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技术派|“树梢杀手”配“千里眼”,中国武装直升机威力大增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林森
2023-06-29 17:03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防务 >
字号

从俄乌冲突来看,解放军陆军航空兵部队形成的武装直升机和无人机协同作战是一种前瞻性的作战模式。

一年多的俄乌冲突颠覆了很多人对常规战争、先进武器装备和战术等方面的认识,上面提到的武装直升机和无人机就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在这次冲突中,俄军装备的先进武装直升机如卡-52、米-28被乌克兰防空武器逼到仰射火箭的境地,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无人机则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次冲突也让军事界开始思考武装直升机的未来出路,而解放军武装直升机和无人机协同作战战术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出路。

央视军事报道日前报道了陆航武装直升机和无人机协同作战的新闻。

让“树梢杀手”在背后“放冷枪”

央视军事报道日前报道了陆航武装直升机和无人机协同作战的新闻。根据报道陆军第78集团军某陆航旅打通直升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链路,给“树梢杀手”配上了无人“千里眼”,有效提升了体系作战能力。

武装直升机被称为“树梢杀手”或“坦克杀手”,如果与坦克单打独斗,武装直升机更是可以做到“单方面屠杀”。提到武装直升机,很多人都会想到在海湾战争中一战成名的美国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它不仅打响了联军对伊拉克军队的第一枪,还全程打到战争结束。1991年1月17日,“沙漠风暴”行动开始,美军8架“阿帕奇”在4架MH-53E特种运输直升机支援下,低空突防,越过伊拉克边境,摧毁了伊军的前哨雷达站,为后续空袭行动开辟一条通道。根据相关资料,在这场战争中,“阿帕奇”只损失了一架,却摧毁了3700多辆伊拉克军队的坦克装甲车辆,是名副其实的“坦克杀手”。

“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武装直升机的天花板,服役近40年来不断改进,性能依然一直稳居武直排行榜第一名,该直升机也影响了各国武装直升机的发展。“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之所以在冷战结束后多场战争中表现突出,与己方掌握制空权有很大联系,也与对手实力强弱也有很大关系。如果“阿帕奇”遇到俄乌这种高烈度战争,表现很可能比俄罗斯武装直升机好不到哪里去,因为大量的便携式防空导弹、高射机枪等防空武器也会让其应接不暇,毕竟飞行高度低、速度慢的缺点无法忽视。

无人机可前出高危环境执行侦察任务,让武装直升机态势感知能力更强。

有统计显示,俄军在俄乌冲突中有至少25架卡-52武装直升机被击落,米-28武装直升机被击落的数量也超过5架,要知道俄空军总共只装备了100多架卡-52直升机,损失了近四分之一。这也导致在冲突进入2022年下半年后,卡-52等直升机很多时候采用超低空突防,突然跃升仰射火箭的战术,这种战术提高了武装直升机的生存概率,但无控火箭弹的命中率就只能靠“缘分”了,没有充分发挥武装直升机的作战能力。

随着无人机技术发展,军队和军工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武装直升机和无人机协同作战,目的很明确,即让无人机前出充当“耳目”,通过统一的指挥系统将侦察的信息共享给直升机,最好还可以为直升机发射的导弹进行制导,也就是常说的“A射B导”,这样直升机就不用冒风险,躲在背后“放冷枪”即可,即使无人机被击落,也没有人员损失,不心疼。

其实,美军很早就开始想办法让武装直升机在背后“放冷枪”的战术,很长一段时间美军的“阿帕奇”经常和OH-58“基奥瓦”侦察直升机配合作战,OH-58“基奥瓦”冲在前面执行侦察和监视任务,还可以为“阿帕奇”发射的“海尔法”半主动激光制导导弹进行制导。但这种做法依然存在风险,“基奥瓦”虽然尺寸小些,但还是有人驾驶直升机,一旦被击落还是面临人员损失的问题。直升机和无人机协同作战目的就是让无人机替代“基奥瓦”这样的侦察直升机。

最早探索直升机和无人机协同作战的也是美国。2004年,美国波音公司开始研究“空中有人/无人系统技术”(AMUST),2006年,“阿帕奇”成功验证了控制一架“无人小鸟”无人机所携带的武器。当年,美国另一家军工巨头——洛·马公司研制的新型指挥控制系统MCA在UH-60直升机通过战术通用数据链对一架“猎人”无人机进行控制。2011年,经过大幅升级的“阿帕奇”Block III直升机开始小批量服役,该机最受关注的能力是可实现对无人机的直接控制。

有了无人机的支持,武装直升机可以超低空打击超视距外的目标。

让“树梢杀手”更能打

直升机和无人机协同作战的优势除了降低飞行员风险外,另一个优势是可利用后方指挥人员(包括直升机飞行员)的智慧和综合判断能力,排除干扰,在复杂条件下指挥和协调无人机完成作战任务。

直升机和无人机协同作战除了上文我们提到的支持后方武装直升机“放冷枪”,还可以一同完成其他任务,比如协同侦察、同时攻击等任务。协同侦察利用直升机超低空飞行的优势,躲避敌方雷达侦察,进入比较安全的区域,指挥无人机以极低的高度前出进行侦察,并对无人机回传的实时侦察信息进行判读,这种信息可包括图像信息,也可以是电子情报信息(根据无人机载荷),最后回传给指挥部或空中预警机,预警机在将作战指令分配给执行作战任务的战斗机或无人机进行攻击。

同时攻击任务的前提是无人机也具备攻击能力,也就是说无人机也搭载了武器,最好具备“察打一体”的能力,比如前出执行任务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发现了敌方装甲集群,但无人机弹药数量不够,后方指挥人员一边将信息传给空中待命的直升机,在无人机的引导下超视距发射导弹,另一边视情况动用自身携带的弹药发动攻击。

直升机和无人机协同作战好处多多,但也不是谁都能“玩转”的,这种作战模式的背后是体系作战,是一国军工技术水平和军队信息化程度的体现。

直升机和无人机协同作战好处多多,但也不是谁都能“玩转”的,因为其要攻克多个相关关键技术,最重要就是数据链技术。和无线电通信一样,数据链也是通信方式的一种,但比传统的无线电通信更高级,技术更先进,功能也更加强大。数据链采用数字信号,可以编码,容易加密,破解困难,抗干扰性强,并且可以传输包括指令、语音、图像、视频在内的各类信息,拥有标准的数据格式和通信协议,容易实现多平台组网。除了数据链,还有协同作战指挥系统,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直升机和无人机的优势,达到系统平衡和统一的协调指挥。所以,直升机和无人机协同作战一般只有军事大国或强国才能“玩转”,这种作战模式的背后是体系作战,是一国军工技术水平和军队信息化程度的体现。

根据俄罗斯媒体2020年的报道,俄军也在试验直升机和无人机协同作战的技术,俄罗斯最新型卡-52M武装直升机将能够与无人机进行协同作战。在直升机上配备专用通讯和控制设备,飞行员可以根据无人机传送的影像实时控制其飞行。卡-52M搭载的新设备可帮助飞行员们发现敌后目标并发动突然袭击,同时降低了敌人防空系统对卡-52M武装直升机的威胁。那为什么,在这次俄乌冲突中没有使用这种作战模式的消息呢?笔者认为,很可能还在试验阶段,俄军还没有装备,这也是俄罗斯军队在这次冲突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军工系统研制出了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但因为囊中羞涩,俄军并没有装备。

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解放军在组建陆航旅后就开始探索直升机和无人机协同作战战术,相关新闻报道在2019年就有出现,根据报道,如何让超低空突击的直升机拥有广阔的战场“视野”,这是陆航部队精准出击歼敌和防止遭敌打击的实战课题。

从新闻报道来看,陆航部队配备的无人机包括侦察无人机和电子战无人机等,这些无人机由军用越野卡车携带,采用零长火箭助推起飞方式,不需要跑道,可野外作战。在训练中,侦察无人机率先侦察“敌”方目标,引导武装直升机飞抵目标空域,建立空中武器链。锁定目标后,无人机用激光照射为直升机提供精确制导,确保直升机即打即离。这意味着陆航部队已经具备直升机和无人机协同作战能力,随着新型远射空地导弹和“察打一体”无人机的加入,陆航的作战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技术发展永无止境,目前,直升机和蜂群无人机作战技术、巡飞弹、无人直升机等技术或装备的发展也引发了关注,一旦引入,陆航将具备更多的新质作战能力。

    责任编辑:谢瑞强
    图片编辑:张同泽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