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逛了那么多博物馆,却答不好这个问题 | 旅书馆
【导读】博物馆是什么?即便逛过很多博物馆的人,也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在本书中,知名博物馆学者陈建明与资深媒体人张小溪以国家级博物馆湘博(湖南博物院)为案例,通过一系列行业领军人物的对谈,从一粒沙到建筑、园林、展陈及文创,全景式呈现一座博物馆的诞生,并讲述了国际竞标、辛追夫人的安置、建筑师的奇特遭遇、T形帛画的展现、常设展的紧张筹备等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带领我们读懂博物馆。
如何去建一座“真正的博物馆”?
张小溪:您一直在说建“真正的博物馆”,那么这样的博物馆应该如何建?
陈建明:建一座博物馆,必须先明白博物馆是什么,博物馆是干什么的,必须回到博物馆类型学,清楚自己在文化生态体系里的位置。
如果是建立一个新博物馆,面对一张白纸,必须先定位你是什么类型的博物馆,已有的收藏或将要获得的收藏是什么,获取藏品资源的能力有多大,通过怎样的基本陈列表达本馆的性质,这些都是成败关键点。比如建一个谭盾音乐博物馆,你得紧紧围绕“谭盾”与“音乐”两个关键词构建,主题鲜明。如果浏阳新建一个博物馆,你是做自然博物馆讲地质、山川、动植物,还是做浏阳历史?做历史博物馆,你是否有相应的文物支撑?也许做地志型博物馆就容易实现得多。山川地貌、自然人文,将浏阳最有特色的客家文化、烟花文化纳入研究范畴,对基因、族群、方言进行抢救保存,一切因地制宜,皆有支撑,那么这座博物馆就既是浏阳人的客厅,也是学生的课堂。长沙市博物馆应该是一个什么类型的博物馆?应该是讲长沙市历史的博物馆,讲城市的博物馆。那么它古城的生成、状态,从楚国开始修建的城邑到今天都没变过的城址,还有作为重要案例的文夕大火,以及文夕大火的残骸都是核心内容。把这几个事情讲清楚就是很棒的博物馆。而长沙梅溪湖艺术中心,在著名建筑师扎哈设计的前卫的建筑里,去做当代艺术博物馆是最合适的。如果此前没有思考明白你是谁,你能做什么,建筑做得再好,也只能闲置。
湖南博物院外观。
航拍长沙长沙梅溪湖文化艺术中心。
改扩建博物馆,比如湘博,我们也要重新思考湘博是什么,它的使命是什么,未来要如何运营等问题。第一,我们是区域性博物馆;第二,基于我们的收藏,我们是历史艺术博物馆。
具体到设计,需要考虑的无非是物(特殊物与通用物)与人。
博物馆特殊物最重要。你首先要考虑的是:你收藏什么,你怎么储存它,你怎么展出。湘博是以马王堆为核心,马王堆又以辛追夫人为核心,你如何思考这些关系?
2023年6月17日,长沙,湖南博物院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
对于特殊物的照料,还要考虑物的收藏、维护、运输等。首先,各类收藏需要不同库房,标本和文物是各不相同的,考古文物与民俗文物又不一样,大小形状、保存条件都要一一考虑。此外还需要书画装裱室、青铜器修复室,甚至摄影棚等。为了保证特殊物的安全,必须设计单独的出入口,特殊物在建筑里的移动应是垂直与平行的,一定要无障碍,不能有坡度。库房通道要开阔,让大卡车也可以出入。要有超大型的载货梯,让运载箱可以直接放入。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国家文物局外事办[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外事联络司)]曾经联系几个馆去做埃及文物展览,对方一开口就问我们 5 吨重的石像可以进吗?门够不够大?如今我们终于可以说,我们可以。如果有尺寸巨大的展品,那么临展厅就必须考虑做巨大的空间,不然硬件会制约你的表达与选择,这样一来难免会丧失一部分话语权。而这恰恰是普通人看不到的部分,是博物馆人最需要重视的。
2023年5月20日,长沙,游客在湖南博物院参观。
通用物即建筑、设备、家具、仪器等。博物馆本质上是社会教育机构,为公众服务,不宜追求高档装饰。物流通畅、设施设备符合博物馆要求即可。
人又分两部分:第一是工作人员,要考虑他们的办公区域;第二是观众,要考虑提供给他们的公共区域。作为公共机构,要尽量开放,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订票系统如何设计?你为普通观众如何服务?为团体如何服务?为学生如何服务?这些都是要思考的问题。比如要不要为学生团队规划单独停车场、单独入口、单独教室、远程教育系统?针对低幼儿童,要不要建儿童博物馆?出于对观众需求的考虑,是不是要做母婴室、急诊室和餐厅?
归根到底,一切为了藏品,一切为了观众。心怀观众,才能真正建出让观众满意的博物馆。将对历史的尊重,对观众的热爱,凝结在一个个人性化的细节中,再被观众感知到,产生共鸣,这不也是一种教育吗?
湘博在设计之初,就已经将这些全部成系统地设计好了,这在中国博物馆界是不多见的。
张小溪:听您描述的细节,也刚好说明“不在场”的博物馆专业如果“在场”,会产生多奇妙的反应,结出完全不同的果子。“如何建一座博物馆”无疑是一个庞大的话题,如果要很简洁地总结在博物馆专业下“如何建一座博物馆”,您觉得哪些议题最重要?
陈建明:建一座博物馆,要思考的无非是你如何定位,打算收藏什么,如何去收藏;怎样选址,功能需求有哪些,面积多大,怎样确立展陈体系;预估观众有多少人,如何运营,如何让他们有序参观,如何给他们空间,如何为他们服务。逻辑就是这样来的。
对“如何建一座博物馆”这个问题,不同的时期可能有不同的答案。如果你今天问我,我会在一次次的思考与总结里,提出首先要重点思考“六大体系”。第一,博物馆的收藏与研究体系;第二,藏品保护体系;第三,当代语境下的现代化传播体系;第四,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体系;第五,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体系;第六,观众服务与观众参与体系。
围绕这“六大体系”,拿出具体的需求清单,建筑设计师才可以围绕这些去设计兼具实用(性)与美感的建筑。这样设计出来的博物馆,才是符合博物馆本质的,在未来的运营中,才会越走越顺畅、开阔。
(本文摘录自《博物馆是什么》,原章节名:如何去建一座“真正的博物馆”?)
*文内配图均来自视觉中国。封面图为湖南博物院常设陈列展“湖南人”展厅内展出的“铜舞蹈人俑”,摄于2022年8月6日。
编辑/周依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