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考后综合征”!高考后不容忽视的心理调节——

2023-06-09 16: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牵动亿万人心的2023年高考

已经落幕

考生和家长的心绪却未必平静

那家长及考生该如何面对

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

如何自我调适呢?

下面就跟隆小妹一起看看吧

高考后常见的心理问题

悲观自责心理

这种考生因为没有发挥好而产生失落感、负罪感,甚至自卑感。考后感到前途渺茫,悔恨平时不用功,浪费了美好的时光;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等,辜负了他们的期望,因为高考失利严重损害了自尊心,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紧张焦虑心理

虽然考完了,成绩并没有出来,自己心里没有把握,持续焦虑。所以吃不好,睡不好,担心不能上理想的大学, 每天处在一种惶惶不安中,情绪不稳定、沮丧郁闷,甚至产生一些躯体不适症状。

过度放纵心理

十年寒窗,一朝解放。还不利用假期好好放纵一下更待何时。比如通宵游戏、熬夜刷剧、日夜颠倒、饮食失衡等,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迷茫无聊心理

有些考生在紧张的高考结束后,感觉失去了具体目标和动力,会感到不知所措,生活没有节奏,找不到方向,先是无所事事,整天昏睡,而后会有寻找刺激或发泄冲动。

考后疲劳综合症

考后浑身疲乏无力,整日没精打采,哈气连天。甚至整日睡觉,很难叫醒。

有何应对策略?

规律生活

保持正常的饮食睡眠,健康的生活方式。尽可能地不要打乱自己的生物钟。如果说睡眠时间太长,自然会影响身体、影响状态。

接纳结果,调整心态

考前给自己切合实际的定位和目标,考试时只要把自己平时成绩发挥出来,就问心无愧。但心理也要做好两手准备,好的结果与坏的结果都能积极面对,调整心态。

多与身边的人沟通和交流

在高考之前的时候,学生和家长都比较紧张,可能家里还会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还会有一些摩擦,那么高考后学生多跟家长、同学、身边的人进行交流,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机会,也给家庭创造了一个和谐的氛围。

考后做一些有兴趣的娱乐活动和体育运动

如游泳、跑步、踢足球、打的篮球,看电影、旅游等都是可以的。可以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还可以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参加社会实践

做义工、志愿者、打工等,做一些有意义的公益活动。也可学开车,学音乐、学烹饪技术等。

考后家长们应该如何做

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积极疏导

如果孩子在高考前后有心理问题,甚至说一些消极话语。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的消极话语,父母都要重视,多陪伴观察孩子,加强心理疏导。

注意心理落差过大引起的情绪崩溃

面对考试发挥不好,成绩存在巨大的落差,常常会引起孩子情绪崩溃,家长一定要保证孩子的生命安全。

及时沟通

如果抑郁症状很严重,持续几天都无法走出情绪低谷,严重失眠、消极的,建议父母要尽快带孩子到专业的精神心理科就诊,寻求专业的帮助,以免贻误病情。

帮助适应新环境

高中阶段,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学习成绩为主,进入大学,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多元化,要求学生有更加全面的综合素质,比如处理人际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父母要多给孩子创造机会,让其独立面对和解决一些问题,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大学生活。

高考失利的考生该怎么自我调整?

保持一个正常的心态

在一次战斗中获胜,只是阶段性的获取,世界总是难料;在一次战斗中失败,只是局部的损失,有望东山再起,大可不必懊恼不已,更不应自暴自弃。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改变自己的认知

“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是星星,无论是在繁华的银河系,还是在冷落的天边,总会发光。以这般释然的态度看待高考,考生和家长心境便会轻松许多。

选择另外的途径

以前一直“非某大学不上”的,成绩与“既定目标”有一定差距,要面对现实,正确看待暂时的挫折。有时候,“退而求其次”不是在降低标准,而是选择另一种途径来实现梦想。

高考结束

代表的是新的开始

以后的生活更值得期待

编辑丨刘杏惠

原标题:《“考后综合征”!高考后不容忽视的心理调节——》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