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活动侧记 | “走在时间前面的声音”北外滩夜读会暨《上海文学》70周年庆

2023-06-01 14: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走在时间前面的声音”北外滩夜读会

暨《上海文学》70周年庆活动侧记

序曲 却顾所来径

一本杂志,七十年,文字,影像,记忆的碎片层层叠叠,将通往黄浦江边的小径铺满。

以第一期《文艺月报》的封面为起点,《上海文艺》、《上海文学》;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踏着封面前行,也是踏着时间前行。

步道两侧的展架,在暮色中散发光芒——那是文学之光。经典的篇章,文坛大家们年轻时的模样,泛黄的目录与精美的插图,令时间可以被观看、被触摸。

一步一步走到小径的尽头,驻足在2023年崭新的封面,当目光掠过陈冲与徐皓峰的专栏页面,忍不住再一次转身回顾,那是整整七十年的光阴故事。

上海文学70周年庆会场文学小径(拍摄者:宋子雍)

“静静地,我们拥抱在

用言语所能照明的世界里”

在这之外 是未成形的黑暗

但或许 是更强烈的明亮

言语的微光倒像是

淡薄模糊的阴影

……

开场诗响起,张新颖的《读穆旦》,让人瞬间沉静。这个文学的夜晚,于江涛、晚风、音乐与诵读声中,慢慢开启。

施琰朗诵《读穆旦》

第一乐章 散文篇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历经三十余年,依然是永恒的经典。侧耳主播的诵读声在江畔低徊,引人走入《上海文学》的散文天地。

五位年轻的上海作家的登场,在提醒人们,作为一份以“上海”这个城市命名的文学杂志,有关“上海”的书写,始终是《上海文学》的一个重要母题。蔡骏的吴淞江与青龙塔,黄昱宁的控江四村;王占黑在五角场买来上海牌香烟,王莫之在安顺路遇见黑胶店门口的老伯;张怡微则站在宜山路桥上,眺望那个叫“田林”的故乡。他们的文字与声音,携带强烈的个人印记,或轻盈或沉稳的声线里,是他们对这座城市的凝视。

蔡骏朗诵《饥饿冰箱》

黄昱宁朗诵《海外关系》

王占黑朗诵《香烟的故事》

王莫之朗诵《安顺老伯》

张怡微朗诵《旧时迷宫》

第二乐章 小说篇

……《父亲是个兵》,我们总要走出《母亲的花园》,突破现实的藩篱与《封锁》,邂逅《韦陀天》,邂逅《警察与外星人》。而这个时间与文学编织成的《上海之夜》,终将微缩成一枚《上海底片》,击中我们的《心脏》……

一个个耳熟能详的篇名,在大屏幕上串联起一个关于《上海文学》小说的MV。远望台下作家们凝神注目的表情,他们是否正努力寻找从自己笔下诞生的那个篇名,就像寻找一枚枚隐藏的彩蛋?

王安忆《发廊情话》,孙甘露《访问梦境》,陈村《一天》。当年曾以“文坛陌生人”身份亮相的上海青年作家,后来都成了文坛中坚。侧耳主播别出心裁用沪语演绎《一天》,作者陈村评论说,“尤其‘三儿三儿’,没想到这样读来十分亲切!”

朱亚楠朗诵《发廊情话》

印海蓉朗诵《访问梦境》

黄浩朗诵《一天》

阿城《棋王》、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小白《封锁》,则展示了不同年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与影视剧的“双向奔赴”,银幕上的影像,让虚构的人物活了起来。

徐惟杰朗诵《棋王》

王幸朗诵《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陶淳朗诵《封锁》

第三乐章 评论篇

文学评论和理论板块,在《上海文学》创刊伊始,就是她有别于其他文学刊物的特色栏目。如果说,诵读钱谷融的《论“文学是人学”》是在向前辈学者致敬,诵读周介人推介池莉《烦恼人生》的“编者的话”是在向前辈编辑致敬,那么毛尖的评论专栏“四百击”则像一道新鲜的闪电,让肃穆的理论栏目瞬间活泼起来。

叶子龙朗诵《论“文学是人学”》

刘晔朗诵《编者的话》

张蒙晰朗诵专栏“四百击”

毛尖和《上海文学》副主编来颖燕的对话,成为全场的一个嗨点。一串串金句,奇绝的用词,在毛尖惯常的飞快语速中,仿佛接连不断的冲击波。

“在《上海文学》写作,这意义其实是在后来显示出来的。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父亲很高兴。他买了好几本那一期的《上海文学》……我爸买《上海文学》放在家里客厅的样子,久久留在我记忆里。几乎成为我一生的某种动力。甚至,夸张点说,我后来写作,都是为了让我父亲骄傲,让他可以放在客厅桌上。”毛尖的话语终结在一个凝固着亲情的细节上,夜空里,有一种温情在悄悄弥漫。

来颖燕(左)与毛尖(右)对话

第四乐章 诗歌篇

诗歌总能以最精炼的语言,凝结时代的声音。白桦,舒婷,杨炼,欧阳江河,还有“90后”的年轻诗人颖川,侧耳的主播们诵读着这些写于不同年代的诗作,汇集成《上海文学》七十年的诗歌之声。

三位男主播合诵《诺日朗》

当守门人沉睡

你和风暴一起转身

拥抱中老去的是

时间的玫瑰

……

终场诗是北岛的《时间的玫瑰》,音乐和吟诵声中,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帧帧刊物前辈们的相片:巴金、茹志鹃、李子云、周介人……江上游轮往来,汽笛声声,仿佛在向这些前辈们致敬。台上五位女主播的诵读声,委婉而深情,屏幕上影像变换,映出观众眼中点点晶莹的光。这么多年,这么多人,为一份刊物献出各自的心力,一代又一代,传递着文学的炬火,生生不息。

……

镜中永远是此刻

此刻通向重生之门

那门开向大海

时间的玫瑰

余音袅袅,缭绕在黄浦江边,久久不能散去。

女主播朗诵《时间的玫瑰》

尾声 来自远方的致意

这是一个纯粹的文学之夜。在《上海文学》构建起的七十年的文学时空里,人们流连,回顾,展望。

散布在全国各地的《上海文学》各个阶段的作者们,也纷纷通过视频,捎来他们的祝福。

“永远朝气蓬勃的《上海文学》,我依靠她,我期待她,我祝福她。”(王蒙)

“《上海文学》编辑们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莫言)

“和《上海文学》是大半辈子的老朋友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的很多作品都是在《上海文学》发表的。”(李锐)

“《上海文学》是我的美丽童话,自我的作品《烦恼人生》被《上海文学》郑重推出,这本杂志开启了我的写作也注定了我人生的归宿。”(池莉)

“我第一次在《上海文学》发表作品是在1987年2月号,我的一个短篇《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算起来已经三十六个年头了。”(苏童)

“七十年来,《上海文学》一直奔跑在创新、实践的前沿,一直陪伴、滋养、鼓舞、帮助着一代又一代作家的成长。”(韩少功)

“我的处女作《夜归》发表在1980年的《上海文学》,想起四十三年前这本杂志扶我走出的第一步,不由感慨万千。这是这本文学刊物对写作永远不变的关怀。”(范小青)

“《上海文学》是我们70后一代的文学标杆。我个人在中篇小说创作和文化随笔上都跟《上海文学》有很大的缘分。”(徐皓峰)

“我从两年前开始在《上海文学》写专栏,很感谢《上海文学》能给我一个抒发的园地,让我有这样一个成长的弧度。”(陈冲)

“我是1980年开始在《上海文学》发表作品的,一直到现在,合作从未间断,非常愉快。”(张炜)

“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走上《上海文学》编辑部那座圆形楼梯时的紧张心情。祝《上海文学》永葆青春,坚持个性。”(许子东)

“我从《上海文学》受惠甚多,她让我意识到一份文学刊物如何做到敏锐,如何有强大的行动力,如何能够站在文学发展的前沿。我希望《上海文学》永远是、一直是我在八十年代所向往的、仰慕的那份文学刊物。《上海文学》永远是《上海文学》。”(李敬泽)

一切的声音与记忆,文字与影像,都在将这美好的《上海文学》之夜定格、留存……

原标题:《活动侧记 | “走在时间前面的声音”北外滩夜读会暨《上海文学》70周年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