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保有试错勇气,坚定奋斗初心,裕太人踔厉奋发,生生不息——专访裕太微模拟电路设计总监车文毅

2023-06-01 15:53
财经上下游 >
字号

作为高速有线通信芯片领域的“先行者”之一,成立于2017年的裕太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裕太微”),凭借强研发、强服务的综合实力,受到广大客户的认可与信赖。公司成立至今,诸多“元老级”核心技术人员,始终铭记在奋斗道路上经历的无数次革新与蜕变,最终迈向新征程的艰辛与不易。

正是拥有这些“苦与乐”交织的重要经历,裕太人才能始终保持踔厉奋发、开拓进取的态势,裕太微才能向阳而生,在高速有线通信领域不断发光发热。

作为“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第一股”的裕太微(SH:688515),在苏州高新区及上海张江科学城两地设有研发中心,分别在上海、成都、深圳及南京成立公司,并在新加坡成立分部,旨在实现全覆盖式服务的产业化发展。

近期,为了更深入了解裕太微发展全貌,挖掘企业发展历程、人文环境、战略部署等相关内容,裕太微模拟电路设计总监车文毅,接受了媒体线上采访。车文毅,1983年出生,复旦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博士学位。2015年,在与张江地区数百家国内外知名企业CXO级别人物的竞逐中,成功获评“张江人才”称号,是该年度20位当选人员中最年轻的一人,是业内知名的科技新锐。

车文毅具备15年以上模拟芯片设计经验,在模拟电路各模块均有深厚积累。作为裕太微最早加入公司的成员之一,带领团队负责模拟电路整体设计和关键部件的研发设计等工作,他参与主导了公司几乎全部产品的模拟电路开发工作,并推出多款明星产品。车文毅不仅是公司各发展阶段的见证者,更是突破研发成果的践行者。

奋斗无止境,每一个脚步都值得纪念

“对于裕太微而言,科学、高效地扩张团队规模,需要我们学会‘快速扩散、有效复制’,将新晋人员的思维习惯与公司融汇统一。同时建立有效流程,为之带来属于裕太微的知识宝库”车文毅表示“在团队建立过程中,每一个脚步都值得纪念”。

在谈及团队重要性时车文毅说道:“依托强有力的研发团队,我们的2.5G PHY产品即将在全市场铺开。产品良好的收发通路性能,对VGA、ADC等模块有着很高的设计要求,在国内可以承接这样设计难度的团队并不多,而裕太的研发团队具备这样的能力”

在车文毅的回忆当中,人才力量匮乏,是裕太微初创阶段的关键难题。创始团队坚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并将其传承给每一位加入队友。这也造就了每一位新伙伴,在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机会实现价值。“在公司与个人之间所构建的美好关系,应该是互相成就。”车文毅总结道,这也是他管理团队、培养人才,坚守的目标之一。

“还记得2017年公司第一颗芯片回片,从流片到测试再到售后,当时的条件很艰苦,能够得到的支持很有限。大家顶住压力,克服技术困难,最终全部高品质实现量产。”说到这里车文毅难掩骄傲。从创始人、核心骨干、再到项目组的每位队友,所有人都坚持“奋斗无止境”的理念,最终取得了超出预想的创新成果。

自主研发是核心,绝对不容许任何妥协

车文毅表示“自主研发是一家企业的核心价值,在坚持自主研发的道路上绝对不允许出现任何形式的妥协。从技术难度上讲,自主研发很困难,但我们一定要做。裕太微所有关键芯片的模拟电路核心IP均为自主研发。”他认为自主研发是避免“卡脖子”最为关键的手段。

作为一名核心管理者,车文毅还表示“管理者要勇于尝试新的方案,小步试错,高频迭代。不能因为研发团队出现一次错误,就迁怒于人,而是鼓励研发人员自主思考和总结经验,不断地总结规律,积累最优解决方案。”

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裕太微已经走到了“无人区”,前方已经没有可供借鉴的对象和可供学习的内容。一切都是全新的开始,要走出一条路,需要每个人全力以赴。

但幸运的是,裕太微能够始终保持自主研发“惯性”,可以持续自主造血,从而维持相对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未来已至,依旧努力奋进

“我们常说‘有线连接,无限可能’,有线通信是一条非常宽广的赛道,承载了高速数据通信的应用。为了能够在有线通信领域取得更多成就,我们将在高速数据转换技术(ADC/DAC)、宽带放大器技术、信道均衡技术等研发方面做进一步孵化,去拓宽我们的产品类型。依托以太网物理层技术深耕,不断拓宽发展路径,创造无限价值”车文毅表示。

身为裕太微的核心技术人员,针对公司的研发方向、技术提升、产品打磨等车文毅的每一句话都铿锵有力,充满自信。他始终坚信,裕太微可以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逐步成长为一家具备国际影响力的芯片设计公司,创造出更多“可堪大用”的优质芯片产品!

    责任编辑:蒋雯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