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当心!电信诈骗千千万,这些案例占大半!

2023-06-25 17: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防范电信诈骗

不听丨不信丨不转账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

电信诈骗案件频频发生

诈骗手段花样百出

令人防不胜防

快跟江小妹一起看看

各类常见的电信诈骗案例

动动小手转发朋友圈

不给骗子可乘之机!

Part 1

网络购物诈骗

刘女士在不明网站购物付款后被告知系统卡单,客服来电称要帮其退款。刘女士信以为真,并按照“客服人员”提示操作网银,随后其网银账户资金不见了踪影。

骗术揭秘

打着低价促销的幌子诈骗

骗子在网络发布低价商品消息,诱骗受害人与其联系,以支付货款、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方式骗取钱财。

诱导受害人点击退款伪链接

非法获取受害人信息,冒充客服人员谎称退款并发送木马链接,诱导受害人点击链接后,窃取受害人银行账户、密码等关键信息,盗刷受害人资金。

小利及时返还,大单进行诈骗

诱骗受害者先进行小规模刷单,以退还本金获取提成为诱饵,取得刷单者的信任后以系统故障或店长要求再加大刷单数量才能返现,诱骗受害人大量刷单,骗取购物款。

防骗提示

1、收到不明链接和二维码,一律不点击、不扫描 ;

2、兼职扫码刷单返还佣金的均是诈骗。

3、网购商品要使用比较安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不要直接通过QQ链接支付,以确保资金安全。

4、电脑、手机中务必安装安全软件,可以有效拦截钓鱼网站。

5、领取优惠券、代金券时要注意网址真伪,对需要登录的,谨防账号密码被盗。

Part 2

QQ诈骗

某医院工作人员谭某未经核实,添加了一自称该医院院长的QQ号,并按照“院长”指示将该医院财务人员许某拉进一工作交流群,随后该“院长”安排许某通过转账方式,将该医院300万元公款转入指定账户,结果被骗。

骗术揭秘

第一步

骗子冒充企业老总、领导身份,利用QQ、微信等社交软件添加受害人,受害人未经核实、轻易相信,让骗子有机可乘。

第二步

骗子利用木马克隆公司、单位工作群,并将相关财务人员拉入其中,随后骗子以该单位、企业领导身份出现,并以急需资金为由骗取资金。

防骗提示

1、添加陌生人、“单位领导”QQ、微信等要通过电话或当面核实。

2、财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和工作流程处理财务事宜,不能因任何特殊因素违规操作。

3、不要在QQ、微信等社交工具上处理财务事宜,凡是涉及资金转账事宜的必须要当面或电话核实。

Part 3

投资诈骗

雷某通过网站接触到一个贵金属投资平台,被平台高额回报的广告所诱惑,在“理财分析师”的带领下获得蝇利,随后不断增加投资金额,最后“理财分析师”以“技术失误”为借口骗得雷某血本无归。

骗术揭秘

骗局1:美色诱惑

诈骗分子在社交软件上假扮“白富美”花式炫富,吸引受害人关注,互通联系后以暖味言语引诱受害人投资股票、基金、期货、贵金属等理财产品,受害人禁不住诱惑往往被骗。

骗局2:超高收益

许多网络理财平台利用投资者趋利心理,在影响力大的网站上投放极具诱惑力的广告,以成本低、周期短、灵活性强、回报率高等为诱饵大肆宣传,引诱受害人投资骗取钱财。

骗局3:熟人推荐

通过“熟人推荐”方式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常具“传销”性质,即自己被骗的同时,也会通过电话或社交软件“推荐”亲朋好友加入骗局,很多人对此疏于防范从而受骗。

防骗提示

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应该在正规的投资网站进行投资,千万不要选择利率非常高的理财平台,不要相信一些保证有高回报的广告,坚决不进入所谓的包赚高回报平台。

发现受骗后,应第一时间拨打110,准确提供相关信配合警方、银行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损失。

除此之外,近期

填报志愿的“准大学生”注意了!

若有人

谎称手握“内部名额”

能帮考生“低分高录”

......

都是假的!千万不能信!

Part 4

高考诈骗

骗术揭秘

谎称“计划外招生”

△ 某社交媒体上搜索到的一条“计划外招生”信息

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制造假证件等方式,以高校自主招生、定向招生等名义,自称手握“内部指标”“机动指标”,可以保送考生到重点院校、让未达本科线的考生进入本科院校,从而骗取钱财。

高考招生录取在官方网站上进行,严格执行已公布的招生计划,不存在“内部指标”,也不会向家长收取高额费用,例如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等。

高价指导报志愿

△ 某电商平台上的志愿填报咨询服务

在某电商平台搜索“高考志愿填报”发现,不少机构称可为考生提供志愿填报咨询服务,要价数千元。实际上,志愿填报辅导机构教师的真实性、专业性难辨。很多同学表示,花费颇高,但收获有限。

考生应尽量寻求官方权威志愿指导服务,警惕个人或校外培训机构“高价志愿填报指导”诈骗陷阱。

伪造录取通知书

网友曹女士称,去年高考后,有人以湖北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招生老师的名义添加她弟弟的微信,要到其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后伪造“通知书”并寄送到家中,“我咨询过学校的招生办公室,老师们没有添加过考生微信,所有录取信息都以官网为准。”

江小妹提醒,一些人员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希望就读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需予以警惕。

防骗提示

1、考生及家长要在官方网站、App上查询信息、填报志愿,最大限度地防止信息泄露;

2、提高防范意识,转账汇款前通过多种途径核查收款账户,在收到来源不明的消息时通过官方渠道查证,不要相信通过“交赞助费”等方式能够到未达分数线的学校就读的骗局。

3、准考证、成绩单或成绩查询页面、高考志愿表、录取通知书等千万不要“晒”出来!考生要保护好相关物品,以免泄露个人信息。

如果你在面对诱惑时

犹豫不决

那么赶紧先对自己进行“灵魂8问”

01

刷单前问问自己

动动手指就能赚钱的好事为啥能轮到你?

02

网恋前问问自己

人靓声甜的小姐姐、温柔帅气又有钱的小哥哥,为啥还需要网恋?

03

收到逮捕令问问自己

抓人还要提前通知,警察是不是觉得自己太闲,怕坏人跑路跑得不够快?

04

裸聊前问问自己

自己的身材值不值得美女与你“坦诚相见”?

05

网贷前问问自己

无抵押还免息,对方为啥不直接送钱给你?

06

点陌生链接前问问自己

查信息就查信息,为啥还要下载一堆东西?

07

理财前问问自己

战无不胜的投资大师为啥要苦口婆心帮助非亲非故的你?

08

给领导转账前问问自己

用自己微信公然收受巨额资金,领导是不是嫌自己官儿干久了?

江小妹提醒你

诈骗手段层出不穷

防骗识骗五要五不

陌生来电要警觉 不大意

网络信息要查证 不轻信

可疑链接要谨慎 不乱点

资金转账要核实 不着急

一旦受骗要报警 不犹豫

最后,别忘了下载

“国家反诈中心”APP哦!

来源:国家反诈中心、四川省委宣传部

· 祝贺!通江县2023年“两考”工作再创佳绩!

· 今晚10点,开始查询!

· 端午到!快来回答粽子的“灵魂拷问”~

原标题:《当心!电信诈骗千千万,这些案例占大半!》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