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打击涉海砂违法犯罪,三部门联合发文统一执法司法尺度

澎湃新闻记者 刘璐
2023-06-08 11:46
来源:澎湃新闻
法治中国 >
字号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最高检举行“法治护航 助力海洋强国建设”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国海警局依法打击涉海砂违法犯罪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国海警局关于健全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最高人民检察院二级大检察官万春介绍,近年来,涉海砂违法犯罪活动高发多发,威胁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催生海上黑恶势力,危害建筑工程安全,影响海上通航安全,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为统一执法司法尺度,有力保障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上安全稳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海警局在前期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依法打击涉海砂违法犯罪座谈会纪要》。

澎湃新闻从最高检了解到,《纪要》共二十三条,分为引言和七个部分具体内容。引言部分着重就制发《纪要》的指导思想、重要意义、形成过程等作了阐述。七个部分具体内容坚持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重点围绕“罪名适用”“主观故意认定”“下游行为的处理”“劳务人员的责任认定”“涉案海砂价格的认定”“涉案船舶、财物的处置”和“加强协作配合与监督制约”作了规定。

万春表示,由于涉海砂违法犯罪活动具有涉案地域广、流动性强、作案手段隐蔽、犯罪链条复杂等特点,执法司法工作在法律适用方面遇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一定程度影响制约办案效果。《纪要》对“两高”《关于办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6〕25号)作出更加具体、细化、有针对性的规定,明确涉海砂犯罪的定性处理问题,进一步统一执法司法尺度。

同时,《纪要》突出了全链条打击。针对实践中涉海砂犯罪由“采运销”一体化向采运分离、“采运销”专业化演变,以及海上犯罪证据难以固定、易于毁灭等新情况,《纪要》明确对于过驳和运输海砂的船主或者船长明显违背航海常规操作或者存在显著异常行为,且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情形,可以认定其具有犯罪故意。

此外,为有力斩断涉海砂黑色产业链,《纪要》对非法运输、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非法采挖的海砂及其产生的收益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法律适用问题作了明确。

万春明确,《纪要》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针对涉海砂犯罪中一般船员责任难以划分、涉案海砂价格难以鉴定、涉案船舶财物难以处置等新问题,坚持依法准确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区分不同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切实做到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宽严相济,确保实现办案“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责任编辑:钟煜豪
    图片编辑:金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