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呼叫代号 | 272,收到请回答!

2023-06-01 15: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上个世纪

在我国的戈壁、草原、深山、丘陵

分布着许多3位数的代号

221、504、272

711、202、404

......

这些代号背后

汇聚了中国当时最高精尖的人才

构成了我国核工业创建的重要体系

由此诞生了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

第一艘核潜艇

......

今年是核工业第一批厂矿创建65周年

在学习贯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主题教育如火如荼开展之际

中核集团践行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总要求

开设“呼叫代号”系列

还原一代代核工业人

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的奋斗史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与核工业精神文化

凝聚新征程上建新功的磅礴力量

衡阳 又名雁城

六十五年前

一场关于诗与远方的盛会

在机械的昼夜轰鸣中

一条铀水冶纯化生产线拔地而起

打下了中国核工业发展的前端基业

历史像一个长焦镜头

把核工业“龙头”——二七二厂

渐渐地推近

65年前的今天

1958年5月31日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同志

批复了二七二选址方案

开荒辟地的日子已成为历史

但故事中的他们依然鲜活

二七二的时光像是一部老电影

今天 让我们一起重温

那段珍贵的记忆

PART.1

穿着草鞋子起步

二七二选址方案批复后,6000余名来自天南海北的转业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基建工人汇集到这里。

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

衡阳8月,骄阳似火。土方会战伴随着工厂的奠基锣鼓拉开了帷幕。酷热的天气,炽热的劳动情绪,交汇成一幅你追我赶、热气腾腾的创业图景。

当时,“大会战”成了二七二厂完成突击任务的代名词,填堤加高的土方大会战,治理泉圹,消除炉渣缸灰,生活区道路修建、硬化工程分期包干大会战……

如今,人们己经记不清他们曾经铲平了多少山头,填平了多少沟壑。

原272铀水冶厂厂区全景

土方会战中,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全是由20岁左右的小伙子和姑娘们组成的徒工连。两面绣着“穆桂英排”和“青年突击排”的红旗,在他们奋战的工地上迎风招展。

为了加快挖运速度,来自湘南山区的小伙子,与姑娘们展开挑土方的对手赛。小伙子们个个赤裸上身,光着脚丫,踏着滚烫的地面,三担土箕叠成一撂挑着飞跑。可惜,他们这样卖力,还常常败在姑娘们手下。

土方会战的战士们

厂里领导见状饶有兴致地探问小伙子败北的原因,没料到他们回答的竟是异口同声:“脚板烫得受不了,请发一双草鞋吧!”

不久,一双双笋壳编成的草鞋发到工人手中。他们住着泥胚房、喝着黄泥水,向8万方土方挺进。人拉肩扛,大义至上,晓梦、续梦、圆梦,6000人,两个月推平45米山头,建起中国第一座铀水冶纯化厂。

1962年8月,纯化生产线建成;1965年5月,第3条生产线建成;11月又建成了第4条生产线,二七二厂向国家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从此,二七二,中国的二七二,核工业人的二七二,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密码,流传在伟大而神圣的使命历程中。

PART.2

第一桶二氧化铀

对核工业来说,手中有铀心不慌。60余年过去了,第一桶铀的传奇却仍然近在耳边。

二七二厂厂碑

二七二厂至今保存完好的18号厂房,是生产核品的重点工程。1962年9月11日,岗位工在溶解槽里投下第一批物料,到了沉淀岗位,由于原设计不合理,物料在隔膜泵里堵住了,强大的压力将物料喷射到地面和设备上。

堵了,怎么办?

以上海调来的技术工人殷富春师傅,见到这一情景斩钉截铁地说:“堵了,不怕!我用手来掏。”他脱掉防护手套,硬是把手伸进容器中,一点一点地把被堵的物料抠出來,终于将管线疏通,保证了试车的正常进行。

在师傅们的精心操作下,这一天投进的第一批物料顺利地通过了4道大关。但进入煅烧炉后却又受阻了,进去的料出不来。急得大家直搓手,必须搬掉这个“拦路虎”!

保存完好的纯化老生产厂房

纯化生产线第一台煅烧炉珍贵无比,是中国人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日子里勒紧裤带,省吃俭用,用了几十万头肥猪才还清债务的一台关键设备。

工艺师乔世昌开急了,找来几个技术人员,一头钻进50多度高温的煅烧炉机房,仔细地观察,最后断定,是“煅烧炉转反了,赶快改”。症结找到了,问题解決了,试生产继续进行。

1962年9月14日,是二七二厂第一桶核品试生产成功的日子。有了这第一桶二氧化铀产品,万事开头难的中国核工业从此走上神圣、神奇、神秘的创业、创造、创新之路,无数新的“第一”一个接一个地呈现给世人。

拿下第一桶铀,如同攻下第一座堡垒。喜讯传出,全厂欢腾。为此,厂党委决定“杀一头猪,会餐一顿”,来奖赏正在过着“苦日子”,为早目造出“争气弹”而拼搏的战士们。

1964年10月16日,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传到二七二厂时,刹时,全厂沸腾了。

有的事渐行渐远,第一桶铀的往事却不会远去。

PART.3

再次从“零”开始

转化生产线

作为近年来积极提升产能,并将产业链向后端延伸,以努力打造我国南方铀纯化转化基地的重大项目,中核二七二铀业有限责任公司铀转化项目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对于这家有着60年铀纯化历史的企业来说,铀转化意味着全新的考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我宣布,铀转化生产线投料试车现在开始。”2017年2月27日11时18分,二七二铀业转化厂中控室内,随着一声令下,所有人的眼光都聚焦到中控大屏。

行车缓缓载着第一桶四氟化铀产品到达立式氟化炉进料口,现场对讲机中传出声音:“报告,电解制氟运行电流已达到4万安,可以点火!”历时3年建设和调试的铀转化生产线开始了首次联动投料试车。中控室和生产现场响起了期盼而兴奋的雷鸣般掌声。

11时25分,中控室监控画面显示第一桶四氟化铀产品全部投入氟化炉中,供料螺旋旋转正常,现场DCS显示各项参数运行平稳。铀转化生产线首次投料试车一次点火成功,全面试车攻坚战正式打响。

现今的铀纯化生产线

2017年3月4日7时14分,转化厂中控室内,连续忙碌了几昼夜的二七二人,目不转睛地盯着一级冷凝器称重器DCS。数据一点一点往上升,当DCS显示收集六氟化铀产品已达到第一阶段预定收料计划值时,中控室所有人员都兴奋地跳了起来,“到了到了,可以收料了!”大家布满血丝的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转化试车迎来了关键节点——取样分析。

等待让时间变得格外漫长。3月7日,第一次分析结果出来了——产品不合格。得到这个消息,公司立即召集技术骨干开分析会。面对一张张强忍失落的面孔,没有埋怨,没有责怪,一场地毯式排查随即展开。对于可能影响产品不合格的原因一一列出,再一一排除,细到每一根管线、每一个操作规程都严格检查分析,不放过一丝一毫。

就这样,在边查边改中,他们开始了第二次产品分析。3月16日17时28分,试验室分析员工填完产品数据的最后一笔,露出了喜悦的笑容——产品分析合格!这标志着铀转化试车成功生产出了六氟化铀。

二七二转型不易,这是一次伟大的创业转折。他们期待的不是华丽的转身,而是让二七二的创业荣耀继续在新时代闪耀、闪耀!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策划 | 中核集团宣传文化中心

原标题:《呼叫代号 | 272,收到请回答!》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