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梁鸿谈非虚构:文学与现实|创意写作国际论坛精彩回顾

2023-06-27 12: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本文节选自2019年“创意写作国际论坛”现场讲座整理稿。

梁鸿,学者、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出版非虚构文学著作《出梁庄记》和《中国在梁庄》,学术著作《黄花苔与皂角树》《新启蒙话语建构》《外省笔记》《“灵光”的消逝》等,学术随笔集《历史与我的瞬间》,文学著作《神圣家族》《梁光正的光》。曾获“首届非虚构大奖·文学奖”“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2010年度人民文学奖”“第七届文津图书奖”“2013年度中国好书”等多个奖项。

文学与现实

近年来,非虚构文学成为一个特别热门的话题。几乎每个大学都开设了创意写作专业,这是一个专业的兴起非常重要的现象。我们曾问,“作家是否可以培养?”如今,大家已经将这个问题宽泛化,认为创意写作专业不见得一定要培养作家。这十年以来,从《人民文学》开始,李娟、慕容雪村等作家在中国掀起了非虚构写作的热潮。

非虚构文学的创作不单单局限在文学界,它在往外扩展,在新闻界也有非常重要的发展。现在许多深度报道的记者,他们写的特稿是非常优秀的非虚构文学作品,有时这些作品的创作质量甚至远超专业作家。为什么?因为这些记者具备了“调查的精神”和“调查的意识”。他们写的作品中都有非常扎实的现实,例如深圳的废物俱乐部,或者被拐卖到莆田的少女的故事。专业作家有时缺乏的正是对社会现实、对事件深挖细耕的精神。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对非虚构文学做一个大致的界定。非虚构文学作为一个文体而言,如何界定自己的边界?又如何成为一个专业的学科分支?

事实上,在“非虚构文学”这个专有名词流行之前,中国已经有“非虚构文学”的存在。早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一大批从事人物素描的作家,他们是根据真实人物在进行创作。80年代,刘宾雁等一波作家开始从事报告文学的创作。报告文学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体,它能够携带重要的社会信息,揭示重大的社会问题。非虚构文学在西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根据国外统计,每年非虚构文学作品的销量远远大于虚构文学的。近几年欧美作家兴起了历史小说创作,这些历史小说通常是以一个真实事件为素材,对它进行改写与加工。这种创作是介于虚构与非虚构之间的。在美国,销量真正高的是非虚构文学,甚至是一些人类学的著作。

本文配图|电影《冷血》

卡波特和《冷血》

许多中国的专家学者认为非虚构文学没落了,我却不这样认为。在我看来,中国的非虚构文学实则处于一个乱象阶段,还没有建构起成熟的文体模式,或者说创作方式。美国是非虚构文学的发源地。20世纪50年代是美国非常重要的一个文学时期。海明威等“迷惘一代”作家的伟大作品业已成为经典,新一代作家仍未冲出重围。这时,美国出现了一大批非虚构文学创作者,例如《冷血》作者杜鲁门·卡波特,以及《刽子手之歌》作者诺曼·梅勒,他们的作品引发了非虚构写作的热潮。一位美国批评家对这个现象作了一个界定,认为非虚构写作是“一种依靠故事的技巧和小说家直觉洞察力去记录当代事件的创作形式”。

大家可能有疑问,非虚构写作是真实的,为什么需要依靠故事的技巧?为什么需要小说的直觉洞察力?这里,我需要给大家做一些基础的概念辨析。首先,大家需要区别文学真实与现实真实。在大家朴素的概念中,非虚构文学就已经等同于现实记录。然而,文学真实和现实真实是不同的。即使再伟大的作家也无法穷尽全部的现实。无论虚构还是非虚构,对于一个事件的描写,它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呈现了真实,却不能展现全部的真实。你记录的事件本身是真实发生的,但你书写的真实可能是有限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片面的。

比如卡波特在《冷血》中讲述了贝利毫无来由地杀死了农场主一家4口。卡波特在听闻这个事件后,立刻展开调查。他的调查前后耗费6年时间,调查笔记多达6000页。他不仅采访了警察、被害者小镇的居民,还采访了杀人者的亲戚朋友家庭,了解到杀人者的教育背景、家庭背景以及生活轨迹。在这个基础之上,他创作了《冷血》。然而,很多人阅读《冷血》时,阅读到了小说的创作笔法,就误将之当作一篇小说。但其实,他所创作的核心内容,包括关键事件、证词以及调查结果,都是来自于现实调查。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当卡波特作为作家记录事件时,其创作势必融入了他对于事件的理解,是饱含了个人性的。所以,我们在理解非虚构文学时,不应该将它视作是绝对真实的,我们时刻要意识到,由于在非虚构文学创作过程中文字媒介的作用(抑或着说叙事的功效),其真实性是有限的。

非虚构文学确实有纪实的倾向,它往往取材于社会调查,并且能够把现实材料转化为有意义的艺术结构。非虚构文学仍然是文学,它不是关于一个事件流水账式的记录,它是一个有意义的艺术结构,是人们用来探索现实社会问题和道德困境的文学罗盘。即便非虚构文学是非学科文学,其文体特殊性决定了非虚构文学创作的高要求和高标准。因此,要想写好非虚构文学是非常不容易的。

阿列克谢耶维奇和《二手时间》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阿列克谢耶维奇——她近几年发表的作品《二手时间》。大家欢欣鼓舞,认为非虚构文学也可以拿诺贝尔文学奖了,实际上这个事情和非虚构文学本身是没有关系的。她的诺贝尔奖颁奖词是“她以复调式写作,为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树立了丰碑”。复调式书写是俄罗斯理论家巴赫金的文学理论,那么这一理论和她的非虚构文学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阿列克谢耶维奇是一位白俄罗斯记者,她在国内可以说特别不受待见。她书写的大部分都是白俄罗斯重要的社会以及政治事件,比如切尔诺贝利事件、苏联侵略阿富汗事件等。她的《二手时间》记录的就是1991年苏联解体前后,俄罗斯民众的生活和精神状况。她为写作付出了非常多,也遭受了一些所谓的政治迫害。我以它在1989年发表的纪实文学作品《锌皮娃娃兵》为例,分析她创作的一个特点。

当时,一些年轻的俄罗斯大学生应征入伍,参与阿富汗战争,许多人都战死沙场。他们死后,国家会用一个锌皮棺材将其死讯告知家属,也证明他是一位战争英雄。然而,在战争进行时,俄罗斯国内已经将阿富汗战争定性为侵略战争,如此一来,原先光荣的英雄一下子沦为可耻的侵略者。很多战士的母亲非常愤怒且伤心,并拒收这个锌皮棺材。阿列克谢耶维奇就对此展开了深刻的调查,在《锌皮娃娃兵》里展现了阿富汗战争中俄罗斯一方的军官、士兵、护士、妻子、情人、父母、孩子的血泪记忆。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声音,在这篇文章中形成一篇多声部的交响曲。这些声音相互交合,相互碰撞,甚至相互冲突,在众声喧哗中还原了事件本身的复杂性,也或者说战争的复杂性。这种复调的重现,本身就是一个消解中心话语的方式,因为一个中心话语涵盖不了所有人的生活。在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小说中,“人”始终是大写的。哪怕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一个即将死去的农民,她也详细地记录下他一生的经历,让他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书写的形式本身已经构成了她创作的价值与意义。一个好的作者能够让那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发生关联,产生意义。这个意义又不是虚假的,它能够制约或者影响人的某种行为的选择。

下面是我理解的非虚构文学的几个关键词。

真 实

第一个关键词是“真实”。文学真实有别于现实的真实。文学真实始终是人所塑造的,有别于社会现实。因此,我特别反对非虚构文学作品把文学真实塑造成真理性的现实,这实则也是一种虚假。由于主观性的限制,绝对真实是不可能的。非虚构创作者在记录事件时应该怀有一种谦卑的心态,我们只能无限接近真实,呈现出自己认识世界的一种图式,但永远无法抵达绝对真实。非虚构的真实,是一种建立在基本事实上的叙述,其中无不蕴含着个人的理解,个人的调查,以及个人的偏好。

我特别喜欢举一个玫瑰花的例子,例如玫瑰花的颜色是物理真实,但当太阳光打到玫瑰花上的时候,它的颜色发生什么变化?光影的变化造就的颜色各有不同,每个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也可能是不同的颜色,这也是真实。非虚构文学既不是完全表达内心的感觉,但是它并不局限于物理真实本身,而试图去呈现真实里边更细微、更深远的东西。非虚构文学有别于新闻报道之处在于它能够揭示出来更深层的那种幽微的东西,而这种幽微的内涵,是我们在一个日常事件的新闻报道中所看不到的东西,这种内涵可能会让这个事件呈现出另外的品质,给人以另外的感觉与思索。同时,他也是一种依靠“安排”的艺术品。安排并不意味着虚假,而是在真实的基础上构建一种叙事模式,并最终建构出关于事物本身的不同的图式、不同的结构乃至不同的空间。这是非虚构文学的核心问题。

复调式写作

第二个关键词,复调式书写。复调式书写是文学理论中一个重要且使用率非常广泛的概念。这一概念最初是巴赫金在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特征时提出的。复调指的是小说里多种声音互相交织,互相对话,最后形成众声喧哗的景观。和前面论述的《二手时间》一样,巴赫金提出复调理论是为了反对欧洲的独白小说,也就是反对围绕着一个中心人物展开的自我表白。

复调小说通过多个人物之间的相互辩驳与对话,来呈现出在当时一个非常复杂的思想景观和精神面貌,最后达到一个众生喧哗的效果,也就是消解了故事叙述中的单一的、强大的、权威的声音。最后,在作品中,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人都是主人公,在这场对话里边没有谁压倒谁,只有谁在辩驳谁,而辩驳的结果是不是为了真理的呈现,而是为了呈现一种复杂性。

这就像是一种“广场话语”:在广场内部,人人皆平等,皇帝老儿可以被拉下马,也可以被嘲笑。非虚构文学恰恰是想要发掘这种声音的多重性和丰富性,展示出人性、或者说政治内部的复杂性,突出一种根本性的平等。《二手时间》就是如此,他也是我们对于大事件理解的非常重要的依据。他恰恰把社会内部最小的细节呈现出来,所以才能让我们感知到它的温度。

准确性

第三点,我想谈一谈“准确性”。在我看来,复调式的众声喧哗与准确性并不相悖。在非虚构文学中,复调与准确性是一个相互生成的概念,更深层次而言,非虚构文学的准确性始终要求一种开放性。如何理解这种准确性呢?也就是说,一个非虚构写作者,越能够意识到、体会到、调查到这个事件的复杂性,也就越能认识到事件内部多样的准确性。因此,我反对轻易达成的结论,反对那种非黑即白的评判。非虚构文学的准确性不是指故事最终达成了一个结论,而是要尽可能地展现指事件内部的多种声音、多种存在以及多种路径。非虚构文学反对那种单一指向的具有控诉性的“真理话语”,例如人们倾向于将具体社会问题归咎于政府,制度固然也存有问题,但社会问题的起因绝不是单一的。

个人性

第三点,我将着重探讨“个人性”问题,这也是非虚构文学非常重要的部分。非虚构文学中的“个人性”与“真实性”密切相关。“个人性”指代的是,个体在创作时,通常以个人有限的视角进入社会,观察社会。我们在创作之前必须要认识到个人性问题,要承认自身的偏见,承认自身所描绘的有限的现实。偏见并不是个人创作的缺陷,而代表着个体创作的多种不同的创作视角和创作模式。农村出身的作家和人类学、社会学学者就可能具有不同的创作视野。个性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创作特色,佛系青年和愤青看待同一个时间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不管怎么样,创作者只有承认你的偏见,才能够试图摆脱偏见。

往届创意写作国际论坛专家

原标题:《梁鸿谈非虚构:文学与现实|创意写作国际论坛精彩回顾》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