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执教热火15年,斯波教练才是迈阿密最强硬的灵魂

澎湃新闻记者 胡杰
2023-06-13 20:12
来源:澎湃新闻
运动家 >
字号

NBA现役执教同一球队时间最长的主教练是谁?很多人都能脱口而出:波波维奇。

那执教时间第二长的主教练是谁?很少有人能立刻想到斯波斯特拉的名字。

斯波有着足够辉煌的战绩,他是NBA历史上第7位至少6次进入总决赛的教练,前6位分别是菲尔·杰克逊、奥尔巴赫、帕特·莱利、波波维奇和科尔。

这6位无一不是声名显赫的存在,但身在其中的斯波教练却显得有些透明——执教热火15年,他从未拿过NBA年度最佳主帅。

可当热火一路黑八闯入总决赛,一众落选秀在季后赛打得像超巨,斯波或许才是热火队内最大牌的巨星。

跪地执教,是斯波教练的标志性动作。

失眠的夜

自2014年接受《体育画报》的专访后,斯波已经快10年没有接受过专访,即便NBA是一个每天都需要面对聚光灯的地方,但斯波还是更喜欢把自己隐入幕后。

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是因为在热火三巨头时期,他被媒体的长枪短炮弄怕了,同时这种自我炒作也违背了他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在迈阿密热火,没有我,只有我们。

改变斯波人生的是12年前的一个清晨,那是独行侠4-2战胜热火夺冠的第二天,球馆还残留着庆祝的彩带,而斯波一夜未睡,坐在球馆当中。

那是斯波生涯第一次闯入总决赛,即便拥有看似无解的三巨头,但热火依然输掉了比赛。防守端,独行侠封锁了禁区,使得詹姆斯和韦德很难突破;在进攻端,独行侠通过限制运球和强调传球来压制迈阿密的速度和运动能力。

最让斯波痛苦的,是他当时没有想到好的反击方式。

斯波在热火经历过夺冠,也经历过刻骨铭心的失败。

黎明时分,助理教练大卫·菲兹代尔来到了体育馆,他发现斯波坐在他的办公桌上,眼里布满血丝,还伴随着轻微的抽泣。

“这对他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他为此非常自责,”菲兹代尔说,“我们坐在那里,两个老朋友泪流满面地拥抱着,当时感觉我们非常渺小。” 

于是,他们一直头脑风暴到下午。进攻端,他们决定将强侧没有投篮威胁的大个子撤下,为詹韦创造更多的进攻空间。防守端,他们通过增加交换掩护来强化夹击效果,以便阻止像小牛这样的球队用传球击败他们。

短短几个小时内,他们就彻底颠覆了热火的战术。

改变的不只是球队战术体系,斯波也发生了变化。

在他执教的前四个赛季,斯波非常努力地让自己看起来像个主教练,而经历他生命中最漫长的夜晚后,他才真正找到自己。

从此之后,失败的痛苦使他变得更加冷酷,训练中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强。菲兹代尔说:“他越来越愿意去挑战别人。这是一个戏剧性的转变……他给球队设下了极高的标准,而且丝毫不肯退让。”

这种风格,贯彻了斯波此后的执教生涯。

时刻拼命

斯波的标准有多严格?约什·理查德森透露过这样一个故事。

八年前的一个普通休息日,还是热火新秀后卫的理查德森选择加练,去球馆投篮。投篮练习到一半,斯波出现在球馆。

此前二人最多的交集,是坐冷板凳的理查德森数次希望前往发展联盟打球,但斯波拒绝了请求,“我想盯着你训练,并让你看看我们每天是怎么训练的。”

那天的训练中,斯波要求他投100个三分,一个位置投10次,进70个才算达标,输了就跑五趟折返跑。

听到这个要求的理查德森和普通打工人一样,心里骂娘:“该死!今天是休息日,他想干啥!”

第一次投篮练习,理查德森投进57个;第二次投篮练习,理查德森距离目标差了六七个;等到第三次,理查德森投中69个。

他本以为斯波会就此满意,但斯波只是抬起右手,竖起食指,示意他再跑五次。

“认真的吗!我可是来加练的!”第二次练习后,理查德森就有些搂不住火,折返跑结束后,把手里的球扔了出去,还喊了句脏话。但斯波却在旁边笑着说:“这就对了!就是要跟自己较劲!”

彼时的理查德森,看斯波的眼神就像看到怪咖一样,“这家伙是怎么回事?他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吗?”

第四次投篮训练,理查德森感觉自己和前三次明显不同,他更加专注也更有目的感。最终,他没用100次投篮便扔进了70球。

完成训练目标的理查德森没有太多情绪波动,反倒是斯波拍着他的胸脯大喊大叫:“你成功了!你成功了!来这里不是光投篮就可以了。你必须逼自己一把,而且以后每天都得这么练。”

从那天起,理查德森已为五支球队效力,赚了超过5600万美元,而他此后从没有做过一次低于斯波教练标准的投篮练习。 

时刻拼命,是斯波给热火队注入的灵魂,哪怕只是球员日常的加练也是如此。

斯波教练和哈斯勒姆(左)、巴特勒一起拍摄写真。

寸步不让

不过有的时候,这种强硬在满是荷尔蒙的球场上也会引发矛盾。

以往,大多数教练会将这类冲突遮盖起来,但斯波却并不忌讳将争吵与矛盾摆在聚光灯下。

最明显的案例便是去年季后赛,巴特勒和斯波以及哈斯勒姆吵了起来。那次暂停中,斯波不断挑衅巴特勒,老将哈斯勒姆则指着巴特勒的鼻子狂喷垃圾话。

“热火队平时任何一场训练都这样,这就是我们,”哈斯勒姆说,“我当时生巴勒特的气在于,他到底要干啥,能不能团结一致好好讨论问题,至于我俩的关系,反正第二天我们就一起喝酒打牌了。”

马丁则补充道:“外界可能会有人说,‘他们要崩溃了’,但这其实让大家又重新走到了一起。我认为这是我们上赛季最棒的一个时刻。”

这就是斯波的风格,面对原则问题他寸步不让,同时也不容忍任何球员把自己凌驾于团队之上。至于这种教练会不会招人喜欢,斯波毫不在意。

“他不想讨你喜欢,也不在乎你是否喜欢他。”菲兹代尔说,“他是来带你去彼岸的,但在此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经历一些波折。他是那种球员离开时可能会说‘真是个混蛋’的教练,但这并不是说他是个混蛋,只是他很强硬,他不会在重要的事情上让步。”

巴特勒拥抱斯波教练。

为人之道

在巨星拥有越来越多话语权的当下,教练往往是弱势的那一方。但为何既严格又强硬的斯波,能赢得球员的尊重并率领热火队15年?

阿德巴约给出这样的答案:“这就是斯波的魔力了,他总能让球员买账,让大家相信他的体系,相信自己都能变得更好。”

这种魔力,不只是球员日益提升的球技,也存在于斯波在场外做的一些细节——斯波也有温暖的一面。

那天是3月9日,凯莱布·马丁刚好吃完晚饭,他的手机就响了,那是斯波发来的短信。 

常规赛期间,马丁始终是球队首发,但在2月24日刚刚结束全明星赛后,斯波把他放上了替补,让刚刚与球队签约四天的乐福担任首发。

斯波和洛瑞在场边沟通。

七场比赛后,斯波给马丁发去短信,那不是一两条简单的安慰信息,而是整整一屏幕的内容。主旨就是称赞马丁为球队做出的贡献,以及对他让出首发的感谢,这种事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很明显,他在这上面花了些心思,”看到短信的马丁回忆道,“这件事真的很贴心,尽管这听起来像是一件小事,但事实上这证明了他真的关心我,而且那天还是休息日。”

相比马丁,奥拉迪波与斯波的故事更加生活化。

2022年,奥拉迪波的女儿娜奥米出生,斯波给了奥拉迪波寄去一份礼物,是几套婴儿服。

“她现在还穿着那些衣服”,奥拉迪波说,“我是真没想到斯波会这么做,会想到这些事。这说明了他有多在乎球员,而且把他们当成家人。”

而当温斯洛在热火因受伤陷入抑郁时,斯波是全队第一个通知他家人的人。斯波还在休赛期特意去了趟洛杉矶,跟温斯洛见面。

在热火效力的四年半时间,温斯洛没少跟斯波起冲突,但斯波从没因此生出嫌隙——在洛杉矶,他们开始建立信任关系,比如一起负重沉入泳池底部,然后睁开眼睛,用这种方式逼迫自己向对方求助。

最终,温斯洛从抑郁中走了出来,并邀请斯波每天陪他一起去看日出。按照温斯洛的说法:“我们之间不仅是教练和球员的关系,而是男人间的友谊。”

斯波用活了一群落选秀。

磨砺之路

“这一课还将继续下去,这是我们想传承给下一代的东西,关于坚持和当外界不顺心的时候,你需要不断历经磨炼,不断提升,提升,直到实现你的梦想。”

磨砺,是斯波采访时最常用的一个词,甚至他把今年整个赛季都称为“磨砺之路”。

斯波说这个赛季是独一无二的,他不得不反复调整比赛策略和球队轮换,因为热火全队因伤缺战的场次联盟第一,场均得分也是倒数第一。每个夜晚,热火都与对手在泥泞中打滚,但斯波乐在其中。

据NBA官方统计,热火队在常规赛中最后五分钟分差小于5分的比赛场次高达54场,位居联盟第二,并拥有着59.3%的胜率。

而在季后赛,过去的17场球中热火队经历了9场比分焦灼的比赛,还取得了位于联盟第二高的66.6%的胜率。

本赛季中途加盟球队的乐福对此赞不绝口:“这是我最欣赏他的一点,他的斗志,他热衷狩猎追逐的过程。”

“在外人眼中,我们仿佛搞不清楚情况,但我们真的、真的觉得我们仍然可以做一些伟大的事情。谁都会喊口号,但我们真的相信,也真能感觉到它的存在。”马丁同样感慨道。

这种信念的源泉,自然来自斯波教练——在本次总决赛前,斯波的季后赛历史胜场数已经来到108场,是自2008年接任以来所有NBA教练中获胜次数最多的人。

当热火在仅有3%的概率下打进总决赛,当一群落选秀把球迷打得心悦诚服时,总冠军对于热火来说不仅是未来的目标,而是每一年的过程。

    责任编辑:腾飞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