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铁带娃引反感,怎么就注定无解了?
“小孩子打打闹闹,吵得不行,烦死了”
“不讲规矩的大人更多,为什么要针对孩子”
这是一场典型的高铁冲突。
对战双方都叫苦不迭,“拍视频发微博”已经是司空见惯的做法,新闻里的冲突已经升级到“掌掴”“泼热水”的地步。
那么,真实世界中,人们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人群之中,认知的裂缝出现在哪。针对这些问题,澎湃新闻发起了一个小型的问卷调查,我们希望借此还原真实情况,弥合在舆论场上撕裂的民意。
舆情放大镜:一面整顿高铁,一面委屈带娃
在回收的664份问卷当中,我们发现,虽然孩童乘高铁容易引起分歧,但双方的态度都相对温和了很多。社交网络放大了现实生活中的分歧,突出了孩子家长与乘客之间的冲突,从而加剧了“仇童”“厌童”的情绪。
在诸多孩子吵闹的行为中,超四成受访者表示,踹座椅靠背这一行为对自己的出行体验影响最大。
不过,相比孩子吵闹行为本身,82.7%的受访者认为家长装作没看见,不进行管教,让他们更加难以接受。
这一点,在我们的问卷的开放式故事分享中,也得到了印证。“比起孩子本身的行为来说,其母亲纵容孩子的态度和丝毫不制止的行为更让我感到生气”,一位乘客受访者表示。
在分享的故事中,分歧也很明显,双方都感到委屈和愤怒。
当高铁上遇到孩子吵闹,有的乘客表示自己“忍了一路”“尽量克制自己情绪”;有的乘客还会传递出不满或责怪的情绪,“00后整顿高铁,狠狠地当了一回泼妇骂了小孩”。
另一方面,部分家长群体感到十分委屈,“对于孩子哭闹,自己也很自责抱歉”。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带娃家长认为他们被过度预警、过度对待了,明明大人们更吵闹。
“孩子上车后一句话都还没说,就有一个人很大声地打电话说被吵……我好想说是她吵到我们了……”,一位家长受访者写道。
有娃or没娃,都受不了一种行为
高铁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未育和已育人群之间的“鸿沟”。
养育经历会让人更清楚一个幼童能理解什么、无法理解什么,也会让自己对同车的孩童及其家长多一份宽容和理解。但在低生育率、少子化背景下,养育经历的缺失,在很多时刻,换位思考是相当困难的。因为人的认知是有限的,更容易对自己有的东西产生共鸣。
我们的调研设置了六个不同场景,询问人们对于孩童吵闹的态度。数据给出了与上述感受完全一致的答案:生育经历会大幅影响人们对孩童吵闹的态度。相比未育人群,已育人群都表现出了更高的宽容度。
其中,两个群体绝对差异最大的场景是:“孩子在车厢大声说话”。接近半数的已育受访者对此会选择忍受,未育人群的容忍度则不到三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婚姻对于人群容忍度的影响并不显著。未婚未育人群和已婚未育人群整体表现较为一致。这也是在情理之中,因为婚姻与生育并不直接挂钩,人们更可能被一个活生生的孩子影响,而不是一本静态的结婚证。
但是,即便生育隔开了人们的认知,共识仍然看得见。已育和未育人群对不同行为的容忍排序,是一致的。人们普遍对婴孩的哭闹容忍度最高,但是踹座椅靠背的冒犯没几个人能接受。
如果吵闹的是拳手泰森,你会如何?
在我们的调研中,也有部分乘客反馈了来自其他成年乘客的打扰,比如外放抖音、大声喧哗等。
但在最近的舆论场上,与高铁冲突“绑定”的常常是孩子,而不是制造噪音的成年乘客。这种差异,是出于维持公共场所安静的公共道德,还是针对于孩子的霸凌呢?
“泰森原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问题:如果说高铁上制造噪音的,不是孩童,而是充满肌肉的拳手泰森,你会怎么做?
在调研中,我们没有把成人对象极端化(仅区分了孩童、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对“多次踹椅背”、“外放动画片和外放影视剧”、“大声说话和长时间通话”这三组相同或相近的行为,进行了对比测量。
对于不同的冲突场景,数据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其中,最能佐证“泰森原则”的是“孩子大声说话和成年乘客长时间通话”场景。接近半数的受访者表示会忍受成年乘客在车厢长时间通话,但仅有三成受访者表示会忍受孩子在车厢大声说话。
而“多次踹椅背”场景中,公众无论对孩童还是成年乘客的容忍度都很低,分别为4%和3%。在“外放动画片和外放影视剧”场景中,公众对孩童的容忍度会更高一些。
静音车厢是解决方案么?
公众对于高铁静音有非常高的期待,我们的调研中,65%的公众无法接受孩童在高铁吵闹。这一比值仅次于图书馆(83%)。而图书馆是非常有社会共识、禁止高声喧哗的场所。
但是这份期待在现实之中是很难被满足的。
首先,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工具,高铁无法拒绝也不应歧视任何一类乘客,每一个人都拥有乘坐高铁的权利。与农民工在地铁不敢坐到位置上一样,带娃家长如果娃一哼唧就被要求带离车厢,这样的公共环境是否过于凉薄?
其次,高铁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公共场所:有人为出游而兴奋,有人选择休息,有人处理公务。如此混合的需求,产生矛盾的不仅仅是孩童哭闹这一种。
静音车厢可以解决问题吗?在我们的调研中,近7成受访者给出了肯定的答复,他们认为:为有需求的旅客分别设置家庭车厢和静音车厢,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国内,我们早就开始了高铁静音的试点探索。目前,在部分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上设置了“静音车厢”,其静音要求是“一视同仁”的:除了建议携带婴幼儿乘车的旅客不要选购外,还对普通旅客提出了禁止外放、接听电话需离开车厢的要求。
图片来源:12306
在国外,也有类似的服务。在荷兰的高铁会专门设有静音区、工作区、休息区、会议接待区等,供不同乘客选择。而在瑞士的城际列车,还会有一个专属于孩子的“火车乐园”。在这个车厢里面,除了少数的座位,大部分的空间设置了木马、滑梯等儿童游乐设施,让孩子们在旅途中玩耍。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在碎片化传播的舆论场中,往往让人轻易代入一方当事人,放大彼此的分歧。但是,在现实中,如果也以代入感代替同理心,家长无作为,乘客零容忍,“静音车厢”和“儿童车厢”可能也解决不了问题。
我们或许还应思考,人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会是一个需要孩子完全“静音”的社会吗?
实习生刘若蒙对本文亦有帮助
问卷基本情况介绍:
调研通过澎湃新闻APP和腾讯问卷两个平台进行投放,投放时间为:2023年7月11日19:30-7月13日12:30,共收集664份有效问卷。
其中:
男性252份、女性412份;
“00后”232份、“90后”241份、“80后”131份、“70后”及以前60份;
未育463份、已育201份;
未婚383份、已婚281份;
城市518份、乡镇94份、农村52份。
资料来源:
1. 澎湃新闻-京沪高铁推“静音车厢”试点,回应:带婴儿的旅客不建议选择,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1711938450258079&wfr=spider&for=pc
2.新周刊-“厌童症”这顶帽子,年轻人不认,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1326313969262742&wfr=spider&for=pc
3.光明网-静音车厢来了!购票时注意这个标识→,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2200515684966370&wfr=spider&for=pc
4.冰川思享号-仇视孩子,正在占领中国舆论场,https://mp.weixin.qq.com/s/Zxy5I9VazkxjH0mmepSQXg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