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小调查|毕业季,你会送哪本书给自己的学生生涯

屠佳宜
2023-07-01 16:05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毕业季,一切的青春和学生时代都在这个夏天进入收尾。学生时代总会有美丽的冲动,也会有遗憾与泪水。无论如何,相信这都是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青春年华,这也将会是一生都宝贵的回忆。

如果在这个毕业季,送一本书给自己过往的学生生涯,记录自己的青春年华,你会想要选择哪一本书呢?

miumiu:

送一本书给自己的学生时代,我会选择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这本书。

《海边的卡夫卡》,【日】村上春树/著 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年8月版

这本书最早在大二时由我的好朋友推荐,也正是在那一个学期,我从一堂很喜欢的文学课上听到了老师对这本书和一些过时的青春流行文学的对比。同样都讲青春疼痛,与那些刻奇的,彰显狗血、虚荣与浅薄感情的文字相比,如卡夫卡这般的少年的青春呈现出了动荡不安的状态。前者经常会有稳固的人设,性格与人物际遇并不能看见过多的成长线,而后者被俄狄浦斯式的命运诅咒,逃离原本的生活,进入世界的边缘,自我总在迷失与混沌之中。他在流放自我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了和世界联结的勇气,最终成为了“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

虽然《海边的卡夫卡》里哀伤是底色,但他还是勇敢地找到了森林里的出路。我想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总会在某些时刻成为卡夫卡,或是成为他的某个侧面,而这本书所带来的巨大能量或许能够在学生时代就给予人于脆弱与孤独中自我成长的能力。成长的阵痛非常漫长,“年龄在十五岁,意味着心在希望与绝望之间碰撞,意味着世界在现实性与虚拟性之间游移,意味着身体在跳跃与沉实之间徘徊。我们既接受热切的祝福,又接受凶狠的诅咒。”在这个迅速长大的青春时刻,我们也总会在游离不安之中建立自己的人格和勇气,回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之中。

奥利奥:

本科时在中文系的通识课上有一部短篇小说名叫《成长如蜕》,我想把它送给自己,或者说送给面对自己青春的所有人。

《成长如蜕》,叶弥/著,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0月版

简而言之,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理想主义者被现实打败的全过程。曾经希望用真诚和善良对待世界的弟弟,最终在虚无爱情、叛变友情、奸诈事业的层层玩弄下,走上了虚伪、圆滑又狡诈的资本家父亲的老道路。但给人慰藉的是,他保留住了心底最后一丝天真,于是结尾有这样一句话:“人生有些事是不得不做的,于不得不做中勉强去做,是毁灭;于不得不做中做得很好,是勇敢。”这句话未必是正确的,我也并非想否定理想主义本身,但我希望能够给所有即将走向社会的毕业学生一些视角:世界必将残酷,离开象牙塔之后,当人们面对那些的心酸、丑恶与“不得不做”时,能否更加坦然、更能接受,这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面对撕裂的现实时所需要必备的勇敢。

回到这篇小说的标题《成长如蜕》,我同样将这句话用到了我的毕业论文致谢里。我想这个痛苦如蜕壳一样的过程正是每个人的青春早晚要面临的困境。当蜕变完成后,便是收获的季节了。

猴乙己:

送一本书给我的学生生涯,我会选择黑塞的《玻璃球游戏》。

《玻璃球游戏》,【德】赫尔曼·黑塞/著 张佩芬/译,上海文艺出版社·99读书人,2014年6月版

在这本书里,黑塞构想了一个未来的世界:玻璃球游戏变成了人类一切知识和精神的最高表现形式。它最初起源于音乐学家的乐理研究,最终从音乐的领域延伸到了数学、哲学、建筑、艺术等等,成为人类艺术和知识的终极载体。

这本书的形式非常独特,有些部分讲玻璃球游戏的历史发展,模拟了严肃史学著作;中间的主体部分是主人公克奈希特的人生经历:他是一个孤儿,从小被发现在音乐上的天赋,然后进入精英学校学习,并进入一个专门研究玻璃球游戏的精英学校从事研究工作,最终成为了当时玻璃球游戏的大师;其他部分还有包括从第三人称视角所写的传记、主人公的诗歌创作等,文体形式很多样。

黑塞在书中设想了未来的教育体制,包含了覆盖职业教育和基本专业教育的“普通学校”和研究各类知识的“精英学校”,这类精英学校统称为“卡斯塔里”。主人公在其中一所专门研究玻璃球游戏的精英学校“华尔采尔”就学,并从事研究。书中这种精英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划分有很强的现实隐喻性,分别代表了精神生活和世俗生活,或者说沉思生活和行动生活。精神和世俗的矛盾冲突也贯穿在整本书中,通过主人公的一生鲜明地呈现出来。

简单来说,玻璃球游戏作为一种人类最高的知识和艺术形式的体现,它更接近沉思生活,是非功利的,与现实生活和世俗生活有着较大的差距。或言,它是一个最典型的象牙塔。主人公一生都生活在这个象牙塔里面,但他通过与朋友的论辩和在世俗生活中的经历又对世俗生活有所了解。所以世俗生活与精神世界的张力始终存在他心中:玻璃球游戏这种纯粹的精神形式是否应该和世俗生活产生关联?如果无法产生关联,它是否仍有意义?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主人公,并且一直到他生命的结尾。

对我而言,这某种程度上也有点像我们的大学生活。大学在一些层面是很接近卡斯塔里这样的象牙塔,它赋予了某种特权,让学生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阶层的差异、现实的烦恼,去研究人类的知识与艺术。尤其是文科,有时课堂所授,课下所读,都是人类精神文明中最古典、最深刻的知识,但这种知识有时很难对现实产生直接影响。然而在大学中学习这些,好像被天然地赋予了合理性。因此,在我的大学生活,我所从事的精神活动究竟有何现实意义?我读的这些书究竟有什么用?是否只是空想或者只是抽象的思辨?是否应该要求其有用?它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是实际的?这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读《玻璃球游戏》的时候,很多地方都会让我深有同感,甚至是心有戚戚焉,也会得到很多启发。最后我想引主人公世俗生活中的一个朋友曾经对他讲过的一番话,作为我这次的结尾,当时读到时便十分触动我:

你的职务是指出:缺乏精神滋养的自然生活会陷入泥潭,会转化成兽性,甚至必然越陷越深。因而我不得不一再提醒你们,纯粹建立在精神上的生活是多么冒险,多么可怕,最终必然一无所获。嗯,我们各以自己的信仰为优而辩论,你为精神思想,我为自然生活。但是请别为我下面说的话生气,有时候我感觉你是真正天真地把我看作了卡斯塔里原则的一个敌人,一个从根本上把你们的研究、静修和游戏视为蠢事的家伙,即使他出于某种原因也曾短期涉足其中。我的朋友,你若真认为如此,你就彻底错了!我要坦白告诉你,我已愚蠢地爱上你们的严格宗教制度,常常情不自禁地当作幸福本身而喜爱和迷恋。我也不隐瞒你,几个月前我回家逗留期间,我和父亲有一场意见不同的谈话,我最后总算征得他的允许,学习结束后仍继续留在卡斯塔里,并可为进入宗教团体而努力——倘若我始终坚持自己的愿望和决定的话。当他最后表示同意时,我真是高兴极了。然而,我现在决定不使用他的允许,这是我最近才明白的道理。哦,千万别以为我已失去了兴趣!我只是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对我而言,继续留在你们身边也许意味着一种逃避,这种逃避也许很崇高很正派,却无论如何只可说是逃避。我决定回去做一个世俗世界的人,但是这个外人会永远感谢卡斯塔里,他会继续保持你们的许多精神训练方法,他会每年都来参加伟大的玻璃球游戏庆典。

JY:

我想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送给自己的青春年华。

《苏东坡传》,林语堂/著 张振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博集天卷,2016年6月版

第一次有幸读起这本书有些来头,是初中时参加一次作文竞赛获得的奖品,在后来的人生阶段中几次翻阅,每次都有不一样的体悟。林语堂写作的这本书,生动地展现了苏东坡先生作为一位古代文人兼仕人身上所具有的乐观、坦荡、自在,这在传统文人身上是较为罕见的,我尤其爱他的那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我想,作为即将踏出校园的青年人,我们多多少少都在经历着一些失意或是一些迷茫,《苏东坡传》这本书或许有助于我们给予自身一些启示与力量。

 

毕业了,你会送一本书给自己的学生生涯吗
人参与
不会
不会

 

    责任编辑:顾明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