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达伯霍瓦拉评《西方》|文明本身就是一道大杂烩

[英]法拉梅兹·达伯霍瓦拉/文   石晰颋/译
2023-06-01 11:28
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书评 >
字号

The West: A New History of an Old Idea, by Naoíse Mac Sweeney, WH Allen, March 2023, 448pp

古典考古学者尼夏·马克·斯维尼(Naoíse Mac Sweeney)在她的新书《西方:旧观念的新历史》(The West: A New History of an Old Idea)中,通过对十四位历史人物的生涯及其著作的记述,挑战并再阐释了“西方文明”这个已经存在了两千五百年的概念。这十四人从公元前五世纪伟大的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开始,到二十一世纪的前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她是香港最近“由乱至治”进程中的主导人物。

听到这个你会觉得有趣吗?坦率地说,我很怀疑。我们都知道出版商喜欢这种铺张的场景,但很容易想象,这本书可能会变成二手知识和温吞水陈词滥调的混合体。

雪上加霜的是,她的前提几乎没有原创性,马克·斯维尼也直接承认了这一点。在人们的理解中,西方文明的历史,从柏拉图到北约,是卓越思想和实践的一种结合(自由!民主!言论自由!),源于古希腊,此后被提炼、延伸,并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历了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和其他据称西方独有的发展阶段)而传播,所以我们今天所在的西方是某种卓越文化DNA的幸运继承者。

这种提法非常有力,因此毫不奇怪,它在美国总是特别受欢迎——因为与种族灭绝、种族清洗、大规模种族奴役和生态破坏相比,这种将你的国族历史联系起来的叙述更令人振奋。但在学术界,“西方文明”已不再是一个被认真对待的概念。相反,现在有大量的文献在解构“西方”这个概念是如何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被发明、引导并使用的——往往是以我们自己会觉得非常令人厌恶的方式。

在这本书中,麦克·斯维尼向普通读者解释这一切为何如此——以及这种立论为何会如此发生。她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教师,同时也是富有才华的作家,因为这项颇具挑战性的任务被漂亮地完成了。她逐一挑战耳熟能详的陈旧神话——关于古代世界的特征、十字军东征的性质或欧洲列强在帝国主义时代中的竞争优势——并潇洒地将其一一戳破,从而让我们对过去的时代、世界观,以及那些富有魅力的人物有了更丰富、更充分的了解。

作为一名专精特洛伊史的古典学者,她在这本书开始的六个精彩的章节中介绍了希腊人、罗马人,以及后来的文化如何无视、操纵或声称继承希腊罗马的遗产——这不仅仅发生于我们现在认为的“西方”国家,而是遍及整个安纳托利亚和中东地区,还包括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及印度。在所有这些情况下,古希腊罗马文化都被视为从根本上就独树一帜——事实上,将古希腊人作为一个民族-政治单位,而不是一个不同国家的集合体的想法,主要是由拜占庭皇帝狄奥多尔二世拉斯卡里斯在十三世纪提出的。认为希腊-罗马是一种统一的“古典”,并将其遗产局限于欧洲的概念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被发明,在此之前它只会让人觉得诡异到不可理喻。

书中向我们介绍的希罗多德,不仅是一部“历史大杂烩”的作者,也是一位具有双重文化背景的政治难民,他的著作巧妙地掩饰了雅典的排外主义和帝国主义。我们也能读到许多没那么知名但值得注意的人物。其中包括美丽而无情的莉薇拉,她是深受奥古斯都皇帝宠爱的孙女;维泰博的戈弗雷,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宫廷教士与编年史家;光彩照人的图莉亚·达拉格纳,她是活跃于十六世纪意大利的交际花、诗人和哲学家; 还有一位不容错过的来自巴士拉的贵族肯迪,全名是艾布·优素福·叶尔孤白·本·伊斯哈格·本·萨巴赫·肯迪,他是一位医生、学者和希腊文爱好者,活跃于九世纪的巴格达,当时这里是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华丽中心。肯迪写下了数百篇哲学论文,关于太阳下万事万物的方方面面:香水、潮汐、光学镜片、神学真理、宇宙的意义,以及怎么能够最有效地去除脏衣服上的污渍。

本书的后半部分所讲述的故事愈发阴暗,描述了从十七世纪开始,欧洲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如何构建了一个越来越二元化的世界观。凭借全球探索与发现、理解知识的新方法以及殖民征服作为催化剂,这种世界观在其自我定义的“西方”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将人类分为基督徒和非基督徒、欧洲人和其他人、优越的西方和劣等的其他地方。

尽管这方面的争议似曾相识,但麦克·斯维尼持续展示着她的天赋,她笔下的综述饱含亮点,逸事也扣人心弦。针对古希腊-罗马的许多重新解释尤其能够唤起她的警觉,而此类解读伴随在“西方文明”的每一次新编造的历程中。1700年前后的欧洲观察家还可能赞美可畏的安哥拉女王恩津加(Nzinga)像希腊人一样聪明,像罗马人一样贞洁(尽管只是在她皈依基督教之后)。相比之下,美国赖以建国的浮夸的古典主义,包括其融入英国帝国主义的后裔,总是高度种族化的——尽管有过类似于十八世纪精通古典文学的非洲裔美国诗人菲利斯·维特利(Phillis Wheatley)那样的案例,挑战了其白人至上主义的前提。

如今,“西方”身份应该意味着什么?本书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的反思作为结尾:后殖民主义批评家爱德华·萨义德的作品……当然,并不存在单一的答案——就像希罗多德,也像这本书,文明本身就是一道大杂烩。我们挑选我们如何认同自己的身份;我们的喜好会改变;你的口味可能与我不同。但我想,很多人都会喜欢这本机智而发人深省的描述。

(本文英文原文发表于2023年2月23日《卫报》,由作者授权翻译发表)

    责任编辑:郑诗亮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