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天才到“炸弹客”,泰德·卡钦斯基留给当代社会的教训

2023-06-26 14: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Abby iWeekly周末画报

西奥多·J·卡钦斯基(Theodore J. Kaczynski)是所谓的“炸弹客”,他在1978年至1995年期间用自制炸弹袭击学者、商人和平民,造成3人死亡,23人受伤,其宣称的目标是煽动现代社会秩序的崩溃。这场暴力狂欢在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长、最昂贵的抓捕行动后结束。6月,卡钦斯基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巴特纳的联邦监狱医疗中心去世,终年81岁。

“行走的大脑”

卡钦斯基于1942年5月22日出生在芝加哥。他的父亲西奥多·理查德·卡钦斯基(Theodore Richard Kaczynski)在他的家族企业卡钦斯基香肠(Kaczynski’s sausage)工作,他的母亲旺达·卡钦斯基(Wanda Dombek Kaczynski)是个家庭主妇。他们都是芝加哥地区波兰移民的后裔,大家都说他们合群、善良、勤奋、体贴。

从孩提时代起,人们就称他为“泰迪”,他觉得自己的才华让人疏远。当他的一个阿姨来看他时,他的父亲问:“你为什么不和你的阿姨谈谈呢?”泰迪回答说:“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反正她也听不懂我的话。”

在学校,他连跳两级。他后来责怪他的父母似乎更重视和培养他的学习能力,而不注重情商问题。“他从来没有真正被视为一个人,一个有个性的人,”他的高中同学罗兰·德·杨(Loren De Young)告诉《纽约时报》。“他一直被认为是一个会走路的大脑。”

在哈佛大学,泰迪住在艾略特宿舍,那里住着学校里最热衷俱乐部、最强壮的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徒,包括校队队员。泰迪会穿着一件格子运动夹克走进自己的套房,一言不发地从室友身边走过,然后打开房间的门——飘着腐烂食物的气味——砰地关上。

大二的时候,他被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亨利·A·默里(Henry A. Murray)招募参加了一项针对22名本科生的实验。事实证明,这是一段残酷的经历:三年的故意辱骂和羞辱的模拟审讯,旨在研究人们在压力下的反应。这个实验类似于默里教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帮助开发的秘密特工的筛选过程。2018年,美国中央情报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将默里教授的实验描述为研究精神控制的MK-Ultra项目的一部分,并将默里教授的工作描述为“令人不安”和“在道德上站不住脚”。

卡钦斯基从大学直接进入了密歇根州的研究生院。他的同学们并不知道他平时在做什么,会突然发现他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论文,从而了解他的情况。“就好像他会写诗,而我们其他人都在努力学习语法,”他的同学乔尔·夏皮罗(Joel Shapiro)后来告诉时报。

卡钦斯基1967年到伯克利教书。他只讲课本,不回答问题。然而,他继续发表杰出的研究,并在数学系得到提升。两年后,他辞职了——不仅从伯克利辞职,而且远离了文明社会。

从1971年开始,直到被捕,他一直住在他自己在蒙大拿州农村建造的小屋里。他不使用自来水,在自制蜡烛的灯光下读书,不再提交联邦纳税申报表,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在蒙大拿州的那些年里,卡钦斯基让离他小屋最近的林肯镇的图书管理员为他找来一些晦涩难懂的科学和文学书籍,有时是德文或西班牙文的原版。在被捕后接受英国刊物《绿色无政府主义者》(Green Anarchist)的采访时,他描述了自己为“自己发明的神”“兔子爷爷”,他自称要为白靴兔的存在负责,白靴兔是他冬天的主要肉类来源。在泰德被捕后,《纽约时报》的记者在七个已知他居住或访问过的州寻找他的朋友,他们什么也没找到。他在研究生院的一些同学说,他们惊讶地发现,他们根本不记得他。据广泛报道,他从未有过恋爱关系。

成为“炸弹客”

卡钦斯基臭名昭著的标签来自“UNABOM”,这是联邦调查局(FBI)对大学和航空公司爆炸案的代号。这种说法的灵感来自他1978年至1980年间的第一批目标: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学者、美国联合航空公司(United Airlines)的总裁,以及从芝加哥飞往华盛顿的航班上的乘客。受害者有被割伤、烧伤和吸入烟雾的症状。当局在将早期的几起袭击联系起来时,得到了这样一个有帮助的线索:炸弹上刻着神秘的首字母“FC”,或在爆炸地点附近有相关喷漆。

警方将这个袭击者称为“炸弹客”。在1987年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里,炸弹客每年袭击一到四次,当时他在盐湖城的一家电脑商店里留下了一枚炸弹。一名女子记得,她曾与那个投递包裹的男子有过眼神交流,后来这个包裹爆炸了。很快,一幅素描就被公布出来,上面是一名留着大胡子、戴着太阳镜、穿着连帽衫的嫌疑人。

后来的六年没有一次袭击。然后,1993年6月,炸弹客在同一星期内发动了两次袭击。装有炸弹的包裹到达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遗传学家查尔斯·爱泼斯坦(Charles Epstein)的家,以及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计算机科学家戴维·格勒恩特(David Gelernter)的办公室。每个人都失去了多根手指。爱泼斯坦遭受了永久性听力损失,格伦特尔的办公室突然起火,他大量失血,右眼也失去了大部分视力。

尽管动机越来越难以分析,但炸弹客的恶名和杀伤力也在不断增长。他的第一次谋杀是在1985年,死者是休·斯克鲁顿(Hugh Scrutton),他是萨克拉门托一家电脑商店的老板,当时他已经订婚了。在1994年12月至1995年4月期间,他又杀害了两名男子。

就在最后这个4月,炸弹客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他以“恐怖组织FC”的名义——他解释说,FC是“自由俱乐部”的缩写——给《纽约时报》写了一封信,提出了一个“交易”。他承诺不再伤害人民——尽管没有停止攻击——作为交换,发表了一篇3万字的论文《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宣言,又被称为《炸弹客宣言》。

在这份文件中,卡钦斯基为他的致命运动设立了一个道德高地,以保护人类和自然免受技术和剥削的冲击的名义为这些攻击辩护。“我什么都不相信,”卡钦斯基写道。“我甚至不相信自然崇拜者或荒野崇拜者的邪教。”

该宣言声称,当前的社会组织使“政治家、公司高管和远程的、匿名的技术人员和官僚”控制了“一个人存在的生死问题”。这让现代人感到沮丧,不像“原始人”,他们从决定自己的“生死问题”中获得满足,并在“野性自然”中找到“安全感”。炸弹客为他的杀戮行动辩护的理由是,这样做“让我们的信息有机会在公众面前留下持久的印象”。

这份文件和他写给家人的信很像,这让他的弟弟大卫(David Kaczynski)警觉起来,于是他决定把卡钦斯基交给警方。卡钦斯基的家人声称,这些文字反映的是一个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想,而不是一个冷血杀手。大卫发表声明说:“我的母亲和我希望向受害者重申我们深深的悲伤和遗憾……(并)以任何可能的方式伸出援手,减轻他们的痛苦,表达我们的爱。”一名检察官称大卫是“真正的美国英雄”。

据悉,卡钦斯基在认罪前曾在牢房里企图自杀,之后他请求法官允许他解雇自己的律师,自己为自己辩护。他说,他想把自己的辩护建立在他的信念上,即技术正在摧毁人类。卡钦斯基同意接受联邦精神科医生萨利·约翰逊(Sally Johnson)的测试,以证明他在精神上有能力为自己辩护。虽然约翰逊断定卡钦斯基智力正常,但她也诊断他患有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宣判卡钦斯基的地区法官小加兰·伯勒尔(Garland Burrell)说:“被告犯下了难以形容的滔天罪行,他对此毫无悔意。”伯勒尔说:“由于这些邪恶的恐怖主义行为和罪行的无情性质,西奥多·卡钦斯基对社会构成了严重威胁,应该被送到一个可以密切监视他的设施终身监禁,不得保释。”

在监禁期间,卡钦斯基手抄了自己的宣言,并将其转发给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约瑟夫·A·拉巴迪收藏馆(Joseph A. Labadie Collection),这是一个致力于激进抗议的档案馆,收藏了数十箱卡钦斯基的作品。据《纽约》杂志(New York magazine)报道,卡钦斯基的论文成为该馆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在接受杂志采访时,馆藏馆长朱莉·埃拉达(Julie Herrada)拒绝描述那些对卡钦斯基如此感兴趣,以至于去图书馆翻阅他的材料档案的人。

1999年,卡钦斯基告诉《时代》杂志,他“宁愿被判死刑,也不愿在监狱里度过余生”。

致力于煽动现代社会秩序的崩溃

卡钦斯基追溯了美国人生的一条独特道路:孤独的天才少年,成为哈佛培养的纯数学之星,成为乡村隐士,成为臭名昭著的杀人犯,再到被监禁的极端分子。在公众眼中,他融合了两种暴力风格:定期精神错乱的连环杀手以及意识形态狂热的恐怖分子。

卡钦斯基被大约40名联邦调查局特工抓获后,他的特殊意识形态不再是争论的主题,而是他的罪行是否应该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合理的动机,并受到尊重的问题。

受害者对那些认真对待他写的3.5万字宣言的评论表示不满,然而,政治变革和时间的流逝让一些人对卡钦斯基有了新的看法。他的宣言强调了健康环境的核心地位,但没有提及全球变暖(那时候还没有),报告警告说,人们变得“依赖”科技的危险,但却很少提及互联网(那时候并为普及)。对于那些饱受社交媒体失范困扰、担心气候灾难的年轻人来说,卡钦斯基的预测能力似乎超出了他所能掌握的信息。

在2017年和2020年,Netflix发布了关于他的纪录片,涉及他与成千上万的人保持着邮政通信——记者、学生和死忠支持者。2018年,《连线》杂志宣布“炸弹客古怪而愤怒的网络复活”,《纽约》杂志称他为“新一代追随者的不太可能的先知”。

他的恐怖主义战略,以及他所说的支撑这一战略的思想,在20世纪90年代几乎没有人能预料到未来的走向。挪威新闻媒体报道称,2011年在政府大楼和青年夏令营杀害数十人的安德斯·布雷维克(Anders Breivik)在自己的宣言中引用了卡钦斯基宣言中的部分内容。甚至许多遵纪守法的美国人都对同一种思想产生了兴趣。

2017年,保守派刊物《第一件事》(First Things)的副主编埃利奥特·米尔科(Elliot Milco)称赞卡钦斯基具有“敏锐的(甚至是预言性的)洞察力”。2021年,在接受商人和政治家杨安泽(Andrew Yang)采访时,塔克·卡尔森(Tucker Carlson)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详细引用了卡钦斯基的想法。

在网上,各种各样的年轻人已经发展出一套复杂的半讽刺的支持炸弹客的词汇。他们宣称自己是“反文明”或#tedpill(泰迪药丸)。根据《The Baffler》2021年的一篇文章,TikTok上与炸弹客有关的歌曲、画外音和舞蹈的视频已经获得了数百万的观看量。

他在网上的支持度并不能说明有多少生态恐怖分子刚刚诞生,但它确实表明了犬儒主义、厌倦、对现代生活的不满以及对变革前景的悲观情绪的普遍存在。尽管他最初的宣言反响平平,卡钦斯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开始享受某种“时刻”。在经济大衰退和大觉醒之后,卡钦斯基的著作得到了新的解读,他开始从不同的政治派别中吸引追随者。近年来,有多部纪录片分析了他的生活、事迹和思想。他的论文集《技术奴役》(Technological Slavery)于2010年出版,去年出版了第四版。

总的来说,卡钦斯基的作品并不像他自己认为的那样原创或有趣。他借鉴了少数思想家的观点,但他并不相信他们。他的观点,除去对暴力的呼吁,基本上表达了他那个时代的传统智慧。正如他的传记作者奥尔斯顿·蔡斯(Alston Chase)所说,“这份宣言被忽视,不是因为它的思想太过陌生,而是因为它们太过熟悉....它传达的信息很普通,没有新意。”

Compact网站称,卡钦斯基一生中最大的悲剧之一是,尽管他成功地远离了复杂的社会,但即使在蒙大拿州的小木屋里,他也无法让自己走出阴霾。他刻意避免考察具体的制度和程序,而着眼于如何进行改革。然而,他最终完全避开了社会——先是作为一个隐士,然后作为一个囚犯——同时不断地以抽象的方式谴责“体制”。尽管他诋毁现代性迫使人们遵从技术抽象,但他试图让世界遵从他自己的思维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说,人们记住他,与其说是因为他的思想,不如说是因为他在追求乌托邦的过程中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新闻来源:Compact、CNN、纽约时报,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原标题:《从哈佛数学天才到疯狂“炸弹客”,泰德·卡钦斯基留给当代社会的教训》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