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科技奖|骨损伤有了愈合更快的疗法,这项技术已惠及超30万例患者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朱奕奕
2023-05-26 10:12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研发团队合影  本文图片均由华东理工大学供图

5月26日,在最新公布的上海市科技奖励项目名单中,以华东理工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由华理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上海瑞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载生长因子(rhBMP-2)高活性骨修复体的创制及临床应用”项目获技术发明特等奖。

骨是人体重要的组织,近年来,因人口老龄化等原因导致的骨损伤患者数量巨大,而且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由于缺乏有效的骨修复产品,大量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致残率高,临床治疗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骨修复这个复杂的过程中,骨生长因子对于骨愈合起了主要作用。通过“材料+活性因子”的策略构建活性骨修复材料,目前最有可能在临床取得突破。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已被证明是对骨形成作用最强的生长因子。但其来源比较困难,要从动物骨组织中直接提取,不仅含量低、纯度低、提取工艺复杂,而且存在动物病原体感染的风险。

而使用国外的基因工程重组技术,也因为成本高、产量低而存在着大规模生产方面的困难。此外,体内环境复杂,生长因子也容易失活。于是,为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不得不加大使用量,这样不仅增加了治疗成本,也增加了潜在的风险。

中国科学院刘昌胜院士工作照

为此,中国科学院刘昌胜院士领衔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袁媛教授、王靖教授、钱江潮教授、陈芳萍教授、何宏燕副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张键教授、陈统一教授、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曾建成教授、上海瑞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岳述荣、曹雪华等人组成的精英团队,瞄准骨修复的临床难题,潜心于高活性骨修复材料的研制,历经20余年的多学科联合攻关,创新了多项关键技术,获得了优异的临床效果。

如今,该项目组研发的相关产品已在全国800余家医院累计使用超过 30万例,显著降低了病患的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推动了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及相关产业的进步,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据刘昌胜院士介绍,该项研究打破了国外在高端骨修复材料上的技术垄断,针对国外技术路线产量低、成本高等问题,创新生物制造方法,设计了原核表达系统,发明了高活性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的规模化生物制造新方法,制备出高纯度、高活性的rhBMP-2,并实现量产,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骨诱导活性达到国外产品最好水平,并实现量产,填补了规模化生物制造骨生长因子的技术空白。

已经上市的产品

为更好地发挥活性因子的效果,该项目研究模拟人体骨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国际首创出高活性rhBMP-2/类骨磷灰石多级结构骨修复体及其制备技术。该项技术生物相容性好,关键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批国内第一张此类产品注册证,产品价格仅为国外产品的五分之一左右,显著提升了我国骨修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以此为基础,项目组发展了基于该高活性骨修复体的多种临床治疗新方法,能够解决多类型骨修复难题,临床治疗有效率大于90%,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包括:可使难愈合骨损伤成为可愈合,缩短愈合周期,减少骨不连发生;发展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新技术,推动椎体微创新技术发展;利用材料的特定功能,实现早中期股骨头坏死保髋的变革性治疗,为该骨科顽症提供治疗新策略;国际率先将含BMP-2材料拓展应用于口腔颌面领域,提升了临床治疗水平等。

    责任编辑:郑浩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