部部问世。

李唐深知,靠全职写作很难维系生活。他所认识的青年写作者几乎都有主业。

“我觉得我是一个温和地反叛的人,写东西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这种心理,因为纯文学本身不是非常市场化的东西,从事它已经是一种对商品化的逆反了。也许我一辈子无法达到我心目中的理想状态,但我在这个奔向无限的过程里,寻找到了意义。”

《帕索里尼》剧照。

导演阿贝尔·费拉拉拍过一部影片《帕索里尼》。故事讲的是,一个朝圣的老人进入了天堂,上帝派遣的天使引领着他向前走。老人问,什么时候到。天使说,很快了,你忍耐一下。

一段时间后,对话重复了两遍。老人终于忍无可忍,说:“你到底要骗我到什么时候?”天使说:“我确实是骗你的,但你知道吗?你脚下的路,已经是天堂了。”老人回过头,地球在远处变得异常漂亮。

李唐知道,他自己正在那条路上。

本文首发于《新周刊》635 期

原标题:《作家李唐:温和地反叛》

作者:L

原标题:《你没有见过的北京城,他写出来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