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国科学家的新发现为细菌感染致病的药物研发提供新靶点

方雨薇、赵永新/人民日报
2018-08-21 06:56
科学湃 >
字号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教授邵峰实验室发现了一条新的天然免疫模式识别通路,为开发免疫调节剂和疫苗佐剂开辟了新途径。相关论文近日在权威科学期刊《自然》在线发表。《自然》同期配发了评论文章,对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细菌是导致哺乳动物生病的重要病原体,包括革兰氏阴性和阳性两大类。在所有革兰氏阴性菌和部分阳性菌中,都存在一种七碳糖代谢物,是合成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分子(俗称内毒素)的前体。邵峰实验室首次系统证明:该七碳糖是一种新的病原模式分子,它透过细胞膜进入哺乳动物细胞后,被一种名为ALPK1的激酶蛋白质所识别,诱导细胞合成炎症因子,进而启动宿主对细菌的免疫反应。

专家认为,邵峰实验室同时鉴定出了新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和与其对应的模式识别受体,描绘出了一条完整的信号转导通路,具有很高的原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这一重要发现,将指引业内同行探索其他的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和模式识别受体之间的作用本质,并帮助科学家了解细菌性致病菌的感染致病机制,为细菌感染导致的相关疾病的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靶点。

(原题为《我科学家发现天然免疫模式识别新通路》)

    责任编辑:张珺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