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以美化育:中山大学博雅学院经典阅读与文化传承的实践

澎湃讯
2023-06-17 12:05
专栏 >
字号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经典?在网络阅读和短视频时代,经典阅读是否依然必要?经典阅读在数字化时代应如何延续并实现文化传承的功能?这些都是新时代人文教育和博雅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与紧迫议题。

经典润心,以美化育。经典著作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是大众共享的精神财富的基石,只有通过阅读、演绎和研究古今中外的经典,“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才能更加深刻地领会其中的思想精华并进行有机结合与深刻转化。中山大学博雅学院自2009年创院以来,秉承“经典育人”理念,致力于在中西古典研究与教学中发掘美育元素,形成了以“古典月”为平台的博雅特色美育品牌。

2023年6月8日,中山大学博雅学院第十一届古典月“经典吟唱”活动在广州校区举办。来自三校区五校园、文理医工农艺多学科各学院60余位师生以拉丁语、希腊语、法语、粤语、潮语等同台吟唱经典诗词,俯奏古曲,以弦歌、朗诵、合唱、互动教学等多元美育实践形式,在吟唱经典、传承经典的过程中,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坚定文化自信。

《鹿鸣》之诗拉开活动序幕,清澈空灵的歌声,似能跨越数千载光阴,让人置身“坐听弦诵声,细嗅杏坛香”之情境。弦歌《归去来兮辞》,则仿佛将一幅宁静闲适的自然之境呈现在师生眼前,在山水清音间引人遐思千古。《春江花月夜》将说不尽、道不明的故事与情思,糅合进箫声和琵琶声中,将关于寻觅千古明月的古老命题,寄寓在情感饱满的朗诵里,三两好友,以乐相和,犹如知己互诉衷肠。弦歌《秋风词》,琴声和人声相和之间,尽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杨慎作品的特征顷刻获得了具象的呈现,气势磅礴的歌声久久回荡在音乐厅中。

弦歌《归去来兮辞》

乘盛唐之月光,国家教学名师、中山医学院的王庭槐老师用潮州话吟诵《将进酒》,以豪迈不凡的气象与风雅洒落的气度,向观众们展现了南方方言读诗的魅力。

《将进酒》朗诵、演奏

师生用粤语吟诵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平、上、去、入四声的特点,在吟哦中体现地淋漓尽致。师生用歌声、琵琶、二胡与吉他演奏博雅学子为这首词原创的曲子,共同交织出“当时明月”的温婉绵长。《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铿锵有力的歌声和张弛有度的乐声,仿佛能让人再度触摸历史的细节、领略历史的力量。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吟诵、演唱

《念奴娇·赤壁怀古》奏唱

拉丁语、希腊语组曲《阿尔忒弥斯颂歌》《月神颂》,又带领着师生追随古希腊诗人阿那克里翁和古罗马诗人卡图卢斯,表达了对“月神”的赞颂。师生共同演绎莎士比亚《我能否将你比作夏天》,文学和艺术之不朽,在诗歌与经典的唱诵中得以呈现。从李太白的“月光”到阿那克里翁的“月神”,向东,是我们熟悉的故乡;向西,是神妙的远方。

希腊语、拉丁语组曲《阿尔忒弥斯颂歌》《月神颂》

中山大学古典月系列活动通过“经典吟唱”传承文化,“名师讲座”启智增慧,“古典竞技”寓教于乐,引领师生坚定文化自信,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传承发展中外优秀文化,促进文明互鉴,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黄晓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