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他创建了中国第一个ICU,他就是陈德昌

2023-05-26 17: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名人传记月刊 名人传记月刊

导语

从最初的一张床到学科成立,从ICU的种子撒遍中华大地到重症医学比肩欧美、领跑全球,几十年艰难跋涉,“重症医学”这颗星,陈德昌摘到了。

“我完成了从零到一的工作,从一到一百的进步有一批学生在推动。”使命完成,2022年12月10日,陈德昌因病去世。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在悼词中称:“陈德昌教授的逝世,是我国重症医学事业的重大损失,我们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名师。”

陈德昌

少年时,盼望拥有一颗星星

陈德昌出生于1932年,浙江舟山人,从小跟随家人生活在上海。彼时正值日本侵略者不断入侵,中华大地生灵涂炭。但在小家庭里,陈德昌享受着父母的呵护,安全而快乐。四五岁时,师范毕业的母亲便开始教他背唐诗。虽然一字不识,对内容并不理解,但当陈德昌在长辈面前有韵律、有节奏地背诵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时,那随之而来的赞美声让他对古诗词自然而然地热爱起来。家和外部社会截然不同,这是陈德昌对世界最初的认知。

1937年淞沪战役爆发,陈嘉居住的宅院被炮弹击中,全家人逃到法租界。兵荒马乱之时,母亲仍不放松对孩子们的教育。七岁时,陈德昌进入附近的一所中法学校就读。一天,母亲发现他脖颈双侧有成串的、肿大的淋巴结。在那个谈结核色变的年代,母亲不敢怠慢,立刻为他找了一位海归名医。经过定期治疗,没动手术,没淌一点儿血,肿大的淋巴结全部消失。同时,陈德昌每天照常上学,完全没有耽误课业。这个奇妙的体验,在陈德昌年幼的心里埋下了学医的种子。

中法学校是天主教会创办的,以法语教学为主,学校里除了几位中国老师,多数是法国修士。为了补上中国文化这一课,母亲亲自教陈德昌学习古文,并立下一个不成文的家规:每一篇文章都必须通篇背诵,如果背不下来,就不能上床睡觉。“你是中国人,哪能不学中文!”这是母亲最常说的一句话。母亲的严厉让陈德昌深感苦恼。学到《吊古战场文》时,他朗读了好多遍,还是背不下来。但母亲毫不妥协,直到他熬夜背完全文。苦读之下,陈德昌不仅法语学得轻松,中文成绩也名列前茅。

“中文第一名”,这个荣耀是母亲带给他的。国家意识,是母亲为他建立的。几十年后,陈德昌回忆往事时,对母亲的教育充满感恩:“妈妈认为语文是文化和历史的载体,古文和诗词是中国语言文学的根本,如果我把中国文化的根本丢了,岂非得不偿失,事与愿违耶?”

在母亲引导下,陈德昌爱上了阅读。父亲的书柜就是他的小小乐园,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紧紧地抓着他的心。父亲有买书的癖好,家里中英法等各国名著应有尽有,几个寒暑假读下来,陈德昌发现了一个现实世界之外的崭新大陆。

因为涉猎广,渴望表达,高中时,陈德昌写了几篇“奇文”。在管教严厉的教会学校,一位法国老师颇为他担忧。陈德昌高中毕业时,这位老师也即将返回法国里昂。临行前,老师特意留给他一封短信,并以自己的洞察力提出忠告:“不要过多地偏执于语言学和文学,要更多一些向科学发展。”法国老师的建议,陈德昌听进去了,他想起了童年时治疗结核的奇妙体验,决定学医。

因成绩优异,经中法学校推荐,1947年,陈德昌直接进入震旦大学医学院就读。在大学,他做的第一次生理学动物实验是观察乌龟的心脏搏动。新鲜的心脏,在离开身体的情况下仍然能自主跳动,这让他颇感新奇。求知欲被激发,他开始思考:“每个人都有一颗心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停顿地搏动着。那颗不知疲劳的心脏,总有一天停搏,人就死了。有人短命,有人长寿,为什么?”

从昨日之我走向今日之我

1953年,陈德昌大学毕业,成为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的一名外科住院医师。然而,不断的实践之后他发现,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他完全不具备外科医师应有的操作技能。“长此以往,不可能有所作为。”陈德昌陷入矛盾和痛苦中。凭借外语优势,他多次被调去做涉外工作,专业因此更加荒废。就在他感到越来越迷茫时,一次机遇意外到来。

1958年的一个夜里,两名炼钢工人被钢水严重烧伤,救护车载着他们紧急驶入广慈医院。专线电话铃声大作,正在宿舍休息的陈德昌直奔手术室。面前的患者全身烧伤,面目全非,一股烧焦的气味冲击着医护人员的嗅觉神经。站在伤员身边,陈德昌的心在颤抖,这种烧伤总面积超过全身体表百分之八十九的情况,医院还没有救治成功的先例。广慈医院成立了医疗小组,二十六岁的陈德昌是唯一的住院医生。尽管大家全力以赴,可是四天后,其中一位患者还是去世了。另外一位叫邱财康的患者用虚弱的声音恳求陈德昌:“你要把我治好!”邱财康是高炉的炉长,眼力非凡,能通过火焰颜色的变化判断钢水出炉的合适时间,曾受到苏联专家的赞赏。陈德昌俯下身来,贴着他的耳朵向他承诺:“我不离开你。”

此后,在几位教授的指导下,陈德昌换上消毒衣,亲自帮助病人侧身,更换湿透了的敷料;抱着一本《烧伤治疗学》,他静心阅读,仔细研究;在病房的贮藏室内,他铺开一张折叠床,全天守候。从这时起,他开始了真正的医学生涯。

严重烧伤后的机体反应,引起陈德昌的强烈兴趣。当他第一次用手提式取皮机取下病人的自体皮时,那种为患者争取到生存希望的兴奋感无以名状。一年时间里,陈德昌和医疗小组的教授们朝夕相处,获益匪浅。在大家的全力救治下,邱财康幸运地重生了。邱财康出院那天,陈德昌陪他回到钢厂。汽车刚驶入大门,人群便如潮水般涌来。在早春的阳光下,那生命的凯歌,悲壮而感人。

广慈医院创造了一项世界医学奇迹,医疗小组受到卫生部的表彰。不久,烧伤科从外科独立出来。1964年,陈德昌以烧伤科主治医师的身份,被调入北京协和医院,师从曾宪九教授。

曾宪九是现代医学基本外科的重要奠基人,他建立的外科代谢实验室在国内只此一家。那时,欧美国家纷纷创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曾宪九敏锐地意识到,一种新的学术理念已经诞生。曾宪九梦想能开设一间三张床位的“休克病房”。

陈德昌有治疗重度烧伤病人的经验,曾宪九欣然接纳了他。不久,陈德昌赴阿尔及利亚工作一年。没想到,当陈德昌期满回国时,“文革”已拉开帷幕,曾宪九教授靠边站了,实验室的工作被迫中断。陈德昌自己也没有躲过被审查的命运。在压抑、惶恐和忧虑中,陈德昌挣扎着。正当他苦恼于自己是“老九”,是“无用的人”时,他被派往了西藏阿里。

1971年,作为第二批中央赴阿里医疗队队长,陈德昌奔赴雪域高原。沿着古丝绸之路,大卡车载着医疗队一路西行,卡车颠簸着,人在车厢内跳动着。陈德昌思念着家人,思考着未来,穿过起伏的山峦、无边的戈壁滩,那些理不清的杂念,被抛洒在这条“搓板路”上。

那时,西藏通信不便,到达阿里几个月后,陈德昌才收到妻子的来信。原来,他离家两月杳无音信,妻子急了,写了封航空信,按他留下的地址投寄“西藏阿里狮泉河”。可是寄信时,邮局的职员说,地图上没有“阿里”,更没有“狮泉河”。妻子不甘心,多次去书店查找地图,终于在其中一张上发现了“阿里”的标志,并说服了邮局。

阿里物资匮乏,生活艰苦。陈德昌和医疗队一次次深入牧区,尽力为牧民提供医疗服务。牧民居住分散,帐篷与帐篷之间往往骑马要走上一天,几个小时下来,陈德昌便全身酸痛难忍。遇上大风时,飞沙走石打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然而,纯朴的藏民令陈德昌感动。一次出诊完,一位老人骑着马把他送上山头。告别时,他握住陈德昌的手碰了碰自己的额头,没有任何语言。那一瞬间,一股暖流涌上陈德昌心头:“我是被需要的人。”在牧民的接纳中,陈德昌内心的创伤悄然愈合了。他组织讲课,开展手术,安排巡诊。他像高原的天空一样,整个人澄澈下来。

在高原巡诊,危险无处不在。一次,陈德昌长途出诊夜宿羊圈,因极度困乏沉沉睡去,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差点被大雪掩埋。还有一次,陈德昌在深夜里与向导失散并且迷失了方向。恐惧中,他靠着一匹识途老马回到了驻地。尽管经常胆战心惊,但不可否认,西藏高原也带给了陈德昌宽慰和力量。他不断告诉自己:“站在高处,应该看得更远。”

1972年夏天,陈德昌结束任务返回北京。卡车行进在盘山公路上时,他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今天的我不再是初到阿里的我,我的心里有着两个我,从昨日之我向今日之我转型。”

“闹剧终将成为过去,歧视、仇恨和暴力不应该是人类社会永久的常态。”这是阿里一年带给陈德昌的感悟。

陈德昌

巴黎之行,改变命运

回到北京后,陈德昌不再纠结,坦然面对命运的不公。令人欣慰的是,曾宪九教授此时结束了下放。在门诊,他们可以每天见面。似有意,也似无意,曾宪九经常向陈德昌抛出问题,诸如:“胃溃疡可以内科治疗,为什么还要外科大夫做手术?”“休克是外来语的译音,什么意思?说是毒血症,毒是什么?”

自知“知识肤浅,思维不严谨”,陈德昌只得拿起书本恶补,对老师所说“外科发展,要靠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外科大夫不是理发匠”逐渐有了认识。那时,政治运动还没有结束。陈德昌非常庆幸,在外科门诊那条长廊上,他是曾宪九唯一的学生。一天,曾宪九突然问他:“现在,外科发展的里程碑是什么?”陈德昌一时怔住了。在身边狂热的喧嚣里,在未知的命运中,还在靠边站的老师却在冷静地思考外科的发展。那一刻,他肃然起敬。

1978年,科学终于迎来了春天。曾宪九兴奋地说:“我们要马上抓住这‘天赐良机’,发展危重病医学。”在危重病医学方面,欧美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曾宪九迫不及待,而陈德昌无疑是赴国外留学的最佳人选。“留学是礼物,也是责任。”1979年,四十七岁的陈德昌飞往法国,在巴黎第五大学科钦医院开始了崭新的学习生涯。

然而,第一次进入法国医院的ICU时,各种床边监测仪,陈德昌从未见过;仪器上闪烁的数字、曲线,他也看不懂;由于缺乏内科基本知识,他不知道什么是“前负荷”,什么是“后负荷”;有些医师用首字母缩略词讲话的时候,他完全听不懂,去病房巡诊时一头雾水。自然,陈德昌的医师资格也不被承认,他不能参与病房的工作,只能“列席旁观”。他渴望有老师来指导他,他天真地以为上级大夫会一一为他分析讲解。可是,除了大家的彬彬有礼,他一无所获。

所知甚少本已胆怯,却偏偏还要面对主治医师的突击发问。一天早晨,陈德昌被一位比他年轻的主治大夫叫进办公室。对方要他勾描出低钠血症的不同临床分型和定义,并由此推断临床治疗的原则。陈德昌忐忑地交上答卷,对方只微微一笑,说:“不要有自卑感,要好好读书,学习不是抄袭处方。”显然,那份答卷并不能令人满意。对方又问:“你住在哪儿?搭什么车来医院?”得知陈德昌需要倒两次地铁再换乘公交车时,这位年轻的法国医师颇不在意地说:“很好,你乘地铁,就可以读书!”

尽管这位法国医师态度平和,但陈德昌还是深感惭愧。后来,回忆起这次经历,他这样形容:“我像一只胆怯心惊的老鼠,实实在在地落在精明的猫的两只爪子之间。”

“在高效运转的专业群体中,我竟如此低能和笨拙,认输吗?不,这不是我的性格!”此后,陈德昌每天下午直奔图书馆,短短时间内便记录了五大本阅读笔记。在巴黎大学城的宿舍里,他过着修士般的生活。但只要想到遥远的祖国,他的精神就无比振奋。他牢记着临行前曾宪九教授的叮嘱:“要重视学习危重病医学的系统理论,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做具有科学思维能力的临床医师,而不是技工。”心甘情愿坐了一年冷板凳后,经名誉导师推荐,法国卫生部、教育部、劳动部等行政部门批准,陈德昌获得“巴黎公立医院医师”资格证书,获准参加临床工作。

1981年,陈德昌学成归国。在曾宪九的推动下,陈德昌开始集中精力开发ICU新天地。尽管空间狭小,只有一张病床,但他坚持配备六名护士——那时的医院没有ICU的人事编制,不得已,他只好到各科室招募了六名志愿者。后来,麻醉科医师马遂也志愿加入,成为陈德昌的搭档。人员到位,血流动力学监测仪、呼吸机等设备到位,中国第一个ICU诞生了!

然而,新的难题接踵而至。首先是没有病人,ICU能干什么,很多人不知道。为此,陈德昌和马遂经常去其他科室游说,说服他们把危重症患者转过来。很快,一位患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的高龄外宾被争取过来。因病房没有输送高压氧的管道系统,陈德昌和马遂要每天从推车架上把灌满的氧气筒抱下来,再把空的抱上去……不久,耄耋患者顺利出院,陈德昌和他的小小团队赢得了第一场胜利。此后,新的患者陆续到来。一个夏日的傍晚,在曾宪九和另外两名教授的观摩下,陈德昌成功为患者实施了肺动脉漂浮导管插管。这在协和医院是第一例。

信心有了,陈德昌踌躇满志。后来,他说:“一家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一位好老师——我敬爱的曾宪九教授,两者在一个新的时代,给我新的机会,改变了我的命运。”

硕大的星星,闪烁着光芒

让濒临死亡的患者重获新生,医学界看到了重症医学的力量,陈德昌和他创建的ICU终于得到了认可。1984年,在协和医院老楼十五楼一层,有着八张病床的中国第一家综合性ICU建立了,曾宪九将其命名为“加强医疗科”,陈德昌担任第一任科主任。

科室初建,管理提上日程。按照国外的经验,陈德昌提出对ICU医师和护士进行专业培训,建立封闭型ICU。然而有人担心这会引发矛盾和混乱,甚至影响传统学科的发展。果然,有一天,一位内科主治医师拍着桌子对陈德昌说:“你这样搞很不好,在全院造成很坏影响,国外没有像你这么搞的!”陈德昌努力克制着,行动上却绝不后退。他确信:“缺乏学术上的远见和开拓新领域的勇气,不是协和精神。引进危重病医学,建设ICU,有利于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这才是协和精神。”

陈德昌

事实证明,陈德昌是对的。1985年,美国驻华使馆商务参赞因急性胰腺炎入院,在ICU接受治疗。经过专业救治和护理,病人很快康复。出院前,他特地赠给陈德昌一张感谢状,上面印着美国将军尼米兹的一句话:“不寻常的勇气是普遍的美德。”

那时,陈德昌面临的最大问题是ICU医护缺口大,但人事编制尚未制定。于是,他一方面想方设法接收北京市、外省市以及军队的进修医师和护士,一方面从在读研究生中选拔人才。就这样,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充实进来,为了学到本事,他们争着做各种工作。一位在ICU进修过的医生这样回忆:“大家围争着抢救病人、管理患者,甚至把护士的活都做了,包括吸痰、测血压、量体温等。”

加强医疗科朝气蓬勃,快速发展。进修完成后,一批批医护人员将危重病医学的种子播撒向神州各地。后来,他们中的多位成为重症医学的第二代领军人物,推动着ICU不断发展壮大。一位协和人感慨地说:“这条长廊不长,步行几分钟足矣;这条长廊很长,ICU就从这里走出来。”

ICU的工作逐渐走上正轨,最尊敬的曾宪九教授却过早地因病去世。在大悲痛中,陈德昌决心继承老师的遗志,摘下危重病医学这颗星。为了培养人才,陈德昌像当年的曾宪九教授一样,为学生刘大为争取到科研基金,并委派他赴加拿大进修。十年后,加强医疗科改名为重症医学科,已是骨干的刘大为从陈德昌手中接过了接力棒。

“ICU扎根协和,把院内危重病人服务好;ICU要走出医院围墙,把社会大众服务好。”为着这个理想,陈德昌马不停蹄。学术组织成立了,交流平台建立起来了,他领衔的“全身性感染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不仅让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下降了二十多个百分点,还获得了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荣誉与责任并存。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ICU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非典肆虐,七十一岁的陈德昌勇担重任,多次参加危重病人会诊。看到生命得到挽救,他作为医生的成就感不言而喻。2008年,国家标准委员会将重症医学定位为二级学科,这成为重症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再后来,全球顶级的学术会议特意为中国重症医学界留出了位置。

“我完成了从零到一的工作,从一到一百的进步有一批学生在推动。”在陈德昌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他的学生刘大为继续完善理论体系,其所倡导的“血流动力学治疗——北京共识”诞生后,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再度下降,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从欧美的追随者到有望成为引领者,作为重症医学奠基人,陈德昌功不可没,然而他说:“如果没有那么几位学生,就没有今天的我。有了他们,危重病医学能在中国生根,茁壮成长,发展成今天的态势,我也有与有荣焉的窃喜。”对年轻一代,他这样寄语:“‘重症医学的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心态,是意志,是想象力,是激情,是对科学的真诚,是对真理的追求。”耄耋之年,在培养博士生之余,陈德昌依然坚持笔耕,对重症医学之路有反思,也有前瞻。

2021年,八十九岁的陈德昌荣获“荣耀医者”生命之尊奖。谁也没有想到,仅仅一年后,他便永远地告别了他的白大衣。斯人已去,精神永不谢幕。陈德昌的名字,将和重症医学一起,刻入历史的记忆。

(原文《陈德昌:摘下“重症医学”这颗星》刊于《名人传记》2023年第5期 文/段雨)

责编丨王苑 责校丨张静祎

排版丨王苑 审核丨许华伟

原标题:《他创建了中国第一个ICU,他就是陈德昌》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