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普通人的自然|复村设计师:香港荔枝窝,从荒村到永续

刘迪宁
2023-06-30 14:52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远山荒村,寂静无人,破败村屋,杂草丛生。这里是上世纪香港鬼片灵感发源的地方,却也是新一代“复村人”罗惠仪 (Dr. LAW Winnie)的思想试验田。

罗惠仪回忆中的香港,不是摩登鲜亮的高楼大厦,而是田园的,温柔的。因为妈妈是客家人,她自小就常到访在香港屯门龙鼓滩的客家村。“虽然后来政府收回了土地用于城市发展,但那里一直有香港最美的日落,现在还是网红打卡点呢。”罗惠仪骄傲地说。

田园梦的种子就这样种下。罗惠仪在新西兰的求学之旅,让这颗种子逐渐生根发芽。她解释道:“我学的是城乡规划。我发现,城市和乡村其实是分不开的。特别在新西兰这个大农村,城乡联系更为紧密,是一起规划的。我们甚至还要学习如何守护和管理自然资源。

荔枝窝未修复的破旧村屋。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为王婷博士提供 

回到香港,很多村子早已人去楼空。2012年,罗惠仪大着肚子,在香港大学同事们紧张担忧的神色中,搭快艇第一次前往荔枝窝考察。农田已不复存在,湮没在一望无际的茫茫绿色中。颓圮的村屋还坚守着,诉说着客家人在此三百多年的风雨兴衰。难以想象,荔枝窝鼎盛时期有近千人居住。

村民们都去哪儿了?上世纪战火纷飞,大量难民从深圳边界涌入香港,港英政府在1950年代就把包括荔枝窝所在的沙头角片区设为禁区,严密监控人口流动和货物运输,自此人口逐年减少。 再加上二战后城市兴盛,制造业迅猛发展,乡村生活不可避免地走向衰弱。“有的去市区生活了,有的去英国谋生了,大概1990年代末时都陆陆续续离开了。”罗惠仪接着补充道:“有庙祝(在祖庙管理香火的人)联系村长,想要回来养老,但已经没有人在村子住了,回来也没什么意思,而且整个村子就两个人住,肯定会害怕的呀!”

复村不是复古,乡村不只种田

虽然已经没有人居住了,但在罗惠仪眼中,荔枝窝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宝地。它是香港历史保存最完整的客家围村。不仅如此,罗惠仪放慢语速,郑重地说:“从山上的森林,低地平原,到岩石质海岸,再到沙质海岸,一直延伸到海洋,不要说香港,就是整个华南地区,都很难找到在这么小范围内,这么多样且连贯完整,没有被任何城市化发展割断的自然栖息地。”

荔枝窝连贯的自然栖息地。图中可见,远处的山、中间的风水林和村庄,以及近处的平地和农田。

作为研究乡郊可持续发展的学者,罗惠仪无法忽视荔枝窝突出的人文和生态价值。第一次考察回去后,她就紧锣密鼓准备项目计划,寻找资金来源。在2013年,受汇丰银行慈善基金的赞助,她带领香港大学公民社会与治理研究中心的团队率先开启了为期四年的“永续荔枝窝:农业复耕及乡村社区营造计划”项目。

一做就是十年。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荔枝窝这座隐世古村,想参加精彩的活动,体验不同于大都市的慢生活:尝试耕田,探访文史,搞乡村艺术,品客家美食,饮本地咖啡……

荔枝窝活动。村乐节工作坊海报。来源: 扑飞 

现场农墟照片。来源: 荔枝窝有农墟

村民制作的客家美食。

“复村” 在香港现在已经是个潮流。“大家看到的是各种具体的活动。然而,很少有人了解这些热闹背后的逻辑,这正是我们需要设计的。”罗惠仪说。

时光倒流到300多年前,荔枝窝为什么会成为人丁最兴旺的客家村落?

依山傍水,古人善用大自然的馈赠。昔日先民建立村落,使村后原有的植被(树或灌木)得以保留,他们其后又于林缘加种各种果树、榕树、樟树、竹及其他民间所需的经济作物,增加原有树林的各种效益,结合而成风水林。风水林可“挡煞气,保风水”。林地可调节微气候,不用空调也可冬暖夏凉;枝繁叶茂,湿度大的风水林又是天然的防火隔离带;土壤疏松多孔,蓄水能力强,可以及时补充地下水,正所谓“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不用自来水,靠河水、水井和水塘就可以给养一代代村民。

然而,这个人与自然共生的系统已经崩坏了。但是,百分之百复建这个系统,在这个巨变的时代,根本不能满足当代人的种种需求。罗惠仪耸耸肩说:“我不能强制要求大家回来种田,这里也没法生活,没有学校,没有医院……”

罗惠仪喜欢用“复村协调员”定义自己的角色。正如文艺复兴是披着复古外衣的创新,她认为,新时代“复村”不仅要重建人与自然的共生系统,还要考虑乡村与城市的关联,与整个社会不同人群的联结。

荔枝窝村屋顶晾晒姜片。从左到右:王婷博士,刘迪宁,胡泰华博士,罗惠仪博士。

从农作物开始的经济永续

罗惠仪从项目伊始就有一种危机感:如果项目结束,没有持续的慈善捐款和政府资助,复村的步伐会不会就停下了?

罗惠仪有一个永续乡村之梦,创造不依赖基金持续支持,可以继续发展乡村的社区经济模型。如果这个模型在荔枝窝验证成功,那么,是不是可以推广到其他村子,让更多人受益?

永续乡村的总体设计理念确定,罗惠仪和她的团队迫不及待地开始制定具体的行动策略。她目光坚定地说:“你不能依靠别人进来,才能生存,要主动走出去。村子如果有自己的品牌农产品,就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这正是我们讨论时的出发点。”

村子都没人住了。没有农民,谁来种田?项目人员往来各界,四处游说,吸引外来农夫和有农田管理经验的朋友,来荔枝窝开荒复耕。但这样的人才,在香港这个重度依赖进口农产品且人工成本高的城市非常匮乏,人力实在有限。

缺人手的情况下,应该种什么农作物好呢?“当然是好打理的,比如,生姜和姜黄。”负责农场运作的团队成员戚晓丽(Ms. CHICK Katie)抚掌笑道:“但是,卖新鲜农产品肯定是赚不了钱的。因为,香港大部分农场都这么做,人家规模大,又离市区近,成本比我们低太多。再加上姜和姜黄本身就卖得很便宜,也很重,荔枝窝这儿太偏了,人进来不容易,货物运输出去也不容易,拉去市区卖根本负担不了高昂的运费。”

“不如把姜和姜黄磨成粉,或者做成姜糖,一个加工过的农产品,就可以多卖很多钱了。”罗惠仪一边说着,一边领着我们参观旧村屋改造成的操作间:“你看,在田地里收获,处理干净以后,就可以拉过来切片,晾晒,再磨成粉。离得很近,又都是很简单的初加工。我们就是要展示给他们看,这样行得通,能赚钱!”

当然,想要再给农产品升值,就要进一步加工。比如,通过烹煮,把姜和姜黄粉做成酱,这种深度加工是需要政府审核颁发牌照的。罗惠仪的团队近几年在离村不远处成功注册一座名为“本地厨房”的小型食品加工厨房,和村民合作,把初加工好的姜和姜黄粉再加工,打造成了响当当的“双姜黄金酱”

在田地周围初步处理收获的姜,包括除须、去泥等。

在本地厨房包装双姜黄金酱。来源:港大讲永续Facebook群组

“从种子到杯子”的荔枝窝咖啡

虽然姜和姜黄是荔枝窝“元老级”的农作物,但现在人们一提起荔枝窝,首先想到的还是咖啡。农场主力戚晓丽,是明星产品“荔枝窝咖啡”的“经纪人”,风风火火从田间走来,分享这十年的品牌塑造之旅。

原来,除了省力省心的姜和姜黄,团队也有试种其他农作物,比如水稻、白萝卜、木瓜和冬瓜。但是,最后重点打造的偏偏是咖啡。为什么呢?

和选择姜和姜黄的逻辑类似,对偏远的荔枝窝来说,能加工、升值潜力高的咖啡显然有优势。咖啡在全球人气都很高,本身已有成熟的社群和文化,是个自带流量的“大IP”。

另外,咖啡的供应链很长,从种植,收获,加工,运输,到烘培,研磨和冲煮要经历十几个步骤。香港寸土寸金,人力成本高,一般直接进口咖啡豆来烘焙,自己是不种的,也很少有人知道香港能种出咖啡

“把咖啡的种植环节纳入到荔枝窝,在香港已是罕见;我们还想把‘从种子到杯子(From seed to cup)’这一整套在荔枝窝展示出来,让来到这里的人都可以品尝到一杯‘荔枝窝咖啡’,了解一杯咖啡后面的整条产业链和汗水辛劳,那在香港绝对是独一份。”戚晓丽笑着告诉我们。

由防晒黑布精心呵护的塑料大棚,就是罗惠仪团队的“育婴室”。从举世闻名的阿拉卡比咖啡开始,到后来从云南、台湾、巴拿马、非洲、夏威夷等世界各地引进的不同品种,十多个品种的咖啡幼苗齐聚于此。

在湿润的雨季,奶白浑圆的咖啡豆着床了。一两个月后,发芽生根的它们神气地挺立着,一点一点地长高。再过一阵儿,等它们积攒好了能量,豆子便一下子爆开,要开始长叶子了。它们娇气着呢,怕冷怕冻,要暖暖的但不能晒,土肥雨足,还要透气干爽,台风暴雨时就靠大棚顶着。这一通折腾,等到从棚里移出,栽到田地里,已是一年后了。 

咖啡幼苗培育图解:(1)咖啡生豆;(2)开始种植;(3)发芽生根;(4)开始长叶;(5)咖啡幼苗。

“之后,还需要两年时间,可以出第一批果。但是,第一批的质量都非常一般。直到第四年,才进入真真正正的收成期。”戚晓丽从大棚走出来,指着田间的咖啡林说:“现在看到的都是比较成功的,是前几年不断失败,调整再测试、筛选出来的。如果打理得好,咖啡树到30岁都可以收获。但为了保障质量,一般到十几年就不用了。” 

香港大学租用的这片田占地1.3公顷,差不多两个足球场大小,采用农林间作——兼顾保护和发展的“大树+咖啡+姜”3D种植方式,用有机无害的鸡粪作肥料。团队里的植物学家胡泰华博士(Dr. HU Taihua),仰头指着旁边两棵大树解释道:“这是十年前我们来村子时就有的,这么粗的大树有很高的生态和保护价值,所以当时我们坚持要保留。其他空间也不能浪费,看看能不能创造经济价值。咖啡正好怕晒,我们把它安排到大树下;大树遮不到的地方,阳光充足,刚好适合木瓜、冬瓜之类。姜一类的更喜阴,还可以种到咖啡的下面。” 

因为品种多样,荔枝窝咖啡的收成期很长,从9月一直到第二年的2月都能收获樱桃般红红的果子。把鲜红的果带回村子里晾晒,果子晒好转为深红色,去除果皮果肉之后,就变成刚刚在棚里看到的生豆,白白胖胖的。

农林间作的咖啡田。

尚未成熟的咖啡果。

咖啡树叶。移栽到田间的咖啡树,采用农林间作方式,处于大树下方。咖啡树下方种有喜阴的姜。

本地的烘培师把生豆炒好,研磨,就可以冲煮成一杯杯咖啡了。戚晓丽惬意地系上围裙,嘴角含笑,缓缓坐在桌边,亲手冲泡了地道的荔枝窝咖啡招待我们。色泽清透,入口酸涩中带着果香,苦味绵长回甘,一品难忘。

戚晓丽招待我们品尝荔枝窝咖啡。

复村密码:可持续人才vs网红流量

人才匮乏,无论在香港还是内地,一直是乡村振兴的难题

“我们是设计师,也是启动者和促进者。重建人与自然共生系统的同时,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平台,吸引不同社群的人参与进来,增强村子和整个社会的联系。”罗惠仪掷地有声地说。

一方面,和关注乡村发展的不同组织合作,吸引各类专才,各展其能。2013年项目开始,罗惠仪的团队就和三家非政府组织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第一家“绿田园基金”在耕田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出人出力,帮忙开荒耕种。第二家“长春社”,是香港知名的环境保护团体,保护农田动植物多样性的同时,还开展户外课堂,邀请中小学生来荔枝窝参观。第三家是前香港天文台台长发起的“香港乡郊基金”。因为一开始就认识原村民,“香港乡郊基金”充当中间人,负责联络协调,先向村民租用土地,再转移给不同项目使用。

另一方面,向公众广发邀请函,招贤纳士,应对人手不足的挑战。团队常年提供培训和短期工作机会,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和准退休人士。他们好奇截然不同的乡村图景,向往宁静恬淡的乡村生活,想体验农业劳作的乐趣。有几个年轻人居然坚持下来,现在也是团队骨干了。

这个复村人的民间网络慢慢扩张,有村民、学者、社工、环保人士、生态学家、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准退休人士、学生……“乡村振兴,光搞理论只是纸上谈兵,必须落手落脚地做,在田间,在村子里,和不同的人接触、沟通与合作。”罗惠仪说。

五年前,香港特区政府成立“乡郊保育办公室”,预留了10亿元资金用于乡郊保育和改善工程。政府资金的涌入,让复村人的网络进一步壮大,关于荔枝窝的活动更是井喷式增长。

“村子里现在有十多个常住人口。遇上大型节日,比如村乐节,那可热闹了,会有几十人在这里过夜。”罗惠仪介绍:“常住的有原村民,也有新村民,主要是退休的城市人,来此安享晚年。”

即便是几十人居住,相比内地网红村一日数万的游客接待量,还是太少。毕竟,荔枝窝太过偏远,从码头搭船到村口单程要一个半小时,来回三个小时,还不算坐车到码头的时间。

去往荔枝窝及印洲塘其他村落的唯一渡轮。每周二、四、六、日各有一班船,每次最多容纳200人。

“交通太不方便了,这里的发展会很受限吧。”我不禁脱口而出。

“这样难道不好吗?”罗惠仪反问我,“太方便了,大家都一窝蜂涌进来,这片独有的宁静也就不存在了。保护和发展的平衡也容易破坏。”

也许,不必各处都是游人如织的网红打卡地、差不多的商铺和活动。不太热闹,是荔枝窝的个性,也是魅力所在。

2020年,香港大学团队在荔枝窝的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授予的“可持续发展特别贡献奖”。去年年底,汇丰银行慈善基金赞助在荔枝窝的在地项目也结束了。

而罗惠仪志气满满地说:“延续荔枝窝的活化,申请基金并不是唯一出路。”

“其实还有很多资金可以申请。但我们觉得,已经做了这么多年了,如果一直靠基金资助,什么时候才能永续发展。”罗惠仪说着笑了起来,卖了个关子,“我们当然还会申请基金,但接下来,就不局限在荔枝窝了。”

罗惠仪有一张更大的蓝图。对于荔枝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挖掘咖啡外的潜力股,香港大学林维峰教授及罗惠仪一边鼓励村委会成立自己的公司,运营管理多年积累的资产;一边联系对乡村振兴感兴趣的投资人,为村企争取资金支持。

印洲塘九村地图。 来源:迈向永续性及包容性的香港庆春约七村及谷埔、凤坑乡郊保育及复育研究

跳出荔枝窝,放眼它所在的香港印洲塘地区,这里还有包括梅子林、蛤塘等九个村落。是时候去周围转转了。荔枝窝这么多年实践,会不会影响到周围其他村子,加速它们复村的进程?这个永续模式是不是能推广,规模化发展?

目光投向整个亚太地区,中国内地、香港岛、台湾地区、泰国等在乡村振兴上面临不同阶段的挑战,复村人的网络不应局限在香港。香港大学牵头联合亚太地区几所知名高校,定期邀请各界复村人分享经验,相互交流学习。

“把一条荒芜的乡村复兴成理想的农场,各个机构激发出人们的活力,并透过城乡互动使其得以持续。”联合国人居署的评审团在给荔枝窝颁发亚洲都市景观奖时,一语道破复村的密码。与日本里山等地的复育类似,罗惠仪团队在香港乡村的十年,不止步于农业支持下的经济永续,而是发展壮大复村人网络,让参与复村行动的不同人群互利共赢,实现社会永续。

户外教育、修复村屋、乡村就业、保护动植物、体验田园生活、创造乡间艺术……形形色色的复村人不断从喧嚣熙攘的城市涌来,实现诗情画意的田园梦,建设多姿多彩的新乡村。下一个,会不会是你?

(作者刘迪宁系麻省理工香港创新中心可持续发展项目经理,设计师;图片系王婷拍摄,王婷博士是香港大学园境建筑学部高级研究助理,从事湿地景观与环境人类学研究)

个人能为环境做什么?普通人如何在自然中自处?

“普通人的自然”(A New Normal for Nature)专栏记录普通人与自然相遇的故事。

    责任编辑:王昀
    图片编辑:张同泽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