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融水一老人徒步10多公里后晕倒在路边,这种情况要警惕,严重可致命

2023-06-06 13: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近段时间

柳州持续高温

室外中暑情况时有发生

大家出门要做好防晒措施

及时补充水分

↓↓↓

“幸亏你们及时救助,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感谢你们!”6月5日,融水苗族自治县和睦镇的韦阿婆再次向和睦派出所民警和辅警表示感谢。原来韦阿婆于日前步行10多公里去看望女儿,路上中暑晕倒,幸亏被群众及时发现,在众人帮助下,韦阿婆得到及时救治,目前身体已无大碍。

多方救助老人

“派出所吗?和睦镇七里村口有个老人躺在路边一动不动的,很可能是中暑了,你们赶快来救人!”6月2日19时许,和睦派出所所长粟鲁接到了七里村村干部的电话,立即放下手中还没吃完的晚饭,带上值班民警辅警驱车赶赴现场,同时,与乡镇卫生院联系让医护人员一同赶赴现场及时求助。

多方救助老人

到达现场后,民警看到一名老人阿婆躺在路边,身体虚弱、意识恍惚。经医护人员检查初步确认是中暑体力不支昏倒在此。担心阿婆安危,民警与医护人员合力将老人抬上救护车辆送至卫生院救治。

经了解,阿婆姓韦,独自在和睦镇居住,其儿女都已成家,因想念家人,韦阿婆从和睦镇徒步走了十多公里路,想去看望住在七里村的亲人。

目前,韦阿婆身体已无大碍。

医护人员提醒,在高温的户外环境进行活动,需戴帽子或打伞,避免阳光直射;在户外做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时,一定要注意休息,适量饮水等。若出现轻度的中暑症状,需立即移至阴凉处,适量补充水分,并进行良好的休息。

在此小编要提醒大家

有的小伙伴可能觉得

中暑并不可怕

降降温、散散热

休息一会就可以缓解了

但实际上

中暑可不是什么小毛病

中暑根据临床症状的轻重

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

重症的中暑如果救治不及时

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日前,上海市奉贤区有一名46岁的妇女下午2点左右晕倒在路边,过了3小时才被人发现,送到奉贤区中心医院,急诊医生考虑为重症中暑热射病,并出现了多器官功能衰竭、呼吸衰竭、脑水肿、休克等,经过积极的抢救,仍旧因病情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金匮要略》中写道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

中暍

就是中暑的古代叫法之一

《黄帝内经》说

“先夏至日病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认为中暑的发生出现在夏至之后

《明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二》记载,万历十二年,皇帝召集三千名宫内小臣披甲执戈操练,认为可以保护自己。刑部主事董基告诉皇帝这些人养尊处优,不能冒着严寒酷暑训练,说:“臣闻顷者竟日演练,中暍濒死者数人,若辈未有不怨者。”由此可见,古代的人们早已对中暑有了一定的认识。

中医认为

中暑是由于夏至之后气候过于炎热

人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使得气阴两伤

暑热之邪乘虚而入

出现汗出、恶寒、身体发热、口渴等症状

这时多属中暑先兆或轻症的中暑

需要及时引起重视

正确处理

防止进一步发展成严重的情况

对于中暑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预防

比起中暑之后进行救治

预防中暑的发生才是更好的做法

在暑热季节

应当注意避免太阳长时间暴晒

在太阳下活动时

穿宽松、透气、颜色浅的衣服

适当采取戴遮阳帽、撑遮阳伞

涂防晒霜、风油精等措施

尤其年老、体弱的人

还有孕妇等

更要注意居住环境

不宜太过闷热、潮湿

但需要注意的是

不要为了避暑贪饮凉茶、冷饮等

或过度吹风纳凉

不然容易使暑热之邪与寒湿之邪乘虚侵袭

而发生“阴暑”

出现恶寒、身体酸痛、浑身乏力、腹痛腹泻等

中暑的病人脾胃多虚

贪饮凉茶、冷饮还可能导致呕吐

中医治疗中暑

也有许多妙法

针灸方面

可以用三棱针刺大椎、十宣、曲泽、委中等穴位

放出少量血液之后

再以棉球按压止血

也可以用穴位按摩

掐压、点按

人中、十宣、肩井、曲池、合谷等穴

中暑较重的病人

在急救后也可以配合中药内服治疗

通过专业中医师的辨证论治

中药治疗对于中暑后气阴两伤的病人

经过治疗恢复后仍有余热的病人

或因贪凉而引起“阴暑”的人

都有着不错的疗效

要想接受夏天的“爱”

避免中暑可是十分重要哦

小伙伴们出现中暑的征兆时

务必要及时进行处理

如果有严重的中暑症状

甚至发生抽搐、昏厥等

切记第一时间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防止发生严重的后果

原标题:《融水一老人徒步10多公里后晕倒在路边,这种情况要警惕,严重可致命》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