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香港医卫局局长卢宠茂:推动器官跨境捐赠,帮助更多病人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吴怡 实习生 梁书函
2023-06-12 19:25
来源:澎湃新闻
港台来信 >
字号

“我是代表着跳动的‘小心心’来到了这里。”在酒店会议室的采访间里,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学着年轻人做起了“比心”的手势。

对他来讲,这颗跳动的“心”代表的是另一层含义——在“一国两制”之下,内地与香港推动器官移植互助机制的“爱心接力”。  

6月9日-11日,卢宠茂率领代表团在上海访问,拜访了上海卫健委,并参观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出席了中国器官捐献日活动。

在访问上海期间,卢宠茂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表示,他是代表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医护同行们和那些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来到了上海,希望能够推动器官跨境捐赠合作机制落地。 谈到器官移植,他笑称“可能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卢宠茂是国际知名的肝胆胰外科和肝脏移植专家,在加入特区政府前,他是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香港大学肝胆胰外科讲座教授和香港玛丽医院肝脏移植中心主任。

在11日的中国器官捐献日活动上,他说,国家的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发展瞩目,香港医卫局正与内地商讨建立恒常器官移植互助机制,期望尽快落实。

澎湃新闻了解到,两地正就拟议机制确立一致的技术层面要求、准则及流程,以确保捐赠器官合法、公平、公正并安全地应用于最有需要的病人身上为原则。

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 澎湃新闻记者 吴怡 摄

“生命至上”的共同目标

澎湃新闻:了解到您此次来上海主要是关于内地与香港的器官移植互助机制。您之前公开表示,商谈进展畅顺。请问推动这一互助机制的意义是什么?

卢宠茂:器官捐献是大爱。生命是无价的,一位器官捐献者可以救六七个人的命,每一个器官都可以救人,器官捐献是很有意义的。在这方面,亚洲虽然已经比以前进步了很多,但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很大距离,需要我们加大力度推进。

我们现在商谈的跨境器官移植互助,一个突破点便是去年12月的香港女婴心脏移植案例,她只有四个月大,被确诊为心脏衰竭,生命危殆。之前没人尝试过跨境捐赠器官,我们便通过向国家提出请求,得到了国家卫健委、港澳办、海关总署等很多部委的大力支持,特事特办。我们找到了一颗大小合适的心脏,而当时内地的心脏移植等待名单上没有合适的接受者,于是紧急启动了内地与香港的医疗救助人体器官共享预案。

此次协作创造了很多历史性突破,这是内地与香港之间首例跨境器官捐赠,而且通关时间仅仅8分钟,速度最快。此外,这位女婴也是香港心脏移植史上年龄最小的接受者。她能够顺利生存下来,启发我们去做更多事情,建立长效机制互帮互助。

大家现在都会做“比心”的手势,对我来讲,这个手势还有另外一层含义,跳动的“小心心”代表了在“一国两制”之下,内地与香港推动器官捐献合作,共同为小女婴重获新生完成的“爱心接力”。 

器官捐献跨境互助不仅帮了受赠的病人,也没有白费捐赠者的心意,圆了他们救人的梦。我们希望推动器官移植互助机制,帮助到更多病人。

卢宠茂出席中国器官捐献日活动。 香港特区政府官网 图

澎湃新闻:请问目前在推动内地与香港的器官移植互助机制方面取得哪些进展?

卢宠茂:6月11日是“中国器官捐献日”,活动是由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提出、发起的,发展至今已是第七年。器官捐献要全社会参与、共同推动。刚好香港医卫局也正与内地商讨建立恒常器官移植互助机制,所以我是代表香港特区政府、医卫局、医护同行们和那些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代表着跳动的“小心心”来到了这里,让大家看到内地与香港以“生命至上”的共同目标在推动互助合作。

我趁这个机会拜会了上海卫健委,讨论了上海跟香港的合作,特别是在共同培养人才和人才交流方面,希望未来两地有更多学习交流合作的机会。

我也参观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它是国内最大的肝移植中心和国际最大的儿童肝移植中心,这非常了不起。我自己也是从事肝脏移植研究的。疫情三年,我们很多会议都改为线上,两地正常通关之后,我很高兴能来到上海,真正看到仁济医院在肝移植方面的发展。

卢宠茂到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香港特区政府官网 图

澎湃新闻:在器官移植互助机制之下,两地病人轮候器官移植的次序和分配规则是怎样的? 

卢宠茂:现在国家有COTRS系统(即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能够精准科学地匹配捐赠者和接受者。如果匹配不到,我们再启用第二层互助分配机制,即当两地任何一方有器官捐出、但在本地没有病人适合接受移植,无法于本地轮候系统配对,便启动机制将器官跨境捐赠作配对。

香港人口较少,也有一个类似COTRS系统的机制。香港过去出现过因为血型不匹配导致捐献的器官用不了的情况,虽然出现的概率低,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器官不能等。

我想要强调两点:首先,捐献的器官先在本地内分配,要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受赠者,再推进互助机制,所以不会影响两地的病人轮候本地捐献器官的机会;其次,这是双向捐赠,不仅内地捐献者的器官可以捐给香港,香港捐献者的器官也可以帮助内地的病人。

澎湃新闻:接下来两地会如何让大众认识了解到这一互助机制,鼓励更多人参与器官捐赠?

卢宠茂:这个机制是很清楚的,两地维持现有分配完全不受影响,我们只是更好地用好器官,完成捐赠者家属的意愿,帮助更多病人。我们会把包括整个通关流程和运送过程的细节做好,实现一旦启动就能顺畅进行。

过去三年,新冠疫情对整个医疗系统造成了影响,很多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也受到了影响。不仅是经济、文旅等要恢复正常,医疗也要恢复正常,器官捐献和移植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我们也希望利用这个机会告诉大众,器官捐献是可以救命的,也希望看到更多互助的案例发生。

沪港互相“串门”学习

澎湃新闻:在此前的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两地医疗人员交流频繁,建立了深厚的互助合作友谊。目前在进一步促进两地医疗人才交流方面,有哪些新进展?

卢宠茂:通过疫情我们看到,原来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在两地恢复正常通关后,大湾区启动了一项医疗人才交流计划,首批来港的医护人员中,有10人是三甲医院的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70名资深护士,以及3名广东省中医院的中医专家。以往我们很多交流只限于科研交流,这次不一样的是,医护人员拿到了有限度的注册,有在香港行医的职业资格,可以真正参与工作。

此次我们率领代表团在上海访问三天,因为上海的医疗资源丰富,而且上海跟香港非常相近,都是国际大都市,也同样面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通过这种合作交流,两地医护人员可以互相“串门”学习培训。

卢宠茂率领代表团拜访上海卫健委。 香港特区政府官网 图

澎湃新闻:您近期在内地参观调研了社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您有什么感受和体会?香港和内地的基层医疗服务有哪些可以互相借鉴的地方?

卢宠茂:确实有。香港开展全科医生培训较早也比较规范化,但都集中在私家诊所。新冠疫情期间,我们发现,安排私家医生、全科医生在社区帮助抗疫必须要有所统筹。在内地,虽然全科医生培训开展比较晚,但在执行、行政管理方面响应速度很快,比如深圳、上海建立了社康中心,人才、制度方面的优势明显。

我们这次来上海,看到了基层医疗水平已经提升了很多。从各方的优点来看,香港的全科医生培训好,而内地全科医生社区调动协调性好,值得香港借鉴。

香港在去年12月份推出了《基层医疗健康蓝图》。我们要重视基层医疗,投放更多资源,特别是利用好现在私家诊所的家庭医生,把他们统筹起来,建立一张医疗网络。在上海,我也看到了统筹社康中心的基层医疗服务网络。    

“新冠已变成风土病”

澎湃新闻:最近内地也比较关注“二阳”的话题,大家会问:我们离真正告别新冠还有多远?对此,您是怎么看的?接下来会不会还有“三阳”“四阳”?

卢宠茂:新冠不会离开我们,也不会彻底结束,比如现在距离1918年暴发的西班牙大流感已经超过了一百年,但其实流感还在。所以要把新冠病毒完全消灭,其实现在是不可能。新冠已经变成了风土病,像流感一样可能会季节性出现。我们不再用隔离的方式希望将它完全消灭,而是将它作为上呼吸道感染看待,用疫苗或者治疗来处理。我们每年都会有流感的高峰期,冬天或者夏天,你会计算自己得过多少次感冒吗?

怕“三阳”甚至“四阳”很正常,不过大家不用太担心,我们有能力去应对。一是病毒的致病率和致死率降低了,只是上呼吸道感染,很少影响肺部造成肺炎。根据自然规律,一般病毒变异症状会越来越轻,这就和感染一样,第二次感染要比第一次轻一点。二是人群免疫力变了,大家打过疫苗,而且很多人都已经感染过了,免疫力也上去了。三是整个社会包括医疗系统现在都懂怎么去处理新冠,最初的时候它对于我们来说是全新的病毒,但过去三年我们有了治疗药物,医疗系统也知道怎么对病人进行检测和治疗。

当然现在还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比方说多长时间再打一次疫苗,它能维持多久?现在的疫苗也不是完全针对新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特别是新的XBB变异株。目前全球感染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大部分都是XBB。最近我看到国家审批通过了一个针对XBB病毒株的疫苗,这非常重要。

总体而言,我们不想病,但病了也不怕。这个问题要分两方面去看,首先不需要担心再次“阳了”,因为这个病已经变成了我们有能力应对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但同时我们也不希望有大量的人感染,道理跟流感一样:虽然不严重,不致命,但是大家都不想流感,对吧?“多感染几次抵抗力就强了”这种想法也是不可取的。

澎湃新闻:对于新冠疫情,当前香港特区政府采取的是什么样的管理模式?

卢宠茂:根据上一年的经验,目前香港应对新冠已经进入了新阶段和新模式。去年年初香港经历了很严重的第五波感染,当时疫苗接种率比较低,后来我们更努力推广疫苗。从去年7月1日开始,我们看到病毒感染症状轻了,疫苗打好了,整个社会和医疗系统也已经进步了,我们就一步一步稳步往另外一种管理模式走。

我们的放开是稳步放开,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对于境外人士入港隔离措施、社交距离措施等也在一步步放松,最终从今年1月30日开始取消新冠确诊者“隔离令”,从3月1日起解除“口罩令”,代表我们所有社交距离措施取消,完全恢复正常。

有人说我们是在走“碎步”,但如果地滑其实走“碎步”是最安全的。香港有七百万人口,我们要走一条安全的路,总体方向是正确的。现在已经变成了另一种管理模式,针对新冠,我相信我们基本上不会再走回头路。

有些人会问香港什么时候再出“口罩令”?现在我们鼓励有需要或高危的人,到高风险的地方要戴口罩,特别是季节性的呼吸病流行的时候,不管是新冠还是流感,口罩确实有防护作用,但我们不会用法令去强制大家。我不希望未来会再启用“口罩令”。

新冠疫情三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很漫长,但从医学创新来讲,它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有危也有机,在公共卫生的传染病控制领域,不管是个人卫生防护、治疗效率还是对科研的资源投放,新冠的经验对未来应对这种大规模疫情非常重要。

    责任编辑:蒋晨锐
    图片编辑:蒋立冬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