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亲子关系里的“芝麻信用分”,原来是这样攒的

2023-06-19 11: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父母堂

如果父母跟孩子之间也有“芝麻信用分”,分数高自然亲子关系紧密,孩子就能无条件信任父母,做到无话不谈。而分数低的则亲子关系紧张、疏远。

每当我们在新闻里看到#借校园贷/高额网贷无法还款,#孩子离家出走,#压力太大,xxx选择自杀……的时候,总会叹息:我们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其实,这或许就是亲子之间“信用分”低导致的,因为孩子完全不信任父母。

在孩子遭遇困境或挫折时,如果在ta的身后,没有值得信任的家长可以商量和求助,那ta就会选择离家出走,或轻易就掉入陌生人设置的圈套。

那生活中哪些因素,会是影响亲子之间的“芝麻信用分”呢?

其实,这也就是今天我们想聊的话题。身心健康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会“陪聊废话”的父母。

1

耐心地听孩子把“废话”说完

任何关系,能说废话即意味着被对方充分接纳,意味着关系中有足够的安全感,亲子关系亦然。

父母最重要的能力,是和孩子说“废话”的能力。

可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当孩子跟父母说自己当天发生的趣事,或者跟父母八卦其他同学的家庭时,父母要么敷衍地回复一声“哦”,要么就说:你只要管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你今天上课认真听了吗?今天作业多吗?

瞬间,把天给聊死了。

而且最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当听到孩子的表述在家长看来是“废话”时,就会从“聊天”变成“说教”。

当孩子的语言、感受得不到父母的关注,和小伙伴发生冲突后也没有人安慰,日积月累,孩子便不想再说了,父母也就无从知晓孩子的感受。有很多亲子关系,恰恰毁于:反正我说了,你也不听,那我干脆就不说了!

并且,孩子往往因为年龄小语表达的能力尚不够丰富,ta们的表达不会像成人一样完整并且有逻辑,当ta的回答让我们觉得是“废话”甚至不可思议时,一定要再多给一些耐心,先让孩子把话说完。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

“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

“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

“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听到这个回答,当时在现场的观众全都笑得东倒西歪,林克莱特也在想,这是不是个自作聪明的孩子。

然后林克莱特接着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呀?”

小孩子很真诚地回答:“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当听到这样一个答案,现场的观众都沉默了,因为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真正的听懂了孩子的话。

所以,不要急于否定孩子或者说教孩子,给予一点耐心等一等,保持中立的语调,多了解一下孩子的想法,与孩子的聊天才能愉快地持续下去。

2

专注倾听,积极回应

所以,以后当孩子再跟你说分享或者八卦的时候,不妨放下手中的事务,认真听听这些除学习以外的废话,用心去感受孩子说的事。并在下次孩子和自己分享时,问问他们之前的事情如何了。

沈新月有了一只新的铅笔盒,她说是外公给她买的,很好看,粉红色双面的……;

妈妈你知道吗,我们班那对双胞胎家里养了2只乌龟2只仓鼠,他们两个一人养一只……;

我最讨厌班级里的刘胜嘉,他总是欺负女同学,有一次还拉了我同桌的辫子,她哭了一节数学课呢,妈妈你说这样的男生是不是很讨厌……

孩子的这些废话里,其实有很多的“信息”——孩子同学的信息,孩子朋辈关系的信息,以及孩子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和认知。

父母要学会把握孩子每一次说“废话”的机会,从“废话”中来了解孩子周遭的信息,积攒亲子间的“芝麻信用分”。

那除了耐心倾听,还有什么办法能引导孩子再多说一些“废话”呢?

当孩子觉得你很重视ta,想要认真地和ta聊天,孩子也就很愿意分享自己的事情。

用启发式提问或者开放式提问,让孩子说ta自己容易表达的事情,处于一个分享者的状态,再加上父母的积极回应(兴趣),那么就会很轻松打开孩子的话匣子。

父母听孩子说废话时千万不要只是用“是吗”“这样啊”等简单的话语来敷衍孩子,或是一边盯着手机一边听孩子讲话。

只有当我们对孩子说的“废话”表现出兴趣,并专注倾听时,孩子的分享欲望才会上升,你们的“芝麻信用分”才会上涨。

或者说,不妨试着用一种“听八卦”“吃瓜”的心态,来听孩子们讲ta们学校里的事情,这样我们就能真正与孩子拉近关系。

3

多说“废话”能使孩子快乐

父母们经常会要花费心思、时间、金钱带孩子出去玩或买东西,目的就是让孩子快乐……但其实,多给孩子“说废话”的机会,在孩子“说废话”时耐心地倾听,就是一种最简单的让孩子快乐的方式了。

心理学研究发现:

一个人,说的话假如有90%以上是废话,这个人就容易感到快乐。

假若废话不足50%,这个人就不容易体验到快乐的感觉。

前者表现为娓娓而谈、喜笑颜开。

后者表现为闷闷不乐、郁郁寡欢。

另外,废话越多,也意味着关系越紧密,良好的关系也能增强幸福感。当我向上司汇报工作,向客户介绍我们的产品时,总是言简意赅,不多点缀一句缺乏信息量的废话,因为我害怕浪费对方的时间。当我向老师请教问题,向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询问近况时,也都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了话,问错了问候。废话越少,意味着距离越远。

我们再来看看这样一段对话:

我:楼下贴的那个“寻猫启示”你看到了吗,107号住户有一只剃了毛的蓝猫走丢了。

你:看到了,上周走失的,照片看起来猫表情还挺凶,说是洗澡时候门忘记关所以跑出去了。

我:我估计大概是一楼的住户,否则怎么会一跑出去猫就找不到了。

你:1周了还没找到,家猫生存能力都不如野猫吧!

我:我看寻猫启示整个小区都贴满了,找了一周了还没找到,估计玄了。

……

从这样一段废话满满的对话中,我们是否能感受到的是——这两个人的关系一定非常紧密。好的关系有滋养和疗愈的功能,就能够让人快乐。

如果你的孩子每天都能跟你唠嗑很多“废话”,那么恭喜你,你在孩子心目中的信任度很高!

原标题:《亲子关系里的“芝麻信用分”,原来是这样攒的》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