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考公考编?还是挑战更多可能?镇海中学毕业典礼上,校长发问引毕业生深思

2023-06-06 10: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高考前夕,镇海中学的高三毕业典礼如期而至。6月5日一早,2023届毕业生们迎来了这一特别的时刻,这也是他们在镇海中学的最后一堂大课。

校长吴国平以《创造美好人生 建设美好世界》为题做了毕业致辞,他说:

即将到来的高考仿佛是一张弓,而你们恰恰是蓄势待发的箭,你们会射向何方?会落在何处?你们一定憧憬过、规划过未来人生的图景,是追随“宇宙尽头是考公考编”的汹涌洪流去寻求某种稳定,还是投身“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广阔天地去挑战更多可能?是满足于物质欲望、世俗功利还是致力于心灵充实、精神丰盈?是“独善其身”还是“兼济天下”?正如清华大学彭林教授所言“社会的发展最根本的是人自身的发展,人要发展好了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们的未来是自己的未来,也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作为师长的我,在你们即将离开母校之际提两个期待。

一是期待你们能以“长期主义”智慧去创造美好人生。今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15周年纪念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各大主流媒体都报道了灾区不少民众的15年生活变迁,当年失去家园、失去亲人、失去身体某些部位的很多人如今都拥有了各自全新而美好的生活,令人欣慰和感动。我们真切地看到,时间可以疗愈很多创伤,时间也能创造很多美好,我们可以秉持一种“长期主义”的智慧去应对人生难题、去充实生命内涵、去品味生活芬芳。

在“长期主义”的视角里,我们既要着眼当下,认真踏实地走好每一步,过好每一天,也要经常性地把我们生活的时空拉长、拉高、拉宽,给自己多一点耐心和专注,多一点信念和动力,多一份好奇心和想象力。当我们拥有了这种“长期主义”的智慧,我们便更能去容纳和转化当下的某些困苦与局限,也更能去创造和拥抱未来的更多美好与可能。

在刚刚过去的春天里,有三个人的故事让我深有感触,第一位是75岁的秀英奶奶,她65岁才重新开始识字写作、提笔画画,今年出版了第二本个人专著《世上的果子,世上的人》,第二位是54岁的外卖员王计兵劳作之余坚持写诗30余年,今年又出版了诗集《赶时间的人》,感动了很多人,第三位是电视剧《狂飙》主人公高启强的扮演者张颂文,在历经无数的挫折和长期的沉寂后,今年厚积薄发、一炮走红。在他们身上,我们能够看到“长期主义”的智慧和力量。

二是期待你们能以“命运与共”情怀去建设美好世界。今年初,新一代人工智能产品CHATGPT横空出世,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变得越来越繁荣发达,然而,依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放眼全球,战争冲突、霸权主义、南北差距、科技壁垒、生态危机、经济衰退、公共卫生问题等阴云笼罩。环视周围,因生活锁事等而引发全国热搜关注的新闻事件也表明我们这个社会还不够美好,需要包括我们在内的每一个人付出更多努力去加以改进完善。

我们置身同一个地球、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时代,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命运与共、休戚相关。针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等一系列世界性问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的主张和努力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同和赞誉。作为新时代中国公民,你们可以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大有作为,建功立业,这也是在为建设“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美好世界注入新动能、贡献新力量。

在建设美好世界的过程中,你们需要怀有更强烈的责任心、同理心、悲悯心,需要拥有更强劲的创造力、领导力和行动力,需要投入更多的勇气、智慧和心血,要敢想敢闯,坚定执着。多次来我校讲学的施一公院士一直主张中国科技实现自立自强必须往前移10年甚至20年,面对“就凭西湖大学就想改变世界?”的质疑,他反问道:“为什么不能?敢想才能改变世界!”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也曾经说过:“永远不要怀疑一小群坚定的人能改变世界。实际上,世界一向是由这些人所改变的。”

镇海中学曾培养了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保存者张人亚,也培养了两院院士沈士伊、李志坚、贺贤土等一大批为祖国建设作出杰出贡献的科技精英,还培养了捐款几百亿人民币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虞仁荣校友和捐千万人民币在母校设立奖教奖学金的柯建东、沈沈壹、俞金波等校友。他们的所作所为令人感动和钦佩。我期待并相信更多镇中人能像他们那样把用“长期主义”智慧去创造美好人生和以“命运与共”情怀去建设美好世界完美地结合起来。

最后,祝大家高考顺利,毕业快乐,前程似锦!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