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美关系】王建伟:中美对话浅议

2023-06-23 17: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小 i 导 读

上世纪70年代末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以后,中美各种对话变成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近年来,随着两国关系的不断下滑,中美对话似乎变成了一种奢侈品。

澳门大学政府与行政学系教授王建伟就此撰文,认为目前其实双方都在寻找一个平衡点,从而能够稳定中美关系。中美之间的对话,无论以何种形式登场,还是有意义的。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发。

王建伟

澳门大学政府与行政学系教授

本文约2000字,读完约7分钟

上世纪70年代末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以后,双方在各个层级各个领域建立了数以百计的接触沟通管道,中美各种对话变成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近年来,随着两国关系的不断下滑,中美对话似乎变成了一种奢侈品。简单的一次访问和对话,都是“千呼万唤出不来”,都会成为媒体报道的大新闻,甚至连“对话“这个词在美国都成了禁忌,不禁让人感叹昨是今非,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美关系已经和正在发生的蜕变。

稍微观察一下,和“美好旧时光(good old days)相比,当下的中美对话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对话机制急剧减少。驻美大使谢锋指出中美曾建立了100多个对话交流机制,而现在这些机制大部分已经名存实亡,所剩无几。过去上百个对话机制可能有点过犹不及,而现在机制性对话几乎完全停摆,也未免过于萧杀了。二是中美双方对对话的态度似乎也发生了微妙的位移。过去应当说中方对中美高层对话更为积极和热衷,有点多多益善。每当美国新政府上台,实现双方元首互访就成了衡量关系好坏的重大的政治风向标。而现在这种热情已经消耗殆尽。至少最近几个月,美方似乎对恢复双方高层对话更为迫切,频频放出美高官即将访华的口风,而中方则往往不置可否。拜登政府上台后,美国已经派遣多名事务层级高官访华,而中方除了驻美大使外,却未见有同级官员的访美。

三是中美之间沟通对话的渠道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双方高层对话不是像过去那样,在各自的首都举行,却要不远万里,跑到第三国去会面,而且事先常常秘而不宣。这未免让人想起冷战时期中美在没有正式官方关系的情况下,在波兰华沙举行大使级会谈的情形。而且中美双边的高层对话往往要借助国际多边会议的场合才能成事。四是中美之间一些常规的外交沟通渠道也受到了影响。例如就从双方驻对方的外交使团来看,中国驻美大使近五个月缺位,这是中美1979年建交以来空缺时间最长的一次。即使在1995年李登辉访美,1989年美国因政治风波对华制裁,1999年北约炸馆等严重危机期间,也没有出现过类似情况。而美国驻华大使更是在空缺一年多之后才派伯恩斯赴华,而且到任后坐了不短时间的冷板凳。最后,元首对话在改善中美关系中的作用似乎也在递减。过去中美最高领导人互访对话往往会在两国关系的某些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拜登执政后中美最高领导人会谈通话6次,但是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却似乎无法在执行层面转化为改善双边关系的实际行动。

中美对话的这些新特点说明了什么?是一个值得玩味的问题。一般而言,内容决定形式。中美对话形式的这些变化至少说明了中美关系现状的以下方面。首先,双方对中美对话的期望值其实都改变了。美方虽然天天在谈对话沟通的重要性,其实未必是想通过对话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而更多的只是想维持一个中美关系相对“正常“的表象。如果布林肯真的认为和中方对话有那么重要,就不会因为区区一个气球事件而推迟访华。因此可以说美方更在意的是对话的形式,而不是内容。而就中方而言,北京现在已经断然拒绝美方“好话说尽,坏事做绝”的对华政策套路,不屑于“为对话而对话,” 而是要看美方能否拿出实际行动减少或停止对中方利益的实质性损害。换言之,现在中方更看重的是对话的内容,而不是形式。其次,双方对对话目的的认知也有所不同。中方更希望能够通过对话推动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扫清妨碍这些合作的路障,这一直是中方的初衷。而美方现在更注重的是设立所谓的”护栏,“ 防止出现可能导致冲突的危机。这也是美国军方急于和中国军方建立高层沟通机制的主要原因。美方的这种认知也符合美国总统拜登不让中美竞争滑向冲突的对华政策底线。

再次,也要看到,虽然中美对话的量和质和两国相对友好时期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但也不等于两国之间就完全缺乏对话和沟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一直强调中美在很多问题上保持着必要的沟通。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最近透露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和当时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谢锋见了23次面。因此好消息是中美之间沟通的渠道还是畅通的,只是对话的层级有所降低,其方式更多地从台前走向幕后,这也表明中美对话的内外政治大环境,尤其是在美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后,不管我们是否喜欢,必须开始习惯于从中美全球战略竞争的大背景看待中美对话的有用性和局限性。美方的目标是要在遏制围堵中国的既定战略前提下,通过对话来避免双方擦枪走火,因为美方的所谓”竞争“和冲突之间往往只有一步之遥;而对中方来说,挑战在于在反制美国霸凌打压的同时,是否还能维持和美国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里有限的合作。目前其实双方都在寻找一个平衡点,从而能够稳定中美关系。从这个角度讲,中美之间的对话,无论以何种形式登场,还是有意义的。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图文:海外看世界 2023年6月18日

排版:光心

审校:李宗芳、常亚南

原标题:《【中美关系】王建伟:中美对话浅议》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