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舆情复盘 | 格力电器是如何应对孟羽童“离职”舆情的?

2023-05-31 12: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图片来源:格力官网

5月9日晚间,孟羽童在个人微博发布:“我的人生信条:靠别人永远不如靠自己。”引发舆论热议孟羽童与格力电器之间的话题。

反转再反转,格力如何做到在个人(弱势)与集团(强势)舆论争议话题中全身而退?回应及时,果断与孟羽童切割避免臆测话题蔓延?恩威并施阻断孟借此话题为自我炒作?

『舆情复盘』

作者丨苗建研究院

01

格力电器孟羽童离职,多次反转引发舆论关注

据苗建信息舆情大数据平台显示,自5月9日0点至5月19日24点,孟羽童事件舆情音量共计95,424篇次,事件爆发24小时内平均传播速度735篇次/小时,热搜数量遍及新浪微博、今日头条、知乎等9大平台,在榜总时长超过660小时。

时间轴

阶段1:5月9日-5月10日

“靠别人永远不如靠自己”引发舆论猜测,格力火速回应阻断臆测蔓延

5月9日,有网友发现在短视频app上搜索“明珠羽童精选”,页面出现的是 “格力明珠精选”直播间。曾经的明珠羽童精选疑似已经改名。同时,该直播间头像也从曾经的董明珠孟羽童二人合照,变成董明珠单人照。网友猜想孟羽童已离开格力准备单飞。

5月9日20:03,孟羽童在新浪微博个人账号发布内容:“我的人生信条:靠别人永远不如靠自己。”引起网友对于孟羽童与格力之间相关话题热议。

5月10日下午,格力电器通过媒体回应称:“孟羽童已离开,不在公司任职。人员流动很正常,感谢外界关心。”,经各媒体转发报道,热议趋势明显,事件声量持续攀升。

阶段2:5月11日-5月15日

树欲静而风不止,“任务重,待遇低”引关注,矛盾点指向格力;孟羽童前后言论有悖,疑借机炒作个人价值

此前,孟羽童曾两次在个人社交账号表示工作强度大:2023年4月3日凌晨1点,孟羽童在个人社交账号上表示“已经连续两个月没有完整休息的周末”。4月16日早上6点,孟羽童发文,“当天工作时长超过21个小时”。

5月11日11:36,孟羽童在微博账号发布视频解释称:关于靠别人不如靠自己的微博内容,只是自己的有感而发,完全没有说公司的意思;没有格力的平台和董总,自己什么都不是;同时说明下一阶段自己的计划是继续读书,申请研究生。

5月11日,疑似孟羽童成立个人工作室,经营范围包含内容制作。

5月11日14:45,李国庆在抖音发布视频表示:在职期间一定有MCN公司找过孟羽童签约,她的IP签约费保底400万。

5月12日09:00,据媒体报道,关于董明珠给其开出百万年薪的传言,孟羽童在社交平台发布的视频曾透露称,“工资和格力应届大学生的水平是一样的,基本上在五千到一万块钱这个区间内。”

5月12日,孟羽童小红书个人账号简介改为“前500强董事长秘书”

阶段3:5月16日之后

“员工回应+企业祝福”果断切割,封死个人炒作空间,话题焦点转向个人职业操守问题,企业负面比重下降

5月16日13:34,格力市场部员工透露,孟羽童并非个人离职,而是被公司开除。孟羽童在公司期间“经常旷工参加商务活动,接私活”,在公司与其谈话后仍进行相关活动,未有改进。此时,舆论方向随格力员工透露的内容开始发生反转,舆情声量再次上升。

5月16日15:30,格力有员工表示:孟羽童考勤异常率在80%以上,近2个月未见她在公司加过班。

5月17日11:24,格力电器就孟羽童被开除一事进行回应:感谢广大网友的关心!祝愿孟羽童和广大网友一切都好!

02

各方观点:媒体关注企业与个人得失,专家关注管理风险及商标归属,网民忙于站队

主流媒体评论

红星新闻:董明珠想要挖掘直播界“明珠”,找到符合年轻人口味的新鲜面孔,背后也是商业现实的窘境。近年来,格力陷入主营业务增长焦虑,手机、造车的转型也遇瓶颈。

南方周末:格力事先没有与孟羽童就其个人形象、社媒账号等的使用进行约定。这导致孟离职之后,格力花大力气打造的IP形象流失了。

澎湃新闻:董明珠与孟羽童:“分手”应该体面;

北京商报:格力不是MCN,工厂留不住网红;

中国青年报:孟羽童离开格力,一个普通年轻人的正常选择。

网民聚焦

1.我觉得格力没做错啊,一个员工上班旷工做副业,哪个公司能受得了,而且她也没少炒作啊,得到的也很多了,并没有为格力带来实质性东西。

2.人家加班的时候怎么不说?旷工的人会给你加班?

3.美其名曰培养接班人,实际就是什么活都要干,压榨罢了,走不走都是自己的事

4.不太理解一个小姑娘正常的辞职,她是被针对了吗?还是卖给格力了?

5.没有格力平台,她不会有今天,背刺东家不知感恩。

6.翅膀硬了就想单飞

7.互相选择,相互成就,没有谁离不开谁,没什么好关注的

专业人士评论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家安光勇:实际上,董明珠的很多操作都违背了市场常识,这并不能说一定是错误的,但肯定是风险最高的。这种程度的力捧,实际上也变相地剥夺其他有能力的潜在竞争者们的机会。

独立经济学家、财经评论员王赤坤:格力的经营很依赖董明珠个人,管理层被弱化,乃至出现用进废退的局面,虽然董明珠个人有网红效应,但还能透支多久难以断言。

北京云亭律所合伙人位艳玲律师:因为涉案的商标为“孟羽童”、“明珠羽童”、“羽童”,该注册商标涉嫌侵害孟羽童的姓名权。孟羽童可以就上述商标请求商标评审会宣告无效。

03

苗建信息舆情观察

1.   职场、就业问题蕴含多重舆论矛盾点:当前就业环境下,年轻人离职率、失业率相对较高,此话题也衍生出了网友对于劳资关系、加班文化等相关话题讨论,话题叠加提升了事件热度。涉及此类话题的事件,因贴近网民个人生活,更容易引发公众共情。 

2.   个人IP是一把双刃剑,企业背景与个人社交账号内容的结合意味着双重身份的绑定,能够因叠加效应使公司形象更为丰富立体,吸引流量与关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员工账号的言行动态随时随地反映着公司文化及企业形象,稍有不慎,则会让企业陷入被动。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